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天朝奇葩

粉彩瓷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中国名瓷网(景艺轩)自1996年至今一直是粉彩瓷的粉丝,也是唯一全国景德镇艺术瓷厂的交流基地,在收藏业,随着中国书画作品在大幅升值,中国的古代瓷器也在大幅升值,瓷器行列粉彩瓷似乎是集合了这两者的特点:它本身既是瓷器,又有色彩艳丽的传统绘画,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

“粉彩”是瓷器釉上彩装饰手法的一种,又名“软彩”。粉彩工艺创于清康熙时期,由于当时经济繁荣,使景德镇制瓷手工业得以发展,工艺不断创新。制瓷工艺越来越讲究文化底蕴,生活中对瓷器的需求和兴趣也越来越讲究艺术情趣,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调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在粉彩没有发明之前,我国彩瓷都是单线平涂,所作花卉缺乏立体感。自从发明了玻璃白以后,在瓷器上面绘画时,先在所需要的纹饰部分施一层玻璃白,如同纸上粉本一样,然后再在粉上渲染各色颜料。因此使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像表现力强,融会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而且色彩柔和、细腻、雅致,不论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以及静物图案均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m.TAOci52.cOm

粉彩瓷器在近几年的国内外拍卖场上,主要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窑瓷器备受推崇,每每推出,总能诞生令人咂舌的天价。比如,200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清乾隆粉彩花蝶如意耳葫芦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成交;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接着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亿多港元的高价成交,引起轰动。

粉彩瓷器创烧于康熙一朝,雍正朝发展成熟,乾隆朝达到鼎盛。再加上雍正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因此,雍正粉彩存世稀少,十分难得。乾隆粉彩虽然与雍正粉彩相比缺少了些文气,但富贵艳丽,符合盛世情怀,一经推出,也是众人瞩目。清中期的粉彩瓷,其做工细腻、粉润柔和、色彩丰富,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其价位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到了民国时期,粉彩瓷采用传统的粉彩画法,并多以宋、元、明、清及近代名画为题材。作品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都吸取了近代画之长。因民国距今不足百年,其粉彩瓷器传世量较多,所以价位不是很高,非常适合大众收藏者的口味。在近几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民国的粉彩瓷器已越来越受到藏家们的青睐。虽然民国时期烧制的粉彩瓷器大都制作粗糙,绘制精美者很少。这时期的作品比不上明清瓷更具文物价值,但其中一些绘制精美、做工精细的粉彩瓷器还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的。解放后,景德镇涌现出一大批陶瓷大师更加繁荣了粉彩瓷,尤其是现代一些景德镇中青年的陶瓷艺术家在粉彩瓷方面也是非常的优秀。向我熟悉一些老师例如:江振声老师和俞瑞林老师的粉彩人物、余刚老师的雪景画、邹达怀老师的雪竹孔雀、王昌虎老师和江葆华老师、汪雪媛老师的粉彩山水画、徐国明老师的粉彩画等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小编推荐

现代粉彩瓷的发展


“粉彩”又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出现在十七世纪中叶的清康熙年间,为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素有“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现代以景德镇工艺美术师为首的瓷艺家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粉彩进行了各自的创新,令现代粉彩呈现出群芳争艳的局面。

由于釉上彩绘的丰富,使得粉彩极为富有立体感与层次感,它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是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才创造出了“粉彩”这一釉上彩新品种。

现代粉彩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竞芳斗妍的局面。在装饰上,线条仍被重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技法;从形式来看,粉彩艺术家结合“珠山八友”的瓷上绘画,吸收国画的形式,有图案构图,也有图案与绘画结合起来表现的。

如今,粉彩瓷工艺涌现了一批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为首的优秀工作者。第一批被命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的王锡良擅长粉彩人物花鸟,在传承“珠山八友”王大凡的“落地粉彩”工艺上,不断摸索。“落地粉彩”即在彩画人物花鸟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绿。而在“雪景大王”余文襄、雪景名家余世文等人将粉彩雪景带进了粉彩新领域后,现代粉彩名家张松茂将粉彩雪景艺术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同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亚凤、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继承了“珠山八友”刘雨岑首创的粉彩经典之作“水点桃花”技艺。“水点桃花”是粉彩瓷绘上的一种创新画法,能凸显国画的写意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写意没骨形式,先用玻璃白水点花瓣,画出花形(不用勾勒花头轮廓线),再用水调彩料,在玻璃白上进行第二次点染。

……

千年的窑火传烧不灭,现代粉彩也在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相信于瓷艺界,现代粉彩瓷群芳争艳的场景将会愈演愈烈、美不胜收。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


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花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底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份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陶瓷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时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 (亦称 "百花不露地") 、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