光绪瓷器价格居晚清瓷器之首的原因?

光绪瓷器的价格为何居晚清瓷器之首?这与当时景德镇瓷器烧制的复兴有重要的因果关系。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的光绪皇帝,其母是慈禧之妹,1875年光绪即位,慈禧仍然主导着朝政。1875年至1908年,光绪帝在位34年,在清朝十帝中仅次于在位61年的康熙帝和在位60年的乾隆帝,历史学者将光绪朝称为晚清王朝的回光返照期。因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被平息,光绪时期社会秩序相对进入到了一个所谓“同光中兴”的平稳期。瓷器生产方面,在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重要喜事的推动下,上行下效,烧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达到了乾隆以后的盛期。如光绪二十年,为慈禧“万寿节”烧制瓷器花费白银就达129963.435两。

从档案记载及传世器物来看,光绪瓷器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的传统器型,既有仿古也有创新。清宫档案记载,自光绪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景德镇始终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瓷器烧制。瓷器研究专家认为,此时期烧制的慈禧御用“大雅斋”款官窑瓷器,是本朝比较少见的精品。常见器型有大缸、花盆、碗、盘、盒等等,“多是在蓝色、浅青色、藕荷色、浅紫色的地子上淡墨彩绘,画风细柔,图案精巧”。器物上有“大雅斋”3字款,以及“天地一家春”“永庆升平”、“永庆长春”等闲章。装饰纹饰题材多样,以藤萝花鸟、鹭鸶莲花、葡萄花鸟等等最为常见。2002年北京翰海秋拍时,清光绪“大雅斋”款的黄地粉彩喜鹊登梅图大碗就拍出了15.4万元。

光绪时期景德镇仿古瓷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乾隆以后的最高峰,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以仿康熙青花瓷成就最高。有学者认为,仿古瓷的大量烧造,与上层社会对清三代瓷器的好古风尚相关。虽然是仿古,但是制瓷的手工绘制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本朝独特的艺术风格,纹饰丰富多彩,装饰华丽生动。《饮流斋说瓷》中有“而光绪近年仿康、乾诸制往往逼真,鱼目混珠,识者憎之,然不能不谓其美术之精进也”的记载。有研究者指出,光绪朝仿乾隆粉彩瓷的器物胎釉细致缜密,工艺精湛,最具代表性的是粉彩九桃大瓶、百鹿尊等琢器。此时期新创烧的器型也不少,比如秋操纪念杯、云蝠赏瓶等。釉彩方面仍以粉彩、青花及单色釉为主流,也出现不少新釉彩品种,如浅绛彩。光绪朝瓷器的款识种类也居晚清几朝之首,除常见的干支年款外,堂名款也较多,其中以“长春宫制”、“一善堂”、“慎德堂制”、“退思斋”、“春怡堂制”、“甘泽堂制”等款识的瓷器制作较精。

粉彩、单色釉瓷之外,历年成交价最高的光绪青花瓷器也超过了百万元。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高40.7厘米的青花“天下第一泉”字坛以96万港元成交。这种盖罐早在1995年中国嘉德春拍时,曾创下55万元的成交价。盖罐盘口,短颈,溜肩,圆腹,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楷款。有意思的是,盖罐的肩部以篆书题写“天下第一泉”4个大字,罐腹以青花书馆阁体乾隆御制诗《御制试中冷泉作》全文。有藏家认为,当时这种罐是为慈禧饮水而烧制的,所盛的泉水是每日从北京西郊玉泉山运来的。当然,这仅是现代人根据记载的一种推测,但却给这种瓷器平添了些许传奇。

光绪瓷器存世量大,近年来上拍的数量也日渐增多,据笔者大略统计,中国市场历年成交价超过百万元以上有十余件,大部分都在近两年创出。有藏家认为,嘉道以后,光绪瓷器因为量大,收藏起来比较容易成专题,将是未来晚清官窑瓷器收藏中的一个潜在热点。2010年北京地区拍出了3件超百万元瓷器,器型都较大。北京保利秋拍1对清光绪御制黄地粉彩百鸟朝凤大瓶以246.4万元居历年之首,对瓶高140厘米,原是民国时期上海巨贾叶澄衷之子叶贻铨旧藏品,后归上海友谊商店。该公司春拍还以109.76万元拍出一组美国藏家旧藏的六扇屏清光绪仿珐琅彩二十四孝瓷板。北京翰海秋拍,底书“储秀宫制”篆书款的清光绪黄地彩云龙大盘以112万元成交。近年来,较好的光绪瓷器价格大多在六七十万元。

延伸阅读

昙花一现的晚清宫廷瓷器


晚清宫廷瓷器一般指嘉厌、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官宝瓷器而言,在中国陶瓷史上这时期的瓷器一般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无论从瓷器造型、颜色、纹饰、品种、数量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不能与前朝鼎盛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瓷器相比,它是一个衰落时期。 清代官窑制度,随着最后一位清帝宣统皇帝的退位,一并退出历史舞台。转眼到了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日本人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第二年即改行“帝制”,让溥仪再次登基,改年号 “康德”。

清 宣统粉彩福寿赏瓶

清 宣统年制粉彩花卉玉壶春瓶

早在溥仪上次仅做三年皇帝期间,景德镇御窑场就已彻底停业。但前朝留下的大量精美瓷器,足以供他享用了。由于在位时间很短,加之溥仪对于传统中国瓷器兴趣不大,宣统时期的皇帝用瓷,基本沿袭前朝,即便是一类题写“宣统年制”的器物,实际上也与溥仪的宣统王朝并无多大关系,而是由光绪晚期各地成立的瓷业公司所为。

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

清 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纹折肩瓶

“湖南瓷业公司制”的瓷器,是由一所官商合办的新式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所制。光绪晚期,由湖南人熊希龄在湖南醴陵所创办,以生产醴陵五彩瓷器名扬天下。 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表现力很强,画风、画意、画境更似写意山水画妙不可言,以致其声望,甚至超过当时的景德镇,因而在历史上,它也曾被誉为 “中国的第二瓷都”。

湖南省博物馆之馆藏珍品 清宣统釉下五彩瓷

清 宣统醴陵釉下五彩

景德镇瓷业公司就是后来的江西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成立于宣统二(1910年),它的前身,其实是明清御窑厂。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底书“康德二年”“康德三年”,“康德四年”款的多件瓷器。

康德四年 红彩高足杯

“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号取“康德”,意在纪念,也寄托了溥仪光复大清王朝的心愿。但是仅仅11年,随着日本投降,溥仪皇帝的光复之梦破灭了! 不过,由于有着深厚的工艺基础与精良用科,由江西瓷业公司烧造的这些瓷器,都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以秀美的器型,细腻的胎质,精美的彩绘,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制瓷水平。 比起溥仪昙花一现的帝王光复梦,堪称民国官窑的康德款瓷器的振兴之路,却表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它不仅传承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血脉,还在民国瓷绘界,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民国瓷器精品价格逼近明清瓷器


1939年方云峰、汪野亭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诗文图四方笔筒雅昌供图

成交价已突破百万元大关,仍处上行通道

在如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明清瓷器市场行情甚好,而在明清之后的民国瓷器一直以来都充当配角。不过近两年,民国瓷器的价格一直不断攀升,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比如2013年,北京保利8周年春季拍卖会上,田鹤仙的粉彩梅花弄影赏瓶以276万元成交,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民国粉彩富贵长寿盌(一对)以317万元成交,北京中汉春季拍卖会上,民国铁骨泥地堆贴金开光粉彩如意绶带耳瓶也以218.5万元成交。

由此,可见民国瓷器的成交价格已经开始突破百万元大关,逐渐增多的民国瓷器专场、稳定上涨的成交率,都足以证明民国瓷未来市场空间发展很大。为什么一直不受青睐的民国瓷近几年的价格一路飙升?它有何背景和优势?近几年市场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如何选择民国瓷器的精品?

民国瓷各类器物在造型上更加规范

时代交替的产物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段历史时期全国各地生产的各类瓷器,被人们统称为“民国瓷”,这一时期也是瓷器的萧条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导致民国瓷时代特征不够明显,风格上与晚清官窑瓷器大相径庭,生产的瓷器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如从前。从生产看,民国时期的瓷器生产与明清不同,具体表现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一枝独大,而民国时期地方官窑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虽然景德镇窑仍是行业龙头,但还有一些官窑颇受人们青睐,比如广东石湾窑、福建德化窑、唐山窑和河北彭城窑等都各有特色;明清是以传统手工业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而民国时期则向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民国瓷器各类器物在造型上更加规范;从制瓷技艺的传授来看,明清是师傅带徒弟方式,而民国时,由于各地先后开办瓷业学校,使得瓷业生产的技术力量源源不断,从而促进民国制瓷业的发展。从瓷器市场收藏角度来看还属于低潮期,长期以来,民国瓷器不被人们重视,难登大雅之堂,但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明清高端瓷器资源的日益减少,瓷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民国瓷器的价格持续走高,市场行情不断上扬。

最近5年每年整体涨幅达到20%

风云变幻的市场

曾经是拍卖会附属品的民国瓷,如今已然成为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2年,民国瓷的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的有54件,50万元到100万元的有56件,20万元到50万元的有251件。据专家统计,在最近的5年里,民国瓷器每年的整体涨幅达到20%。比如2007年1月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共推出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高19厘米的民国汪野亭的“粉彩山水方笔筒”,估价仅为3.5万元到5.5万元,最终以25.3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上“八友遗珠——二义草堂”民国瓷画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何许人一件高17厘米的“踏雪寻梅粉彩瓷瓶”以172.5万元成交,同样价格成交的还有另一对田鹤仙的高24.5厘米的“白梅粉彩对瓶”。可见民国瓷中的精品价格已经逐步跟随明清瓷器。如图表一:从近年来的成交价格前6位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比高价位书画暂没有泡沫可挤压

势不可挡的态势

虽然民国瓷器的行情一路飙升,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民国瓷器还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举行的“八友遗珠——二义草堂”民国瓷画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共有13件拍品,成交7件,总成交额1470万元,成交率56%,其中王琦的《风尘三侠》《东山丝竹》两块粉彩人物瓷版画共以552万元成交。从以上数据来看成交价格还可以,但是成交率并不理想,如图表二:从2006年开始民国瓷器高价位成交总额不断上涨,持续到2011年价格翻了5倍,受到经济水平运行下降的影响,2012年开始总体成交额开始有下降趋势,导致这个现象可能有两个因素:一、相对于高端的明清瓷器和书画来说,民国瓷器还是属于小众收藏;二、与拍卖行征集的作品有着紧密联系,虽然这场民国瓷器拍卖相对于平淡,但这并不代表民国瓷器的行情开始走低,其中有拍卖行的因素也有收藏家的因素,但也预示着民国瓷器的价值还可以深入挖掘。2013年,民国瓷器价格已有势不可挡的态势,纽约佳士得在2013年春拍上,一件民国“粉彩富贵长寿瓶”以51.96万美元成交,同年,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田鹤仙粉彩梅花弄影赏瓶”以276万元成交。专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精品瓷器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民国瓷虽然难逃市场趋冷的影响,它会随着行情的好坏而起伏,但比起已炒到高价位的书画等艺术品,它没有泡沫可挤压,从长期看仍处于上行通道。

别样的生命力——昙花一现的晚清瓷器


晚清宫廷瓷器一般指嘉厌、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官宝瓷器而言,在中国陶瓷史上这时期的瓷器一般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无论从瓷器造型、颜色、纹饰、品种、数量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不能与前朝鼎盛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瓷器相比,它是一个衰落时期。

▲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

但对于清王朝最后的统治者来讲,着实心酸,虽然他们曾经努力过,但清王朝的下坡路已成定势,无力回天。且看瓷器振兴与清末皇帝的复兴梦有什么关系?

先看清代官窑制度,随着最后一位清帝宣统皇帝的退位,一并退出历史舞台。转眼到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本人就是不消停,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第二年即改行“帝制”,让溥仪又登基,听好了,这次是做愧儡皇帝,还改年号“康德”。

▲清宣统粉彩福寿赏瓶

早在溥仪上次仅做三年皇帝期间,景德镇御窑场就已彻底停业。但前朝留下的大量精美瓷器,足以供他享用了。由于在位时间很短,加之溥仪对于传统中国瓷器兴趣不大,宣统时期的皇帝用瓷,基本沿袭前朝,即便是一类题写“宣统年制”的器物,实际上也与溥仪的宣统王朝并无多大关系,而是由光绪晚期各地成立的瓷业公司所为。

一件底书“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制”的瓷器,是由一所官商合办的新式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所制。光绪晚期,由湖南人熊希龄在湖南醴陵所创办,以生产醴陵五彩瓷器名扬天下。

▲清醴陵釉下五彩花卉纹折肩瓶

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表现力很强,画风、画意、画境更似写意山水画妙不可言,以致其声望,甚至超过当时的景德镇,因而在历史上,它也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二瓷都”。

▲湖南省博物馆之馆藏珍品-清宣统釉下五彩瓷

好吧,真正属于再次称帝的溥仪皇帝的御用瓷在哪里?由景德镇瓷业公司生产的,民国时期的一类书有“康德年制”款的瓷器,才是人家的御用瓷。

▲清宣统醴陵釉下五彩

景德镇瓷业公司就是后来的江西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成立于宣统二(1910年),它的前身,其实是明清御窑厂。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底书“康德二年”“康德三年”,“康德四年”款的多件瓷器。

▲康德四年红彩高足杯

为何年号改为“康德”?其实,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号取“康德”,意在纪念,也寄托了溥仪光复大清王朝的心愿。但是仅仅11年,随着日本投降,溥仪皇帝的光复之梦破灭了,哀哉!

▲清宣统年制粉彩花卉玉壶春瓶

不过,由于有着深厚的工艺基础与精良用科,由江西瓷业公司烧造的这些瓷器,都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以秀美的器型,细腻的胎质,精美的彩绘,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制瓷水平。

比起溥仪昙花一现的帝王光复梦,堪称民国官窑的康德款瓷器的振兴之路,却表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它不仅传承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血脉,还在民国瓷绘界,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夏、商、周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景德镇瓷器与德化瓷器价格为何会相差这么大?


陶瓷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独有的一个象征。在瓷器中,当然是以景德镇陶瓷最为出名,但是德化瓷器也是非常有名的。那么既然这两种都是非常出名的瓷器,那它们之前的价格为什会相差的如此之大呢?

1、从烧制技术来看

德化瓷,即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

景德镇瓷器,采用的是景德镇地区特有的高岭土,矿物含量丰富,经高温(1300℃以上)烧制,成色和质感都非常好,“明如镜,声如磬”就很好的说明景德镇陶瓷的特点,景德镇瓷土必须经高温烧制,做出来的瓷器属于高温瓷(1340℃左右),所以成本较高,稳定性好,不会褪色,属于摆设、收藏的高档产品。

2、从绘制工艺来看

德化的瓷器更多的是利用贴花的技术,将颜料做成花纸,大量量产,直接贴在白瓷上,艺术性较为不足。

而景德镇的瓷器大都为手工绘制,笔触和细致的程度令人叫绝,因此产量低,质量好,大都价格不菲,一分价钱一分货,尤其是艺术大师的作品,一把茶壶的价格都令人咋舌。

简单地说,德化的瓷器就像批发的服装,产量高,追求性价比,所以价格低。景德镇的瓷器就像高级的时装,产量低,艺术感强,所以价格高。

不过无论是景德镇瓷器还是德化瓷器,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大家知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瓷器就好了,并不需要过分在意不同瓷器间的区别。

青瓷之首宋汝窑:中国古瓷中的“大熊猫”


5月11日至13日,深圳迎来一场特别的文化盛会——作为第六届文博会的活动之一,汝窑研讨会在龙岗大澳湾山庄举行。全国顶级的汝窑学者、专家及收藏家在这里聚首,共同探寻中国青瓷魁首的秘密,商讨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华彩乐章的昙花一现

汝窑可以说是中国古瓷中的“大熊猫”,不仅珍贵而且极其稀缺。中国古瓷中,宋瓷为首,而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中,汝窑排列首位,自古就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誉。汝窑可以说是中国的古瓷之尊。

何为汝窑?古瓷以州定名,五代至晚清宝丰为汝州属地,故称汝瓷。北宋晚期皇室建汝官窑专烧御用瓷,供皇家御用,集民间的能工巧匠,严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胎釉配方,而烧制出精美的瓷器。现在我们所说的“汝窑”,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汝瓷。然而,因靖康之乱,金兵入侵中原宋朝被迫南迁,大量汝瓷毁于一旦,窑址荒没,工艺失传。专家学者们的普遍观点是,北宋汝官窑只烧制了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汝窑仿佛一曲华彩的乐章,但只是昙花一现。

汝窑是北宋时间出品,到了南宋便有了“近尤难得”之说,受到皇家、贵族、文人雅士的“热烈追捧”,而窑址难寻工艺失传,更让汝窑一直以来成为亦幻亦真的传奇。

汝窑之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其色彩。据专家研究,汝窑采用釉内掺和玛瑙,使玛瑙的结晶体在高温下溶解于釉料之中,产生斑斓光彩于釉内,在阳光照射下霞光四射,柔和玉润,颜色主流为天青、天蓝,光泽含蓄内敛,像丝绸般柔和,让人爱不释手。

曾有人统计,现在传世汝瓷不足百件,且分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我国香港极少数私人手中,难得一见。所以在河南西南一带,现在仍有“纵有家产万贯,小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我国著名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曾挥笔写下:“天下博物馆,无汝(瓷)者,难称尽善美也。”

千古之谜的各家之言

在研讨会的嘉宾名单上,记者看到了叶喆民的名字。现在讲中国古瓷研究,叶家是绕不过去的。叶喆民的父亲叶麟趾和陈万里在中国古瓷学界并称“南陈北叶”,叶麟趾最早确定了定窑遗址的位置,而叶喆民,则在1985年公开了他8年前几次考察研究后的结论——河南宝丰县清凉寺藏有汝窑遗址的重要线索。

这次研讨会,叶喆民老先生带来了他的《关于汝窑的再认识》,讲述汝窑窑址的发现和地理沿革,论述汝窑的主要特征、胎釉工艺,解析汝窑名称的混乱及其是否北宋官窑的问题等。

这次研讨会,可谓名家云集,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耿宝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家李知宴,香港宋瓷雅集会社首席专家、执行理事潘彦伯,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古董商、收藏家翟健民……

汝窑因其传奇身世带来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收藏家们的探寻——

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及汝州张家巷瓷窑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具汝窑美丽特征的宋代青瓷器,世上只有70余件汝窑的认知已不符合事实,存世宋汝窑到底有多少?

汝窑是什么?认定为汝窑的标准又是什么?文博、收藏、考古各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宋代汝窑保护与传承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有学者认为“宋五大名窑”的提法不符合宋代瓷器生产的实际,就出现了汝窑烧变的地域说与特征说,到底谁是谁非?

台北故宫最得意的镇馆之宝——“奉华”铭汝窑遭到研究者的质疑,真相到底如何?面对面的讨论显然是释疑的最好方法。

有研究者认为:河南宝丰县清凉寺瓷窑遗址既不是“贡窑”,也没有“御用汝官窑”之特征,而是一处民窑。对宝丰清凉寺瓷窑遗址性质的探讨,其意义可谓深远!

台北故宫认为典藏于世的汝窑只有70余件,台北故宫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很多专家见汝窑就说是“假的”,他们鉴定汝窑真假的依据又是什么?什么样的鉴定才算是汝窑的科学鉴定?其标准又是什么?

据《宋会要辑稿》载,宋代皇家官窑的东西窑务,监官3人、工匠1200人、十大工种,其产业化规模不比现代陶瓷厂的规模小,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程度也决非现代仿造小瓷窑可比。

观点纷呈,考据难辨,现在,对汝窑本身及其烧变工艺的认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直接威胁着中国瓷器烧变的保护与传承。作为华夏珍贵历史文化遗留物的宋代汝窑,绝对算得上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珍稀遗产,其烧造工艺及天青釉配方到现在也未破解,继承与发扬无从谈起,产业化就更不可能。

与会的名家也带来了他们对汝窑的看法和追问,他们带来的论文涉及汝窑的艺术、汝窑遗址的悬疑、汝窑瓷器的真伪等诸多方面,是多年调查研究的心血之作。

人文龙岗的转型之路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保护与传承”,作为本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龙岗区文产办主任黄虎告诉记者,宋汝窑的抢救与保护,现在已是刻不容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宋汝窑这一华夏珍稀历史文化遗产,不要让宋汝窑毁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为关心并真心保护宋汝窑的人提供建言的平台,这是龙岗区政府主办第六届文博会中国汝窑研讨会的目的。本届研讨会看似汝窑的专项讨论,实则涉及宋瓷烧变史及宋瓷烧变工艺的探索,为现代瓷器的借鉴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有可能找到宋瓷造极于中国瓷器的秘方,使现代陶瓷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能再次屹立于世界之颠。

这一研讨会的举行,也应和着龙岗区的转型发展之路。

龙岗是深圳的文化重镇,深圳又名鹏城,这一名称来自古有的大鹏所城;龙岗是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承载着深圳最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精神,有距今7000多年的咸头岭新石器遗址、体现客家风情的鹤湖新居等围屋和村落。在“人文龙岗”的大战略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龙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龙岗区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围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人本发展”的要求,强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加快城市更新、提升龙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着力促进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

本届文博会,龙岗成为深圳分会场最多的区,有9个分会场,其中就有陶瓷文化产业园分会场。深圳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陶瓷龙头企业及市重点文化企业,企业在园区内将形成完整的瓷艺研发生产链,并将充分利用该工业区的厂区资源做大陶瓷产业,在园区周边创建中华名窑创新基地、陶瓷艺术大师交流基地、特色陶瓷教研基地等,最终形成一个集“传统文化、特色旅游、创新产业、文博会展”为一体的生态陶瓷文化园区。

龙岗区文产办负责人表示,举办汝窑研讨会,对龙岗发展传承陶瓷文化,做大做强陶瓷产业,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明年,大运会即将在龙岗举行,高端文化产业成为龙岗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汝窑的研讨是中国古瓷的顶级峰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龙岗举行汝窑研讨会,可谓顺应天时地利,也标志着龙岗的文化产业将向着最高端的标准起跑前行。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传世汝瓷,器型独特,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给人以无穷想像,充满了艺术的魄力!

汝窑天青釉树叶形笔舔,造型看似随意,实则精致。以树叶造型为主体,辅以枝干果实为把握,高低有别、错落有致。树叶主体内壁暗刻叶子的分叉出筋,而用釉面的开片作为叶子的网状脉络,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构思之神妙,令人叹为观止。

青如天: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睛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关键是半乳浊状的结晶釉,这种结晶釉对色与光极敏感,青绿釉却能从内反射出红晕。釉子稍厚处,如凝脂般将青翠固化,又如腊滴微趟,将玛瑙融化之后而又将其垂固。釉子稍薄处,如少女羞涩面现昏红,又如晨曦微露,将薄云微微染红。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汝瓷釉面的光泽,不如官、哥瓷晶莹,更逊于龙泉青瓷,与同为贡御性质并亦为出土的定瓷、龙泉瓷标本作比较,汝釉的光泽度,大抵只及后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玛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质的抗腐蚀性均有所下降。反过来则说明,缺乏明显玻璃质感,是玛瑙为釉的一个重要特征;釉质肥厚莹润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匀、显高低不平、久平整,并有少量气泡和缩釉现象,蝉翼纹:用"蝉翼纹"来形容汝官釉面的开片最为形象。前人用"蟹爪纹"来形容,这里有二种说法。其一"汁中棕眼隐若蟹爪",是说釉面上因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棕眼犹如螃蟹走过沙滩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开片的长短无序,呈不规则交错尤如蟹爪。笔者看法:所谓"蟹爪纹"是在瓷器开片的一条主纹上,另生出一条次纹,形成一个"Y"型(蟹爪),然后在次纹的一边又生出一条次次纹,形成又一个小一点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树主干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样。其实中国画技法中创始于宋初的枯树画法的一种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来解释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最简单不过了。不过用蟹爪纹来形容汝官釉面开片却有不足,因为它只形容了开片的主次及走向,却无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开片。因而有人在考虑这方面时就用"鱼鳞纹"或者"冰裂纹"来形容。因此用"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来解释汝官釉面的开片都是只抓住了一点而没有顾及其余。而蝉翼纹既包含了蟹爪纹又包含了鱼鳞纹或冰裂纹,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

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

晨星稀: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大的如星斗。但是,蕴藏在釉层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汝瓷在其胎体的釉层间,有一排肉眼可见的大小气泡,这类同宋龙泉、南宋官窑等青瓷体系釉内气泡排列有异的景象,属玛瑙釉为釉的又一特征。同时表明,玛瑙的粘度很强,以致釉内与胎体中的空气,在烧制过程中无法正常溢出,较多的被封闭在釉的下层;芝麻支钉釉满足:。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汝窑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气泡在窑中焙烧时爆破后未经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鱼子纹: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

对鱼子纹的解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釉面细小的开片细若鱼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对汝瓷的开片有各种形容,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但我觉得用蝉翼纹来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都是一些美丽的形象比喻,有点夸张。说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红斑块显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鱼子飘浮在水面上,仅此而己,我甚至觉得,这是汝瓷的缺陷。不过对汝瓷来说,又多了一个非典型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有铜骨无纹者。所于,鱼子纹是汝瓷的非典型特征。

蔡款:"蔡"字款铭文,涂紫褐护胎釉,色泽深沉。当属宋朝蔡京{(1047—1126)字元长,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司空,拜太师。}的文房用品。蔡京为北宋"米蔡苏黄"书法四大家之一,所用的文房以及其他用品当属地方官员所送。大家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生辰纲就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可见当时全国各地官员贿赂蔡京的情形。蔡京乱政专权达二十年之久。鼓吹"丰亨豫大",耗竭国库资财,把北宋拖到了灭亡的边缘。史载蔡京在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在北宋将灭逃离京城时,把他平日所积金银珠宝、文房清玩用船运走,装了满满一大船。为了防备盗匪抢夺,蔡京还将其中的四十担金银珠宝寄放到浙江海盐的族人家中,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钦宗将蔡京贬为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韶州(今广东韶关)安置,路上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