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 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小编推荐

陶瓷器形之赏瓶


赏瓶,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作历代君主赏赐之用。

缠枝莲花赏瓶,撇口,细长颈,颈肩处、斜肩处、腹部分别凸起一棱,圆鼓腹,圈足稍高微外撇,整体弧度曲折自如,舒展而挺拔,给人以端庄隽秀之感。

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

青花缠枝莲花其意喻深刻,“青”表“清”,“莲”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包含着清中晚期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绞胎瓷


古代陶瓷品种,始创于唐代,是唐瓷的一项新创造,同时期还有秘色瓷、彩绘瓷、花釉瓷等等。

绞胎瓷是采用黑胎土和白胎土混合在一起制胎,拉坯成型,目的是塑造出像木头纹理一样的效果,上釉后烧造成绞胎瓷。由于两种胎体烧造条件不同,对工艺的要求很高,装饰效果犹如犀皮漆器一般,产量不大。

亦称“搅胎瓷”、“透花瓷”。陕西、河南的唐墓曾出土有绞胎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一件三彩绞胎骑马射雕俑,是目前仅有的一件绞胎瓷塑。绞胎瓷始于唐,宋靖康之变后烧制中断。1981年。焦作当阳峪绞胎瓷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无数次试验,又成功地仿制了绞胎瓷。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瓶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quot;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quot;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

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古代瓷器:唐宋绞胎瓷文化


当青釉之青夺得千峰翠色来,当白釉之白君家白碗胜霜雪,它悄无声息地绽放出色彩斑斓的花朵绞胎瓷。

天生丽质的绞胎瓷,用自然美代言,追求一种自然的境界,陶瓷釉色向自然界最常见的木石纹理靠拢,静静地成就一种天然、绚烂之美,是含蓄的,认真的,美丽的,也是色彩斑斓的绞胎文化源于孟子那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同时传达着对君子本色的尊敬和赞美。

美国波土顿美术馆藏唐绞胎盘

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

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不再绘以颜色,强调绞制形成的自然纹理,是绞胎瓷的精髓。

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

大唐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朝代,当刑之白越之青双色陶瓷姐妹各自在盛世绽放美丽、唐三彩摇曳多姿之时,绞胎瓷默默生长,以天生丽质难自弃之姿为唐人打开斑斓之窗。绞胎生于大唐,也曾是大唐斑斓幻想的佐证。绞胎之美如大唐怒放的牡丹花,绚丽的美令人惊艳,但它的美丽没有浮夸,却深入骨髓,精心选的泥料在匠人的手下不断地翻转,斑斓的色彩蕴含着匠人最原始的智慧和想象,是他们在泥与火的交流中灵感的迸发。

故宫博物院藏唐绞胎三足瓷罐

唐绞胎骑马俑

唐绞胎瓷脉枕

唐绞胎瓷小壶

唐绞胎粉盒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

绞胎品牌响彻唐宋

在这样一个富饶开放的国度,绞胎瓷从诞生就好像被赋予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早期的绞胎纹理并不是规整有序,还常有错位现象,但它们的缺陷似乎并没有影响其美的展现,原因除了当时绞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之外,大概与大唐这种大气包容的襟怀有关吧。

唐人好骑射,化妆术风行,与之相应的绞胎粉盒也迅速走红,绞胎还有骑马狩猎俑等都是贵族使用,赏玩之物,传世甚少。唐代的绞胎陶瓷实用器非常多,形制主要以碗、盘、杯、钵、壶、砚、枕、罐等小件为主,其中可见使用磨痕,偶尔也有俑之类出现,这些绞胎制品都是当时人们极喜爱之物,现存极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绞胎瓷盒

唐绞胎瓷枕

唐绞胎瓷瓶

123下一页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杯类


高足杯 杯式之一。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称"把杯"。因执于手中便于在马上饮酒,又名"马上杯"。用手佛前供奉者,称"净水碗"。有陶、瓷质之分。陶质高足杯以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最为著名。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器,明显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后成为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器形。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霍县窑、介休窑等处都大量生产。元代的高足杯,垂腹多较浅,足高长,且有八方、转心、竹节柄各式。1980年江西高安窖藏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彩斑高足杯,杯底有上小下大的圆锥状榫嵌入圈足内,圈足上方有微内收的榫,能使怀旋转。明以后的高足杯又增加菱花口式。

把杯 见"高足杯"。

爵杯 酒具。夏、商、周时代盛行陶质或青铜质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等窑均曾烧制瓷爵,俗称"爵杯",器形仿青铜器式样,用于陈设或祭祀。

提柄式杯 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杯式之一。杯体近似直筒形,小口,折肩,腹下略大,平底下有足。一侧有方棱形曲柄,柄上部与肩相连后向外折,下端与腹底相连。东吴时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侧附竖式提柄,柄端高于杯口,造型秀美。

耳杯 亦?quot;羽觞",杯式之一。椭圆形,浅腹,平底,口缘两侧对称置新月形板耳,故名,为战国晚期创制的饮酒器。陶制品多见于汉、晋,造型、纹饰源于秦、汉时的青铜器与漆器,有的彩绘陶与绿釉品种,均为冥器,常与托盘配套。

鸽形杯 西晋青瓷杯之一。杯体呈圆形,一侧贴塑昂首、展翅飞翔的鸽子,另一侧有宽而上翘的柄,形状酷似鸽尾。

双联杯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杯式。杯作敞口,收腹,圆底,双杯并联,腹下部有孔相通,联接处有羊首纹饰,一侧附柄。

谋杯 流行于唐、五代时期,是仿同时期金银制品烧制的器形,因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1978年浙江省临安县晚唐水邱氏墓出土有白釉"官"字款海棠杯。器形平面近似椭圆,四瓣海棠花式敞口,腹部下收,喇叭形高圈足。

公道杯 又称"平心杯",一种杯形,始见于辽代缸瓦窑产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于明、清时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体内空心瓷管通于杯底底小孔,瓷管口端与杯沿等高;立人足下与杯衔接处又有一暗孔。当杯中酒位高于管口,酒即随杯底的漏水孔一泄而出。所以在酒宴中,进酒者只能给饮者注等量的酒,因此称其为公道杯。此杯系以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制成的,有提供满损谦益的教化作用。

压手杯 明代永乐朝景德镇御窑厂创制、为皇室内廷所垄断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弧腹,圈足,足底外沿凸出一条棱线。手持时器口恰合于拇指指节,并因器壁自口沿而下胎体渐厚,托于手心有凝重之感,故名。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quot;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已久,价亦甚高。"压手杯因弥足珍贵,后世仿品甚多,传世真品寥寥,多为四字款识。

马蹄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敞口,斜削腹,内凹小平底。倒置似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时期烧制的数量最多。明代马蹄杯有洒蓝、回青、孔雀蓝、白釉等品种。清代多作斗彩。

铃铛杯 亦称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成化、嘉靖、万历时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

鸡缸杯 明代成化朝御窑厂创制的一种杯式。器呈撇口,敛腹,卧足;外壁以斗彩绘雌、雄鸡相伴护雏觅食图,画面衬以山石、花草,色泽鲜亮而柔和。鸡缸杯曾十分名贵,据明《神宗实录》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明代嘉靖御窑最先仿制,庶几乱真,但署本朝年款。清代以康熙、雍正两朝御窑仿制最佳。乾隆朝杯身加高,画面中题有乾隆帝御诗《鸡缸歌》。

方斗杯 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卧足杯 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套杯 多见于清代雍正至道光时期。撇口,敛腹,浅足。器倒置如同马蹄,大小10个为一组,依次套叠合成一体,故名。

中国古陶瓷藏品鉴定要领


中国陶瓷的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可谓博大精深。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瓷器,由于中国古陶瓷上千年来远销世界各地,声播海外,享誉全球,于是,“CHINA”这个词就演变为“中国”的涵义。正因为中国古陶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乐于收藏中国古陶瓷。

人们在鉴赏和研究古陶瓷藏品的过程中,追思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灿烂的文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种种理性感悟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又认识到: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值钱。保存它,远远超过保存金银和珠宝,是一种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收藏古陶瓷,既是财富的运用,资源的配置,也是投资赚钱,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于是一代比一代多的人投入了中国古陶瓷的收藏、鉴赏和研究活动。

过去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都有收藏古陶瓷的经历,但结果并不一样,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失败了。

产生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眼力”的差别,是识货与不识货的差别。

所谓“识货”就是指要认得古陶瓷,要知道什么是古陶瓷。

什么是古陶瓷?顾名思义,中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就叫古陶瓷,在市场上,人们习惯于把古陶瓷和近代生产的陶瓷(主要指民国陶瓷)称之为“老货”。作为“老货”的陶瓷与其它陶瓷即现代生产的陶瓷相比较,当然有“共性”即相同的性质。这个“共性”就是指:作为“老货”的陶瓷和现代生产的陶瓷都属于“陶瓷”,都具有“陶瓷”的属性。鉴定古陶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区别、分清陶瓷的“古”和“今”、“老”和“新”,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年代和窑口等。古陶瓷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也有其固有的个性即特殊性。古陶瓷的特殊性表明:古陶瓷就是古陶瓷,它姓“古”而不姓“今”,它是“老货”,而不是“新货”。任何现代生产的陶瓷,无论仿古做旧水平再高,赝品再逼真,都不可能具备古陶瓷自身特有的全部特征。因此,只要我们在总体上把握住古陶瓷普遍都具有的各种特征,从总体上搞清古陶瓷与赝品的区别,就能提高鉴定能力,少“走眼”,少“吃药”了。中国古陶瓷历史悠久,窑口众多、种类繁多,质有高低,品有优劣,属有御窑、官窑、民窑之分,复杂纷繁,要完全分别掌握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办不到的。对于刚开始学习鉴定和收藏古陶瓷的人,特别是年纪较大或者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来说,要具体的去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一个又一个的古代著名瓷窑的各种陶瓷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征,是很难、很难的事。

即使综合素质很高的人,要把中国陶瓷史上各个时期有名的窑口、窑系的产品搞明白,在实践中能准确无误地鉴别清楚,非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是不行的,还要看有没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例如,文化水平高不高,有无渊博的人文知识,有无大量的准确无误的古陶瓷标准器,有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有没有机会亲自到各个古窑址去考查,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等等)。

因此,在总体上去把握鉴定真假古陶瓷的标准,学会在总体上辨别和分清古陶瓷的真伪,对于业余古陶瓷爱好者和刚刚开始从事古陶瓷收藏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且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就古瓷器的总体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下面所论及到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着。这些特点是由古代或农耕社会特有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工艺水平、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使用过程|、留存过程等)决定的,是历史的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论及的特点一点都不沾边,或者,某些“特点”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现代人在烧制过程中或烧制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地强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赝品。

那么,就大多数古瓷器来说,它们普遍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或特点呢?

--主要就是“软道”和“瑕疵”。

“软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国瓷器(以下我们统称为“老货”)都具有的带共同性的特征。

除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保存的“库货”或“桶瓷”(即清代官窑烧制的瓷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库房里,至今尚未从木桶中取出、起封开包的“新”古瓷器)以外,凡是我们能见到的出土的和传世的“老货”,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软道”,几乎难有例外。

所谓“软道”,是指“老货”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正常使用、清洁(刷洗、擦拭、拂拭等)、搬运、移动、随葬、埋藏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它物体接触、摩擦、碰撞,所自然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以点、线、面及其不规则组合的形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老货”的某些部位。

这里所说的“点”可能是圆点、也可能是椭圆型的点或者不规则的点。点的深浅、力度、密度和分布是没有规律的。这种点状痕迹是“老货”与尖状物偶然发生冲击而留下的。

这里所说的“线”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弯曲程度不一的曲线。线的长短、深浅、力度、密度、分布、特别是方向,是不一样的。这种线状痕迹是古瓷器与尖状物偶然发生擦挂而留下的划痕。

这里所说的“面”,就是指疤痕,也可以理解为是“点”的扩大,或者说是许多“点”的密集形的集合。这种疤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生成,只能是“老货”在正常使用中长期与某种物体做力度很微弱地摩擦而形成,其型态当然也是不规则的。“老货”上的疤痕主要在盘、碗、盆、钵等日常盛物的器皿底部和某些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用手抚摩感觉仍然是光滑的,有些疤痕不明显,需要将上述器皿的底部或某个部位面向亮处倾斜才能观察到,甚至还要借助于放大镜。例如,“老货”中的各种茶壶、酒壶的流口下部必然有条状型的疤痕。这也是鉴定这类器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老货”“软道”中的“点”和“线”,主要分布在“老货”的突出部位,即古瓷器最容易与外部物体相接触的部位,例如,尊、瓶、罐、坛、盆、碗等器皿的外腹部和口部:某些折沿器(折沿盆、折沿洗、唾壶等)的口部和器内弯折处。

相对而言,“点”、“线”分布较宽,“面”分布较集中。明显的,用肉眼可以看见;不明显的,要借助于放大镜。

现在,古陶瓷赝品的制造者当然要在“软道”上做假。其方法是用卵石轻轻敲击、用浆砣或极细的金刚沙纸轻轻擦磨,甚至,还有用牛皮或橡胶皮沾油轻磨的。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软道”是有破绽的。用上述方法做出的假“软道“很难做出形态不同的“点”来;所做出的“线”往往是力度、深度相同,长短差不多,呈平行线状态;所做出的“面”极不自然,无深浅之分,无浓淡之别;很难出现“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自然组合,更难出现“点”、“线”、“面”三者的自然组合。

为了避免新瓷器表面出现明显的平行线,现在,有的造假者,采取螺旋形磨擦的方法,这种方法留下的痕迹,仍然是不自然的,往往是均衡而带规律的。

既然打磨要留下作伪的痕迹,为什么造假者还要去打磨呢?

因为古瓷器的釉面光泽静穆,给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而新瓷器有耀眼的窑光--浮光--燥光,刺眼,看起来很不舒服。所以,造假者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去掉窑光的。

做假去窑光的主要方法有:

1、用氢氟酸、高锰酸钾等化学原料涂抹侵蚀,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瓷器釉色苍白、干涩,给人一种“木楚楚”的感觉,有时由于清洗不干净,还要留下化学原料的“残渣余孽”,在放大镜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2、用兽皮或零号砂纸轻轻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必然留下平行线,作伪再高明,也躲不过放大镜。

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会变得不正常,有一种感到不对劲又说不出来的感觉,用干燥的手抚摩觉得不光滑,有些滞手。

刚刚做假用化学原料和茶水处理过的新瓷器,用手掌摸、握还会有粘手的感觉;如果,用热水洗洗手,马上用手摸此种器物,极有可能闻到“酸”味。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探访中国古瓷源


德清原始青瓷专家在天津发现来自他们家乡的宝贝

原始青瓷堆塑罐

德清仿青铜器的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变体云纹罐

亭子桥古窑址发掘现场

两件事不可思议,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原生地竟然是在八百年来从不产瓷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二是瓷祖级的德清原始青瓷,存世量凤毛麟角,就连德清博物馆里展出的也多是残件,而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在一位隐士的手里,却藏有数目可观的德清原始青瓷。

尽管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前者已被中国陶瓷界最权威的专家们确认,实属中国陶瓷史考古研究的重大发现;后者是湖州市专门研究德清原始青瓷的专家沈梦荣不久前来津寻宝的重大发现,他万没想到,在“文革”那充满政治恐怖的年月里,一位天津人能去他的家乡,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民间寻找并保护了那些珍贵的国宝。

日前,记者赴湖州采访沈梦荣,走访德清县博物馆,了解天津这位藏家早年收藏的青瓷是否为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

无瓷之地竟是中国最古老的瓷都

7月14日,冒着大雨,记者随天津几位原始青瓷爱好者,沿太湖西岸,驱车前往浙江湖州。烟雨蒙蒙,除了山峦,湖州的乡野就像被浸泡在无边无际的湿地里,灰瓦白墙,舟桥荷塘,村村是水乡。一路上记者总想,此地无瓷,大概是受邻省瓷都景德镇的影响,多少年来,此地据说连个粗瓷大碗都不出,怎么会是中国的瓷之源?瓷器不是青铜器,它的生产和发展从未中断过一天,如这里是它的发祥地,怎会彻底的绝迹?

接待记者采访的,是湖州人沈梦荣。

沈梦荣40多岁,清瘦,寡言,是当地专门研究德清原始青瓷的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的弟子。

湖州市的一座大厦里,有沈梦荣一间工作室。防盗门打开,室内靠墙的格架上摆有形形色色的青瓷,熏、壶、罂、罐、堆塑的谷仓等,件件精美,泛着迷人的瓷光,给人以遥远的遐想。沈梦荣说:“这就是两千年前产自我们德清的原始青瓷,你看它们一件件多美?可惜多少年来不被社会所认识,因此也就得不到重视,专家眼里它是稀罕的古瓷,农民眼里它是一个既不值钱、也不好使的粗瓷,田间劳作碰到了,拎回家随便一扔,个别的或许还嫌不吉利把它一锹打碎呢,搞到现在,想找一件完整器很不容易。可你们天津,我没想到竟有那么一位朋友,藏有我们德清那么多精美完整的原始青瓷!”

德清出产的原始青瓷,真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在沈梦荣的帮助下,记者在湖州和德清地区展开采访。

古瓷,中华文明的一大骄傲。几百年前,世界就是通过瓷器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神秘的国家,并以“瓷器”一词命名。然而在中国的陶瓷史上,中国人自己却多少年来找不到中国古瓷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原始青瓷的发源地。

曾有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陶瓷界把浙江上虞视为中国的瓷之源,因为考古工作者在上虞一个名叫小仙坛的地方发掘出东汉的窑址,里面发现大量东汉时期青瓷碎片。

这结论2004年被江苏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的发掘给打破。因为,在鸿山的7座贵族墓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700件原始青瓷(注:绝大多数为残件),其中500多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乐器,这些瓷制的礼、乐器考古工作者们谁也没见过,这些东西产自哪里?肯定不是上虞小仙坛地区的窑址,小仙坛窑址出土的标本(即碎片)中没有这样的青瓷礼、乐器,测成分,两者胎质所用瓷土不一样;测年代,发现那些青瓷礼、乐器制于战国时期,早于上虞小仙坛窑址500多年。于是考古工作者们开始质疑上虞小仙坛中国瓷之源的地位问题,认为肯定还会存在着一个、或许多个年代更为久远的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其实,早在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德清县考古人员就曾在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的田野里发现存有古窑址的迹象。当年农民耕地时常犁出青瓷碎片,当地考古人员前去察看,认出是古瓷片,质量也很高,但凭肉眼断不准其年代,加之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德清地区的古窑就被陶瓷界误认为烧造历史不长,东晋时开始,南朝初期时结束,总共100多年,因此谁也没在意。但他们已经知道,亭子桥地区肯定藏有古窑址。

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那些精美的原始青瓷究竟产自哪里?这问题始终困惑着江浙两省,乃至北京的陶瓷专家们,因为,找不到它们的产地,就意味着中国的陶瓷史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起始点,是一部有失完整的陶瓷史。当时发现于亭子桥的古瓷片就藏在德清县考古工作者的柜子里,可惜信息不灵,极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2007年年初,德清县在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的坡地上辟建经济开发区,施工时工人在土层下意外挖出大片堆积得非常密集的古瓷片。消息传到德清县博物馆,该馆负责人立即赶往那里,看到那些瓷片件件胎质细腻坚硬,釉面明亮匀净,釉色泛青泛绿,烧成的温度像是很高,立刻意识到这绝非一般原始青瓷的瓷片,此处也绝非一般的窑址,于是赶紧报告给湖州市、浙江省两级文物局。不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共同发掘亭子桥古窑址,结果发掘出7条长龙形窑炉遗迹,经测是战国时期的窑址。

7条窑炉中,2号窑炉保存基本完整,分窑床与火膛两部分,通长8.7米,向上斜着趴在山坡上。炉址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图案可见的青瓷碎片,有些地方瓷片堆积层厚达近两米,发掘出来,数以吨计。考古工作者尽可能拼接、复原破碎于2000年前的那些原始青瓷,发现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盘、三足盘、镂孔长颈瓶和罍、尊等,同时还有仿青铜器的乐器,如甬钟、悬铃、悬鼓座、三足缶等。

一看这些精美的仿造青铜器的青瓷礼、乐器,考古工作者们激动起来,这些东西他们似曾见过,一想它们和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中出土的那批原始青瓷礼、乐器有点相像,就把它们拿到一起予以比较,一比发现它们果然相像得如同一炉之物,无论制式、做工、釉色、胎质、品质、风格等,全都一样。很快,亭子桥窑址碎瓷标本被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做理化测试,检测其氧化钠、氧化镁、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等八种化学物质的成分。测试结果,送检标本所用瓷土与无锡鸿山越国大型贵族墓出土的原始青瓷所用瓷土成分相同,证明后者应当是经亭子桥窑址烧造出来的瓷器。古时交通不便,烧造瓷器一般都是就近取土,瓷土相同,可视作是同出一炉。

这一发现,震动了中国陶瓷界。因为,与上虞小仙坛东汉古窑址相比,此发现把中国发明瓷器的时间向前推进了500年。一时间,德清县成了中国陶瓷界关注的热点,以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为首的国内顶尖的考古学家们先后两次聚集德清县,考察亭子桥古窑址,研究哪里是中国的瓷之源?最后认定是德清。

这期间,学术界对德清为瓷之源的认定产生争议。有学者认为,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文化、地理存有很大差异,原始瓷的起源极有可能是多元的,未必仅这德清一处。然而就在争议中,德清考古工作者又拿出了德清武康镇龙山村火烧山古窑址出土的瓷片,那些瓷片烧造年代更早,约在西周中期。此窑址发现于1984年,考古发掘于1997年,当时由于没人关注瓷之源的话题,瓷片出土后束之高阁,如今拿出来认真鉴定,不想一下子就把中国发明瓷器的时间推到了2500年以前。然后这还不止,今年年初,浙江考古工作者又在德清东林镇老鼠山,发掘出一座经测定为商代早中期的古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又把中国人发明瓷器的时间提前到3500年以前。到此,德清牢牢戴稳了瓷之源的桂冠,至少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更早的古窑址之前,学术界对此再无争议的声音。

神秘的德清古窑

7月16日,记者和天津几位原始青瓷爱好者,在沈梦荣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德清县,实地探访亭子桥古窑址。天津那位藏家收藏的原始青瓷,经沈梦荣鉴定,基本上全是德清烧造的瓷器,其中好多器物不仅个体硕大,而且设计得很美,通体显露着一股令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神灵之气,一看便知是宫廷或是贵族才会拥有的奢华之物,记者就想知道它们是否也是出自这神奇的亭子桥窑址?同时,记者也想亲眼看看2000多年以前,吴越的先民们是在怎样的一个地方创造了这至今仍在熠熠闪光、灿烂夺目的神物?

可惜天公不作美,细雨蒙蒙,乡道泥泞,沈专家是个地道的书生,不辨方向,不熟地理,带着车队七拐八绕,越走越迷糊。最后没辙,一行人只好去访德清博物馆。

德清县城不大,却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此县不出瓷,却曾是世界最为古老的瓷都,因此原始青瓷是这座博物馆最主要的展品,该馆辟有一间很大的、题为《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展》的展室。

展室中展品不多,而且显得非常可怜,完整器为数不多,看到的多是修复的残件,有的一个罐子,通体全是白色的石膏,支离破碎地镶嵌着几块瓷片。记者有拍自天津那位收藏家所藏原始青瓷的图片,比较柜中的展品,发现虽不形同,但却非常神似。古人制瓷,手工作业,创作凭灵感,往往一器一形,难有完全雷同的作品。但其工艺制作的水平和方式,艺术表现的手法和风格以及制瓷的理念和思想,全都以其特定的符号注在那一时代的作品中,仔细看,会发现它们尽管形不相同,相通相似的地方却有很多。

自从意识到德清是中国的瓷之源,浙江省,尤其是湖州、德清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德清掀起一股调查和发掘古窑址的热潮,结果发现了大批的古窑址。譬如去年,在发掘亭子桥和火烧山古窑址的基础上,考古工作者又在德清调查了60多个古窑址。排查这些古窑址,发现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年代序列,证明德清烧造瓷器的历史,从商代开始,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续不断一直到隋唐,乃至宋。除年代之外再看规模,纵观德清地区大大小小数百古窑址,无论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特别是亭子桥窑址是专为王宫贵族烧造瓷器的官窑,皆可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德清地区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制瓷中心,是中国最古老的瓷都。

走在博物馆里,读着古瓷的历史,琢磨着古瓷的遗存,记者心里突然生出很多疑问?譬如,商周期间青铜器盛行,吴越两国不乏铸造青铜的技术,为何这里却用青瓷替代青铜,仿制了很多瓷质的“青铜器”?资料上专家们说,这是因为苏浙一带制造青铜的矿产不够丰富,越人将青铜用于兵器、农具的生产,制作为贵族陪葬的礼、乐器,越人能省就省,故以青瓷代替,体现了越人务实的精神。对此记者存有另外的猜想,越人再省,省不到王宫贵族,古人视陪葬为天大的事情,金银财宝尚且不惜,会舍不得使用几件为数不多的青铜?是否会有这种可能?越人在那时就已知道青铜埋于地下易于锈蚀,而青瓷才是万年不朽的宝物,因此故意用青瓷替代了青铜。再就是,商周时代达官贵族家里饮食器具多用青铜器皿,久之人体摄铜过度,出现了特殊的“富贵病”,严重者伤及性命,是不是越人聪明,及早意识到那种“富贵病”的病因,为长寿有意在饮食器具的选材上舍弃青铜,改用轻盈洁净的青瓷呢?德清出土的原始瓷里,好多一看便知是贵族生活使用的盅、钵、碗、罐、盘、壶、杯,包括结构复杂的温酒器。

另外,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德清规模如此庞大、业绩又如此辉煌的一座瓷都,宋代之后为何销声匿迹,变得无影无踪?沈梦荣告诉记者说,估计是燃料的原因,烧窑得用好木材,德清烧造陶瓷上千年,当地可用的山林大概都被烧光了,没了燃料,它只能换地方。资料上有专家的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瓷土的更新,让德清窑在当年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瓷器制造业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随后进入白瓷时代,德清地区缺乏生产白瓷的瓷土,面对竞争束手无策,不得不走向没落,直至灭亡。对此记者也有一个猜想,那就是记者发现不等出现瓷土之争的年代,德清烧造青瓷的技术就已开始衰落,原因极有可能是战争的结果。但凡战争,必有掠夺,二战时美国几乎掠走德国所有科技人才,战国时期更是如此,制瓷是当时的高科技,制瓷业是创税的大户,好窑工自然会是战胜国掠夺的人才,德清位于吴越之间,吴越两国争战不断,德清城池沦陷一次,人才便被掠夺一遍,到最后,德清优秀的窑工流落得到处都是,那些窑工异地生根,最后整个吴越乃至楚国的瓷业遍地开花,德清本地的实力反而被掏空。

总之,德清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沈梦荣指着博物馆展出的古窑址分布图告诉记者说,亭子桥古窑址建在苕溪岸边,埋在无锡鸿山越国大型贵族墓中的那些精美青瓷,当年就是在这亭子桥的古窑里烧好后,通过这条苕溪“漂流”到无锡的。同样,通过苕溪,德清的原始青瓷也流向了四面八方。但它怎样“流”,也“流”不到北方啊,因为那时还没有京杭大运河。那么天津那位收藏家手中大批的德清原始瓷又是哪来的呢?适当时机,本报本版会向读者揭露其中的秘密。

远在天津的发现

陶瓷界定义,东汉之前的才算原始瓷。东汉,距今1800年。瓷器易碎,1800年的瓷器,幸存下来的数量极少,不碎的更是寥寥无几。前面说过德清博物馆馆藏的德清原始瓷,完整件没几件。去年9月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瓷之源——德清原始窑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博物院等好几家单位,才为这个展览凑出了300余件展品,可见这原始青瓷何等稀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在我们这个以瓷为荣、以瓷傲世的国度里,原始青瓷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就因在人们的眼里,其质朴的仪表华丽不过那些青花粉彩,价格更是无从谈起。乱乱哄哄的收藏热,把一个崇尚文化的古老国度变成了急功近利、充满铜臭的市场,瓷之瑰宝的桂冠,多被戴在那些年轻漂亮的青花粉彩头上,与瓷祖级的原始青瓷们无缘。十年前记者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看到一件很小的、西晋时期的青瓷盅,被单独展示在一个很突出的展位上,罩着厚重的防爆玻璃。记得该馆派出的讲解员还曾这样询问过在场的几位中国人,说:“我们不明白,贵国拥有如此古老的瓷器,而贵国收藏界为何却狂热地收藏元明清才几百年历史的瓷品?”

近几年,少数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原始青瓷的珍贵,湖州的沈梦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早些年,沈梦荣热衷收藏元青花,并已修炼成研究元青花的专家。后来其老师耿宝昌告诉他其家乡的德清原始青瓷才是真正的瓷之瑰宝,他才改变研究方向,卖掉自己所有的元青花,去民间一件件地苦寻德清的原始青瓷。几年下来,沈梦荣收集到不少品质颇高的原始青瓷,他以为自己已是原始青瓷最大的藏家,不想天外有天,天津一位收藏家收藏的德清原始青瓷数量远远超过他。

今年5月,上海有关文化部门配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搞了一个全国性质的古博会。沈梦荣把自己一部分藏品亮在那个古博物会上,卓尔不群的原始青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观众中有位天津朋友,告诉沈梦荣说他家也有一些这样的古瓷。沈梦荣不信,古博会结束后他飞到天津,到那位天津朋友家一看,顿时傻在那里,半屋子原始青瓷,件件完整又精美,而且几乎全部是出自他们德清。

沈梦荣无法想象这么多的德清原始青瓷,是怎么到了这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当他听说这些东西是上世纪70年代这位朋友去太湖流域从民间一件件收集、背回天津的,而且40年来一件也没卖,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知道,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是这些原始青瓷惨遭厄运的时候,人们知道它们都是过去封建帝王将相使用的器物,在“破四旧”、“砸烂封资修”的狂热中,它们的下场几乎全是被砸碎,不想却有一位年轻的天津人,敢在那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他的家乡,抢救性地保护了好多的原始青瓷。他对天津这位朋友说:“您是保护德清古瓷的功臣,您为保护这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链接

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处于瓷器的发明阶段。制作工艺与陶器特别是南方的印纹硬陶关系密切。但是它却与陶器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它选择的是一种含熔剂较少的黏土做原料。这种黏土称为瓷土或高岭土。烧成以后胎色灰白,胎体表面施上一层人工配制的石灰釉,和胎体一道经高温烧成,颜色为黄绿色、或青灰色,光亮透明。

我国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原始青瓷,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工艺上逐渐摆脱了原始状态,并从陶器生产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作坊,成为一种新兴的瓷器手工业。战国时期虽然采用轮制成型,但拍印纹饰后器物内壁凹凸不平,釉厚处呈青绿色,薄处呈灰青色。初期主要有豆、碗、尊、罍、罐、盆、瓮、壶、簋等饮食器。北方由商至春秋,原始青瓷种类变化不大。江南地区在商代晚期器形种类明显增多,出现双耳簋、盂、浅盘、深圆腹圈足尊、盉等,战国时出现鼎、钟、盉等仿青铜礼器。江西清江吴城还出土瓷双孔刀和纺轮。器物多以素面为主,兼有水波纹、附加堆纹、叶脉纹、网纹、方格纹、蓝纹、S纹、乳纹、圆圈纹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