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紫砂壶新的生命与发展空间

紫砂壶之紫砂泥不属于哪个时代,也不属于哪个单位,它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宜兴人脚底下有限的矿藏资源,这块宝藏并不应该到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完全挖净。可惜,前十几年的无序开挖、流失浪费,导致了眼下的紫砂矿料,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已不尽人意了。一把紫砂壶的价值,除了材质以外,就应该是造型的思想层面和精神内涵。设计一个造型,不仅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更需要的是设计者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美学修养、造型经验、个性思维等综合知识的高度。因此,设计一把茶壶不容易,设计一把优秀的壶更不容易!而模仿一把壶就显得太简单了。至于施工制作,就连工匠也能完成。历史上,真正有成就的高手,往往并仅仅在于他们的施工技巧,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思想和修养;他们的创作设计水平。当然也并不是说制作工艺不重要,如果一只好的造型,没有良好的技术来完成制作,也无法体现其完整的精、气、神。但相对来说它远没有设计一件造型那么重要,那么需要学问。其实这个道理和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完全是一致的。

众口皆碑的陈曼生,他在紫砂史上的地位十分显赫。他并不会动手制作,但他所设计并镌刻的茶壶,堪称历史丰碑。当年陈鸿寿是真心喜爱紫砂,他绝不是为了获得金钱利益而亲近紫砂、用心设计、新手铭刻。因此,陈曼生介入紫砂,是以杰出的文化学养和个人爱好,注入了紫砂壶以新的生命与发展空间。

延伸阅读

明清紫砂壶与茶文化的发展


茶道的的变迁与紫砂壶有着必然的联系。紫砂壶的兴起、繁盛是与茶文化的变化紧密相连的。唐宋时期,人们的饮茶方法为煮茶、烹茶,茶具以金属制器为多。到了明代,团茶已被散茶完全取代,而饮茶方法则改为冲泡法,茶壶与煮水的壶分开使用,茶具多选择陶瓷茶具。饮茶方法虽然简化了,但因为泡茶法对茶量、水温等十分讲究,故而对沏茶的重要器物一茶壶-有了更高的要求。紫砂壶就这样兴盛开来。

明清时期,因饮茶方式、饮茶趣味、茶叶种类的不同,紫砂壶有着容量大小、器形高矮之分。从器形大小上看,大体说来。明万历以前,多为大壶,万历以后,壶形日渐缩小。被奉为紫砂壶鼻祖的供春所制各式壶均为大壶;万历年间的一代制壶大家时大彬在早期时专仿供春,所做多为大壶,后在他游娄东与着名的文人王世贞、陈继儒结交之后,"闻陈眉公与琅砑、太原诸公品茶之论"才突破樊篱,改作小壶,这与"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且自斟自酌,愈小愈佳"的文人士大夫的饮茶风气有着重要关系;以后至徐友泉、陈子畦、惠孟臣等皆长于制作小壶。像惠孟臣制作的小圆壶就是华南一带喝"功夫茶"所用的水平壶的前身。就细节而言,紫砂壶得出水眼有独眼、网眼、和半球体滤孔几种形式,这通常因饮茶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明清紫砂壶造型式样的变化也体现了制陶人勇于求变的设计思想。比如前面提到的康熙年间的陈鸣远,他力变明末的筋纹器形,从寻常生活寻找创作思路,以自然形体人壶,开创了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品类"花货".在清朝的乾隆年间,紫砂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筋纹器和花货器形极为丰富,制陶人和参与制陶的文人名士不安于现状,极大的拓展了紫砂壶的形式和内涵。一方面由于需要在较空阔的壶面上刻画题咏,"光货"类壶型就变得渐趋简单明朗,另一方面造型取材也更为广泛,制作了取材于自然现象的"却月"、"饮虹"等壶型。

"素面素心"的紫砂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的紫砂壶,一派繁荣景象,但它同样面临着传统全手工技法的失传、原本文化属性的背离等问题。分析明清紫砂壶的设计思想,不仅是让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艺师,那些参与制壶的文人墨客,也不仅是让我们品位那些传世名壶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气质神韵,更重要的是让今天的我们去深入思考如何传承与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流于"文化"的表面。

紫砂壶文化推动紫砂艺术发展


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由李景康、张虹编着的《阳羡砂壶图考》,以十二类别,分考证、补遗、增添、体例等章节,内容有发展,只是下卷图考本因时局急变没有出刊(前些年曾在台湾杂志上见到了据称为此书原稿的拓印本)。

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兰田(一八三六——一八九七年)曾任日本东京商业会议副会长、汉学家、收藏家编写出版了《茗壶图录》一书,该书从一位收藏者、爱好者的角度分十四个章目作了表述,以白描作图,以拟人的手法给茶壶题名,赋予了十分贴切的个性,图文并茂,特色鲜明。

以上2篇紫砂专着,为提高紫砂茗壶的艺术品位、文化内涵、情趣理念、欣赏价值及经济价位作出了理论性的定格,为紫砂文化的继续研究、发扬提高提供了文史依据,在近年来众多的文稿里被广泛的引用或论述。

还有在一九三二年出版(早于《阳羡砂壶图考》)的《宜兴陶器概要》。这是首次由紫砂业内人士周润生和在上海报业界工作的儿子周幽东撰写的,故除艺术品论外,书中增加了业内有关原料、色釉、应用、仿造及宜兴整个陶业中粗货、黄货、砂货、黑货、溪货、紫砂等六大类别陶业的情况,提出了要兴办学校、陶瓷研究所和开设工厂,培养人才,以科学振兴陶业等先进观点,可贵之处在于它有业内人士的心声与观点。

紫砂壶艺的社会影响自抗日战争开始没落到七十年代前,一直处于低潮。八十年代中、后期紫砂壶艺热潮的兴起,香港的罗桂祥先生功不可没,他以伯乐之明举以重金在世界各地收集了紫砂名人名作,并捐赠于香港茶具文物馆举办展览。又于一九八0年编着出版了《宜兴陶艺》一书,该书除紫砂壶、器图谱外,还有美国旧金山博物馆的谢瑞华女士撰写的很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文章,她把紫砂的发展过程分为草创期、典范期、繁荣期、转化期、衰落期和复兴期等几个章节,它开辟了紫砂发展过程,新的理论总结,非常可贵,以后也一直在一些论文中被引用。应该说是罗桂祥先生组织的文化先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紫砂茗壶在港、台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完全可以证明紫砂壶文化推动紫砂艺术发展的内在作用。

紫砂文化:紫砂壶发展的基本分期


谢瑞华是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的研究者,谢瑞华的分期依据主要是紫砂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变化,她将紫砂艺术的发展分为六期:

一草创期,16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载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二第一期,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以后。

三第二期,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水平壶的前身)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行壶开始被自然行壶所取代,自然形壶较受欢迎。同时较注重紫砂器面的装饰,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

四第三期,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个时期文人同陶艺匠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篆刻书画的风尚。壶的造型比较简练,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五第四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紫砂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茶壶大量产销,精心制作的艺术性高的壶逐渐减少,但也不乏佳作出现。

六第五期,20世纪中叶至今。动乱多年以后,生产逐步恢复,四类壶型多有生产,新的品种日渐产生,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丝银镶嵌等新工艺。

紫砂文化:紫砂壶茶器的始创与兴盛


紫砂壶茶器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文化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壶茶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壶茶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宜兴紫砂壶茶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关极大的推动力。

紫砂壶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它永远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紫砂壶文化与茶具制作


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中国的茶文化是离不开茶具的,而茶具当中紫砂又占据了重要一部门,紫砂之所以这样出名,原因有良多,除了样式精美外,优质的紫砂壶能长久保持茶的香气,使得口感长久不变。茶具它为什么受到怎么多人的喜爱呢?

紫砂茶具成型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结果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式,清雍正、干隆时期泛起了量大的模制产品。嘉庆、道光年间,陈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捏作。李景康、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产业为提高;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外形。

制好的坯要经由细致的修改,有些器物再加装饰。装饰方式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字画。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用泼釉法,小件采用浸釉法。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传统方式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即头低尾高的斜式窑。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这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每窑需以1100℃到1200℃的窑温烧40-42小时;烧成后,停15-24小时,再开窑取器。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劳。如今紫砂厂已改用烧重油的新式窑炉,既节省人力,又进步了烧造质量。紫砂茶具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绘的紫砂器,需经由两次装烧。

还有在烧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别装饰的。故宫博物馆藏时大彬方壶,壶面髹漆并开展雕刻,集紫砂工艺和雕漆工艺于一身。清代道光年间,泛起了包锡的工艺,但由于技朮繁杂,未能持续。还有拋光包铜的工艺,包铜多见于壶嘴头、口盖的边沿等部位。金银丝镶嵌是新的装饰工艺,吸取木器、漆器的雕饰手法,先在泥坯上将纹饰图案刻成凹槽,烧成后将金银丝嵌入槽内,敲实、磨平。

陶瓷文化:紫砂壶钮的空间意趣


壶钮为壶家的创作和独立思考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意趣,事实上,有很多钮并不能归到泛泛的类别中,索性可将这类钮叫自定义钮。

第一款印象深刻的自定义钮,为太湖石提梁壶之钮。此壶为清人荣卿所制,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壶形似扁圆球,素提梁,三弯流,嵌盖上壶钮以一小块太湖石为装饰,壶名由此而得。最初读到此壶名时,还以为此壶是把澄泥石壶太湖产澄泥石,澄泥石壶也有自己的影响力。之后才知原是把紫砂名壶。

第二款印象深刻的自定义钮壶,为清代赧翁铭,韵石所制博浪椎壶。此壶现藏上海博物馆。造型是仿古代的武器即带铁索的大铁锤,又称博浪椎。壶钮由铁索形状的五环相扣与壶盖扣合而成。赧翁为晚清的书法家、浙江人梅调鼎之号。韵石为王东石的别号。壶身铭:铁为之,沙摶之。彼一时,此一时。赧翁铭。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博浪椎是用铁水铸造的兵器,眼前的博浪椎壶是用紫砂抟制而成的茶具。时代不同了,干戈化为玉帛。原铭中的摶字为抟的繁体字。后人有些仿做这把壶,壶铭中的摶字有些刻成了搏字,也有介绍这把名壶的权威专业书籍中,把铭文中的摶字写成搏字,这确实不应该。摶,乃紫砂语汇中一个很重要的动词。

此壶之铭文,也有言志阐释的:说博浪椎的典故在《汉书张良传》《史记留侯列传》均有记载,张良,韩国人,秦破韩,良立志为韩报仇。他特制一铁索大椎,重20斤,寻找力士,伺机劫杀秦皇,误中副车。张良为国报仇,虽未成,其志可嘉。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屡遭外辱,无张良式人物为国雪耻,作者有感于此做博浪椎壶以言志。彼一时,此一时,说的是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

茶言意趣,不必言志;壶言趣味,也不必言志。后一种说法存此,可为谈资佐料。本人还是觉得前面一种说法比较适合紫砂壶的精神气质素面朝天,不必伪装成仙。

当代紫砂高手徐维明所制亭心紫砂壶,以一个草亭作盖钮,似成都杜甫草堂的模样,让我想起了成都浣花溪畔,想起杜甫和他的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的诗句。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个草亭形态的自定义壶钮,点化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意趣。

自定义钮最大开大合的,估计要数时大彬壶之标准器的名壶扁鼎足盖紫砂壶,也被称鼎足盖圆壶,于1987年7月在福建漳浦县盘陀乡庙埔村明墓出土。壶通高11厘米,口径7.5厘米。壶身通体栗色带黄,通体布满梨皮状的白星点,壶盖呈弧面形。钮最为别致,为古鼎的三扁足倒立之形制。此壶现藏漳浦县文化馆。

这把壶盖口严密,直颈、丰肩、腹部微微鼓起,平底、圈足、曲流、耳形把手。壶底刻有时大彬字四字楷书。刀法圆熟挺劲。墓主卢维祯,隆庆二年进士,曾经任职吏部验封主事、考功文选主事、考功文选郎中等职,万历三十八年去世。紫砂壶造型圆润、奇特、端庄、色泽匀静、明秀,整体完整,壶表光润,可知制作技艺超群,为时大彬壮年精品。

将鼎的支撑之底足,反转过来放在壶盖之上,以此为钮,这是一种天真烂漫的自定义。此壶盖,翻转过来就可当茶杯用,钮的双重功能性立刻凸显。这样的自定义钮,是名副其实的头上长脚,绝对萌萌哒!

时大彬为紫砂巨匠,他的创造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这对今天的紫砂壶式的创制,无疑是绝好的提醒。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