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因素决定哪些香水瓶值得收藏?

香水瓶也是一种值得收藏的艺术品,那么如何选择香水瓶来收藏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产地。不同产地的香水瓶记载了不同的乡俗民风,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气息。塞浦路斯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水,被单纯朴拙地装在一个不起眼的陶制小瓶子里;而融合异国情调的蝴蝶夫人系列香水瓶,则更加美轮美奂,隐隐透出东方古国的神秘气息。

2、色彩。香水瓶的色彩异常丰富,一般为浅色,尤以浅柠檬黄为多,那是因为柠檬黄与大多数香水的色泽很匹配,且能给人以清新爽洁感。

3、材质。现代香水瓶制造工业是伴随着玻璃水晶制造工业而发展起来的。因此玻璃和水晶是现代香水瓶设计的主要原料。此外还有瓷、珐琅等也时常被用做制造香水瓶的原料。当然,整体的效果还与造型、色彩及装饰有关。

4、造型。香水瓶的造型时至今日已经相当丰富。除了方形、圆形、心形、月牙形、锥形、倒梯形等可以描述出来的形状外,还有许多奇形得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形状。

5、年代。一般来说越早生产的香水瓶就越有收藏和鉴赏价值。如公元前一世纪的拉力克风格的玻璃香水瓶;公元50年至150年紫水晶瓶;公元一世纪的吹制玻璃罐等,从它们身上,能体会到真正的“历久弥香”。

6、装饰。装饰精致典雅的香水瓶在吸引女人视觉注意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刻花的表面,美妙绝伦的花朵瓶盖,有的还要饰以手缚蝴蝶结,使香水瓶的视觉艺术与香水的嗅觉艺术具有同等的品赏价值。

7、科技元素。现在越来越多香水的包装设计运用了简洁、抽象的表现方法,使整个香水给人一种简约、现代的感觉,同时利用了各种高科技元素。如刚推出不久的“詹妮弗·洛佩兹活力女士香水”,其外形独一无二,当你将它高高举起,在阳光下快速旋转赏玩时,你会惊喜地看到七色光束在瓶身上闪烁、瓶子上浮雕的彩纹丝带缠绕舞动,紫罗兰色金属环则反衬出香水标识。

编辑推荐

古玩收藏三大难


收藏古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单纯的买或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玩。涉足古玩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但看书学习只是从理论上简单了解一些古董的年代、名称、用途,不经过实际收藏是绝对学不会的。

涉足古玩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一难:找入门老师难

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的卖的多。

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教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

二难:保持良好心态难

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最难控制的是心态。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董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董是能够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查,买到了伪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收藏者是比较难的。

三难:鉴别真假难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悟性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很快理解。特别是对古董的真伪鉴别,如果从实质上认识真伪古董就必须懂得工艺学、材料学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也许你会说,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没有文化,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

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只能识别而不能解释,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判断。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

镇纸:大潜力的小收藏


明代白釉黑花卧虎瓷镇纸

相对于字画、瓷器、玉石来说,镇纸的收藏市场很小。拍卖纪录显示,在2004年春拍市场上,一对明寿山石高浮雕蟠螭纹镇纸,估价20万元至30万元,以104.5万元成交,这标志着镇纸拍卖首次过百万元。

据介绍,这件镇纸在2009年重返春拍市场,估价还是20万元至3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14.5万元,其拍价五年时间只涨了10万元,与同期其它门类藏品动辄数十倍的涨幅相比,显得波澜不惊。但业内人士认为,正因为镇纸收藏还没成气候,拍场上才屡有捡漏良机,升值潜力较大。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瑞臣给藏家的建议是,当下镇纸市场价低物美,藏家可以像邮票专题收藏一样,专门收藏某一类型的镇纸,材质以象牙、石质、红木、贵金属为最佳,如能及早介入,这些特殊材质的镇纸价格的回落空间几乎为零。

“小五”潜质不让“四宝”

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 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由此出现了镇纸,又称纸镇、镇尺。

镇纸的材质多种多样,以玉、瓷、竹、木、铁、铜居多,上面通常雕刻有兰、菊、梅、竹并配以诗句的图案,也有动物和人物的立体形象。明清镇纸的制作材料比较常见的有玉、石、铜、乌木、紫檀木等,其中以石镇纸为多。在造型上以长条形为主,一般是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上面刻有诗词格言或对联字画。

材质珍稀、雕工精良、设计巧妙、年代久远的镇纸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常见的是紫檀、红木、鸡翅木等材质的镇纸,价格在千元以下,没有引起藏家更多的关注。在大型拍卖会上,镇纸的整体成交价格也不高,单件藏品以十万元以下成交的居多,间或有几千元成交的低价品,难与砚台、毛笔、印章相提并论。

镇纸的收藏价值一定比不上砚台和印章?广东藏家古月认为,衡量一类藏品是否有价值,一要看其人文价值,即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二要看其工艺价值,雕工是否细腻、设计是否独特,三要看材料价值。

中国人使用镇纸的年代可以上溯秦汉,不逊于砚台和印章。历经漫长的历史,镇纸雕琢工艺分出了刻画、刻书、浮雕、圆雕、光板等几十个门类,因各地风俗、各朝代流行不同而异彩纷呈,风格迥异,以其工艺价值与人文价值,完全有资格进入高档古玩的收藏范畴。

从材料价值而言,镇纸比砚台更占优势。砚台所用石材,一定是适合研磨的特殊材料,镇纸的功能只是压住纸张,材料选用十分广泛,与印章无异,清明两朝的白玉、田黄镇纸在拍卖会上最受追捧,一些广州收藏者则偏爱花岗岩、铜制的镇纸。

名家作品尤为难得

刻书画镇纸一般由书画家作稿,其程序也与刻铜墨盒一样:先挑选中意的镇纸,或木、或竹、或牙、或铜。按常理,有声望的书画家所挑选的必定是材质精良、造型别致的光板镇纸,在上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白粉以衬其底,然后书画家便在其上纵横驰骋地构思创作。

镇纸上的书画作品,其实是书画家本人作品的袖珍化,它的章法、笔法、气韵应与大幅作品一致。事实上有一部分书画家不大会作袖珍小品。以前没有复印机和照相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放大和缩小,所以一般能在小小的镇纸上作书画,又能得其神韵的书画家必然功力深厚。待书画家完工后便由镌刻名家在其上按书画的特点,一刀一刀地细心地镌刻完成。雕刻家务须深谙书画家的笔墨、个性,用手上的刀将书画家作品的特征进行再创作,将其特色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小小的镇纸凝聚了书画名家和镌刻名家的共同心血,也可说是他们的联袂之作。这种联袂不是随意的,因为书画的章法、笔法、气韵,必须与雕刻的风格气韵相匹配,故每件成功的上品皆极为难得。

拍卖场上的黑马荣耀

在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旧时月色--个文人的案头清玩”专场引起了众多藏家的关注。这是继2010年秋拍推出董桥旧藏书画之后,其收藏精品再次现身拍场,结果拍出不少高价藏品,最惹人眼目的是一件宋代青铜卧狮镇纸,因其曾是王世襄的旧藏,估价为15万元至20万元,最后以71.3万元成交。

这件卧狮由青铜铸造,面朝一方,怒目圆睁,口微张露齿,头部毛发卷曲,颈饰铜铃,姿态呈匍匐状,四爪威武有力,鬃毛丝丝可见,气势雄伟,稳重大气。器物青灰色泽,表面光亮,定是常年把玩所致。铜狮早年为王世襄从私人处购得,爱护尤佳,视为珍宝,且将此物收录到自己撰写的文集中,不仅对其器物造型详细介绍,还将收藏轶事娓娓道来,对其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2003年举行的王世襄收藏专场拍卖会上,这件宋代青铜卧狮镇纸,估价15000元-25000元,成交价为55000元。收藏家董桥因与其失之交臂而懊恼不已。5年后,这件镇纸出现在香港的拍卖市场上,董桥花了数倍于2003年的价格才购得。这件青铜卧狮满身尘埃,枯涩无光,董桥用一方素净棉布潜心擦拭,连夜摩挲,古铜卧狮似乎慢慢苏醒,透出古穆英气。

文玩裁纸刀收藏潜力大


传统字画作品,根据尺幅大小定价,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根据需要及纸张的大小进行裁减、拼接。所以裁纸用的裁刀,也是文房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其重要性,比一些纯供玩赏的器物要强得多。

裁纸刀究竟何时进入文人书房,成为一项独立的文房用品,已不可考。南北朝时期,文人裁纸写信,抑或用绢布作画,尚无专门的裁刀,也就是随取小刀替代,并无过多讲究。后来,纸质更为柔软且富于韧性的宣纸流行。人们发现,用利刃裁宣纸,很容易裁偏,造成纸张浪费,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于是,金属不再是裁刀的唯一材质,玉石、玳瑁、象牙、牛角、竹子、红木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刀,并且造型也更多样化,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用文具。

象牙裁纸刀

明代文人于世俗物趣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对文房器物的追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裁刀属于实用性文具,不仅是文房的常设之物,还另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的要求,故明代的裁刀,颇多精心之作,用以寄托使用者的情致志趣。明末之际,不仅有形成品牌效应的“姚刀”和“崇明裁刀”,追求古雅之人,还把古人削竹简用的刀作为裁刀,以此彰显自己的高雅品位和艺术修养。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谈到,当时还有从日本舶来的裁刀,刀把以名贵木料制作,上面雕镂花纹,镶金错银,就是为了迎合当时之人求异搜奇的奢华追求。

清代则是文房用具的另一个制作高峰,这一时期的文人趣味,对于沉静内敛、低调朴实的风格更为欣赏。以黄花梨、紫檀、乌木等名贵红木,或竹子贴黄制作的裁刀,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因而格外受到文人的青睐。由于竹木的可塑性强,匠人还在裁刀的刃上创作微雕山水,题写诗文名句,或于刀鞘上镂刻花纹图案,采用线刻、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力求精细入微,使之具有更大的欣赏价值,富于装饰美。

当前藏品市场上的裁刀,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居多,价格也不高,主要受到一些做系列收藏的玩家追捧,与一些高价位的热门文玩相比,稍显冷落。而收藏裁刀,只要弄清楚其所属时代、材质、工艺,心中就有了一杆秤,就可以准确地评估出相应的价格。

大维德爵士收藏中国瓷器——酒壶


酒壶,英文Flagon,源于古代的一种酒具,用于饮酒斟酒时使用,有多种多样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材质,在明至清中期被称为执壶,到清晚期至民国时则通称酒壶,形制一般为四方形,圆柱形,器物外常绘粉彩仕女图及山水田园图。

明、清期间酒具多种多样,有的在酒乡绍兴制造,有的由外地传入,尤其是酒具质量、原料愈来愈高级,造型精巧、高贵。例如:在明至清中期的执壶,在造型上较前期秀丽,把高流长,施釉更为润泽,光可鉴人,纹饰更多,五彩缤纷。其釉色有青花、祭红、祭蓝、洒蓝、黄釉、白釉、豆青等,又有三彩、五彩、粉彩、软彩之分。纹饰有云龙、缠枝莲花、花卉、花鸟、草虫、海兽、山水、人物、暗八仙等。

明万历蓝釉执壶

明永乐甜白釉执壶

明万历青花酒壶

明代金欄手酒壶

康熙五彩桃形酒壶

明代五彩鸭形酒壶

明天启五彩酒壶

元代龙泉窑葫芦形执壶

明代嘉靖青花执壶(乾隆加盖)

明洪武釉里红执壶

金代磁州窑酒壶

上一篇:古书收藏指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