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景德镇与陶瓷的负面报道,不断出现在各类型媒体之上,让陶瓷艺术这门中华文明的母语艺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宋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就是世界艺术范畴里,独具魅力的重要篇章。但不论从历史的原因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中国陶瓷艺术始终停留在民俗艺术的狭小领域中。景德镇出现所谓的“大师瓷”,也仅仅是中国陶瓷艺术从旧民俗向新民俗的一种简单转变。自2005年以来,“大师瓷”天价上涨的背后,从根本上与文化的关系并不大,与通货膨胀、人为炒作、以及一轮经济大环境的上涨密不可分,实际上,“大师瓷”的天价故事,只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突变。

国际热钱的涌入,让中国所有的题材商品,都进入疯狂上涨阶段,伴随上涨的,是一个又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与谎言。先是资本市场的疯狂、接着是当代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木材家具、珠宝玉器……

景德镇的大师瓷果然是陶瓷艺术独具代表性,值得历史性收藏的艺术品吗?从以上大环境的简单梳理我们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热钱在不同题材的特殊商品之间的轮番进出套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景德镇所谓大师瓷的“值钱”问题,对于背后的资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但这个笑话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对于景德镇这种世界级陶瓷文化的圣地来说,就是一场彻底的悲剧。

许多人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惜贷款评大师,而“大师利益链”催生的腐败与混乱,则必将给中国的陶瓷艺术的发展,留下历史性硬伤。

整个景德镇,至今仍沉迷在资本游戏制造的幻象当中无法自拔。中央的反腐运动居然会让一种艺术门类出现危机,这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现实。“大师们”还在拼命批量生产所谓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师级”花瓶。期待中央反腐风头一过,继续讲述高价暴富的故事。这个从经济总量来说,根本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根本没有意识到一旦热钱撤退,或者炒作题材更迭,他们将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寒冬。一个构建在经济泡沫上的城市,又如何真正担负起传承乃至发展中华文明母语文化——陶瓷文化的历史性重任?

打开文化的视野,才能真正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文化进步的角度,重新认识陶瓷文化对于中国的真实意义,它不是单纯地体现出商品属性与价格这么简单和具体。

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当下,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一个世界级政治经济大国,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以及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的题材选择,是极关重要的事情。

如同当年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时,陶瓷、丝绸迅速风靡西方贵族世界一样,欧洲的崛起,让欧洲艺术迅速成为世界级艺术,歌剧、油画、芭蕾、等等艺术门类,迅速成为世界级艺术的贵族。而美国的崛起,让美式艺术也迅速成为影响世界的艺术门类,不论是后现代观念、波普艺术,还是电子艺术、好莱坞电影。

事实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定伴随着文化话语权的争夺,而用于争夺文化话语权的,都是自身最为优势的文化和艺术题材。

纵观中国历史,其影响世界的文化题材中,陶瓷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已然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艺术,其影响之深远,普世意义之广大,是其他艺术门类所目不能及的。

但随着中国在近代的衰落,陶瓷这门艺术的话语权,也逐渐旁落他家。现代陶艺的崛起,是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的一个具体的案例。随着世界进入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格局,如何站在千年的陶瓷文化传统之上,重新获得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不是简单地绝决地坚持所谓的“中国陶瓷文化的经典样式”就可以完成的。

文明对文明的影响,重在对话与交流。

如今世界范围内,一谈到现代陶瓷文化,基本与中国无关,对中国陶瓷文化的承认,仅仅停留在古代,这个问题若无法解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就错失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重大题材。

中国陶瓷文化,正处在一个固步自封还是包容交流的历史性关口。“大师瓷”这种变异的文化“奇葩”,如果还霸占着历史的舞台不肯下场,中国陶瓷文化想要重新确立其话语权与世界级地位,基本属于痴人说梦。

2014年3月2日,北京今日美术馆将迎来年度首场艺术大展——《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策展人子贺与制作人涂睿明,历经近一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陶瓷艺术的盛宴。

当时策展人在提出这样一个展览的时候,今日美术馆馆长甚至认为这将是一个工艺美术的陶瓷展,属于一个“瓶瓶罐罐”的展览,“放在美术馆新搞的一个设计馆展一展就可以了”的展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学术桥头堡级的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几乎不看好这样一个展览能有什么学术性。

但当策展人带着策展书去美术馆正式申报展览的时候,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一言不发,听完展览陈诉之后,转身离开。不久,拿着一份美术馆重要学术展厅的排期表过来,“2014年3月1号到15号,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可能,但问题是我们美术馆需要做一个重大选择,2014年是中法文化年,这个时间原本是我们美术馆专门留给法国重要当代艺术家卢奥的,你们等等我的消息”。

一周之后,策展人子贺接到美术馆通知,正式推掉卢奥的中国首展,承办《st.art就地出发——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

中国陶瓷艺术,从此一改其工艺美术的地位,正式被学术界接纳,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性的时刻,它预示着中国的当代陶瓷艺术,从此走出工艺美术的工艺史窠臼,开始进入一个严肃的艺术史阶段,预示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迎来一个重新与世界对话的新纪元。

精选阅读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


中国当代陶艺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的当代陶艺家们并没有裹足不前。正如当代美术批评家皮道坚所说,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已经成为“蕴涵着中国当代心理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丰富内容的‘文本’,成为世纪末中国心灵史的一段索引。” 表现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性的思索和人生的感悟,这种审美价值的阐述面对的是作为个体存在的艺术家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于以拉坯造型的陶瓷器而言,熟练陶瓷工人按照设计图纸或成品制作的作品在技术层面而言,也许能做到无懈可击,但是这类作品却不能算真正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表达的是人意识的流动,以及对于自身生存社会的认知。

当代器形陶艺作品的创作在塑形方面已经摆脱了纯粹的实用功能,转向心灵的倾诉。有许多现代陶艺家对器皿类陶艺情有独钟,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器皿陶艺的魅力。

东西方当代前卫陶艺虽然起因不同,却殊途同归——抛弃固定造型风格的程式,追求不带任何功能要求的纯粹化的形态。陶瓷器作为一种可触的艺术具有了独立的品格。

当代的陶艺从形制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器皿形的陶瓷作品。这类作品以陶为媒材,利用了陶土特有的质感,隐喻着本真的回归,探索纯粹的形式构成。但它和传统器皿注重实用不同,现代陶瓷实用和美的功能开始分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陶瓷所秉承的“对称之美”,重新塑形成为陶艺新的课题。

与绘画追求纯粹的视觉效果和雕塑对多种媒材的综合实验不同,陶瓷的物理特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形式美,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媒材的根本区别。陶艺的形式主义是在陶的特质下对形式表现的可能性的追问。同时,陶艺的创作不仅需要创造精神,还要善于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偶然的效果。如金文伟和白磊在材质的选用上比较单纯,泥质的本色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利用陶土在肌理与质地上的丰富变化构造一种新的形式关系。这种形式语言,丰富了纯形式的表现力。

第二类是陶瓷雕塑类的作品,侧重自我观念的表达。

就像我们每天都想寻找新鲜的自我,艺术家可以把这种对于自我的探求诉诸于艺术作品之中。陶艺作为表现自我的手段,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了某种感情或认知,敏感地把握住自我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就表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共同经验。

第三类是组合类陶瓷作品,即陶瓷与其他材质相结合的作品。这种类型是对文化的批判或对历史的追思。陶瓷的基本要素水、土、火在材质上有着全球化的共同语汇,但是不同的形态与样式有着较为相异却明确的文化针对性,这种状况也正显示了中国的当代陶艺在世界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话语权,是一种突破和飞跃。

当代陶瓷的三种类型,都不把实用当作主要功能,更多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艺术理论的语言来规范它们。当然,类型并不代表风格或艺术流派,它只是对现代陶艺在形式、题材、内容和主题上的综合考察。而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去细分,未来必然会被当代陶瓷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当代艺术的陶瓷尝试


《假寐》 赵梦歌

瓷板画《云动》 罗小聪

雨绮

“我出生在景德镇陶瓷世家,记得小时吃饭的时候,使用的就是官窑的碗。”陶瓷艺术家罗英桂十七岁进入陶瓷厂,而在此之前来自家庭的熏陶早已使她深深爱上了古老而美丽的陶瓷艺术。但如今,她所探寻的,是要通过创新超越传统,发展当代陶瓷艺术。她说:“景德镇的陶瓷要完成从工艺到艺术的转化,需要漫长的过渡。而只有‘借力’具有国际语言的当代艺术,进行‘艺术嫁接’,才能加快这个过程。只要具有艺术和思想上的高度,不论是油画家还是国画家,都完全可以在陶瓷上实现自己的艺术想法。”

罗英桂创建的“人间瓷画”长期以来致力于瓷板画创作的推陈出新,营造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院”,她签约的艺术家也是风格迥异。

刘正作品中重叠相连的人体造型体现了瓷板画具有展现雕塑这一艺术形态的可能性。“我一直觉得我挣扎在一张网中,这张网是由复杂的历史文化构成的。一方面,我需要依赖这张网,使自己不至于悬浮在空中。另一方面,我需要挣脱这张网,使自己减少被束缚的痛苦和被窒息的危险。”这就是他的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他的釉下彩瓷系列作品,立意新颖,逻辑思维缜密,通过具有生命力的线条,张扬了瓷板画的哲学空间。

赵梦歌从优雅的唐代仕女图中汲取灵感,以西方油画技法进行渲染,创造出青花风格的抽象人体作品。她以“我的精神自画像”思想为背景,进入当代瓷板画创作,成功塑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情感“无时间性”的欲望主题。她的作品不仅展现出了来自内心深处对爱和欲望的理解,还通过熟练的丰满的线条,勾勒出女性固有的想象旋律。在大千世界,具有无限的色彩斑斓的空间,然而真正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总是仅有的那样有限的一点,有时候,为了这样有限的一点,需要人付出一生的守候。赵梦歌的陶瓷绘画女性题材,就能够让人充满期待,处在永恒的交错感觉之中。

马丁民的作品借鉴了西方的色彩语言和中国传统画的写意手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张力和韵味,传达出一种优雅与质朴的东方意蕴。人为控制与自然天成的功底,使得陶瓷颜色釉绘画艺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他认为:为了思考传统,必须抛弃模式的概念束缚,转向经验的创新。他以高温色釉进行绘画研究,保留了陶瓷材质的天然性和生命力,形成陶瓷绘画的一种天然、率真的油画实验方法。

“开始时,习惯了传统瓷器的人们都不理解我,也看不懂我挚爱的瓷板画。但如今情况就不同了。”这些年,罗英桂所提出的当代陶瓷绘画的艺术框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赞同,许多陶瓷学院、美院的艺术家都加入了与她的合作。近十年的时间里,罗英桂与近百位国内外艺术家合作,创作了千余幅当代瓷画作品。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但罗英桂并不觉得累,她说:“过去,我经常思考,作为深爱陶瓷的当代景德镇人,我们应该为陶瓷做些什么?应该给未来留下什么?如今,当代瓷板画替我解答了这个疑问。”

形制之上的 当代陶瓷艺术


排气管(2009-2013)陶瓷 图勒毕昂·卡瓦索伯

 太空计划陶.金属2004吕品昌

■李婷

2014年5月24日至8月23日,由中国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挪威工艺协会、挪威卑尔根KODE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陶瓷媒介的‘形制之上’艺术作品展”在金鸡湖美术馆展出。

中国在明清时代的外销瓷,对作为北欧的挪威在手工艺以及日常生活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至今在挪威的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中收藏有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品与外销瓷。许多挪威当代艺术家利用陶瓷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说是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与联系。

以“形制之上”为主题的中国与挪威当代艺术家联展,聚集了中挪两国15位艺术家的34件作品。这次展览具有三个特征:首先这是苏州第一次比较集中地展示挪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二是所有参展作品都是利用陶瓷作为材料,具有媒材上的规定性、独特性和专题性;三是所谓的“形制之上”,指涉的是参展作品超越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形制与样式,即将中国传统的陶瓷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材料,改变或扩展了以往对陶艺的审美习惯与方式。希望给观众提供一次传统文化资源在全球化境遇中,中、挪艺术家是如何进行实验与转化的以及作为陶瓷媒介在当代艺术创作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性。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表示,当传统文化资源在后现代语境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文化传承有时并不完全通过全盘继承的方式,它还表现在传统文化资源被不断地利用和改造,或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观众们可能在审视、鉴赏这次展览作品时就意识到,他们观看的作品已不是传统意义的陶瓷之作,而是中挪两国艺术家充分利用陶瓷这个载体,所创造出与传统工艺性的陶瓷艺术完全不同的作品,它们是经过利用和处理后“新”的视觉艺术,以及中国与挪威艺术家对陶瓷本身和所属文化内涵与符号的认知、利用、转化上的共性与差异性表现。因此,这次展览既是一次国际艺术的交流,也是在当下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地域文化圈之间的相互对话。

当代陶瓷艺术的几个问题


在当下,不少人对于陶瓷艺术作品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陶瓷艺术就是在瓷坯或瓷器表面作画。这无疑是一种肤浅的认识。近几年,陶瓷之都景德镇吸引了许多画家来画瓷,持这种意见的大有人在。一件真正意义上的陶瓷作品,应该是艺术与工艺的结合,艺术与料彩、土、火的结合。瓷不仅仅是一种创作媒介。一些国画界、油画界的“大腕”到景德镇画瓷,有的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一个真正的陶艺家,不但要有非常好的绘画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各种陶瓷工艺技能,如对青花料掌握的技能;粉彩填彩技能;高温颜色釉赋彩技能;煤气烧制窑变技能;烤花技能;各种不同尺寸瓶型、板材的温度控制技能等等。虽然烧制有窑火师傅负责,但是对于一个陶艺家来说不掌握自己创作的这类艺术作品的烧制温度和温度技巧变化,往往成功率很低。并不像在纸上、绢上或布上作画,成功与否完全在画家个人,火有其不可控制的一面,特别是对于高温釉的焙烧。

当代的陶瓷艺术家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只绘画,只作新彩画,釉下、釉中青花,或作粉彩勾线作品。这种陶艺家只注重对料彩的控制掌握,是知道怎样在瓷坯或瓷器表面上作画。第二种类型的陶艺家就是懂瓷绘而且懂得赋彩填色的工艺。比如作粉彩瓷板,画好后亲自填彩;作高温色釉作品亲自赋高温色釉。第三种类型的陶艺家是绘画、填彩、烧制全由自己完成,如烧制青花作品,亲自烤花,高温颜色釉瓷板、瓷瓶亲自掌握温度的升降时间变化,陶艺家要掌握作品的命运,必须争取做第三种类型的陶艺家。对于一个国画、油画家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陶艺家,必须掌握料彩的各种工艺和火的神奇魔力。“火”对于瓷器的成功和艺术表现具有极大的影响。火的烧制效果还受到外界温度、湿度、天气、堆窑、产品的密度、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陶瓷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与作品本身的高度和深度相联系的。这个高度和深度是指文化的高度与深度、艺术的高度与深度、以及工艺的高度与深度。对于一个初入陶瓷艺术市场的收藏者来说,仅仅以画面的效果来确定价格显然是欠缺的,必须从文化、艺术和工艺多方面考量其艺术作品。如果避开其他因素仅从工艺制作角度来考量,釉下青花用料的难度要比使用新彩作画难,粉彩填彩工艺又难于青花用料和用新彩,而高温颜色釉的工艺效果又高于成熟的粉彩填彩工艺,因为高温色釉有不可控的一面,粉彩工艺在可控之中。

陶瓷艺术作品的文化高度和深度,是指作品的精神内涵。艺术作品要有作者个人的思想,陶艺家个人的思想深度决定作品的思想深度。陶瓷艺术的形式的美要打动人,给人以美的感动的就自然具有了艺术的高度。艺术好的效果不仅仅是美的表现,还决定于艺术境界,陶瓷艺术作品的高格调和高境界形成的艺术效果,即是艺术的深度。

陶瓷艺术作品的工艺高度和深度,主要表现为工艺的难度,不易被人掌握的工艺,或创造性的新工艺自然就具有了高度和深度。比如,能自如掌握高温颜色釉的烧控温度和窑变效果的艺术家就非常难得。再比如失传的珐琅彩工艺,谁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谁就掌握了这一工艺的制高点,其作品的价值自然就会很高,因为别人搞不起来。所以,对于任何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只要某工艺达到极致其价值都高,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也必然渗透其中。青花料层次分明,其厚重深沉处能力透瓷板;粉彩亮丽动人,入骨三分,立体效果跃然瓷上;高温色釉色彩丰富柔和,凝重奇妙,变幻莫测;新彩如水墨画韵感十足等等,相对于同类作品其价值都高。可以举一些例子,如:李菊生作品的高温色釉的工艺与生动的人物造型作了完美的结合;黄秀乾作品中境界的营造和工艺效果;陆履峻把青花的厚重发挥到极致;朱乐耕致力于高温色釉作品的研究;李晓聪粉彩山水绘画与工艺相融、相和的特点;饶伟华探索的人物创作和大面积高温色釉的艺术效果等等优秀的陶瓷艺术家,都走了一条扎实艺术之路,所以价值高。

在当今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有两种倾向需要克服。一是注重书本和名人之作的临摹,缺少外出的写生;二是重视陶瓷固有特点的工艺锤炼,缺少绘画与工艺完美结合的探索。在第一种倾向的陶艺家中往往把珠山八友等陶瓷作品作为最高典范,或者把国画(包括历史上的经典)作为范本加以临摹。这必须明确临摹的目的。是单纯取画面?是寻找画面与工艺的契合点?还是把传统经典用陶瓷工艺更辉煌地复制到瓷器上,让人得到一种在绢或纸上找不到的感觉?从创作的主流来说,应该让陶瓷艺术作品走出书本,提倡陶艺家外出写生,让陶艺作品具有时代特点。

在景德镇,许多陶艺家简单地走现当代前辈们走过的路,这是没有前途的。近几年已有不少青年陶艺家认识到这个问题。比如说用古彩工艺创作的作品,除了工艺上有别于粉彩、新彩、高温色釉外,其他没有特点,应该积极寻求古彩工艺与形式美的契合点,不能死守阵地。这需要年轻一代陶艺家去大胆实践,使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更丰富。从广义上说,陶瓷艺术作品的创新主要是指器形的创新,釉彩的创新,各种工艺的创新等等。而狭义的陶瓷艺术作品创新,是指用新的工艺创造出历史未曾出现过的精美艺术作品,如历史曾经为之努力而创烧成的祭红作品,珐琅彩绘作品等。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首要是完善和恢复明三代、清三代历史上最好陶瓷产品的品质,特别是在工艺方面的完善;第二,实现珐琅彩瓷的历史水准,把这一失传的优秀工艺继承起来。对陶瓷产品的认识,要从绘画的角度转移到绘画与工艺的结合上。并且,深化对陶瓷艺术作品的认识,不但是陶艺家的事,也是收藏家、陶瓷爱好者、市场经营者的事,甚至是文化美术官员的事。至今陶瓷绘画作品尚没有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列入中国美术的一个分支,也说明它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陶瓷艺术作品有其神秘不可控之特点和独特的艺术美,应在当代各种美术形式大家庭中有一席之地。(雨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