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为什么被宋朝的皇帝禁止了呢?

柴窑,烧制的瓷器釉面匀净,色泽淡雅,温润如玉,宝光内涵,真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唯后周所独有,其他窑口所不及。那为什么后来被禁止了呢?

在河南省新密市牛店镇有个月台行政村,离市区20多公里,农历每月单日有集。“月台”原来叫“阳子台”,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属下弭邑城,后来才改名为月台,并且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

月台村盛产煤炭、铝石、黏土和石灰岩等,与之毗邻的助泉寺村则盛产玉石和翡翠石,而黏土和翡翠石是烧制瓷器的上乘原料。同时,月台村依山傍水,生长着大片的桑树林,桑树是烧制瓷器的好燃料。这一切,使这里具备了烧制瓷器得天独厚的条件。

于是,从唐朝时候起,这里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在此建立了专门烧制皇宫瓷器用品的官窑群。

正好柴荣的弟弟柴贵是虢州防御使,月台归他管辖,柴荣就让柴贵监管瓷器的烧制,烧制瓷器的窑就叫做“柴窑”。

柴荣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以致现在那里还到处留有残渣碎片。为了保证质量,柴贵调集民间最优秀的匠师和艺术师,精心设计,严格配方,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性地在釉泥中掺入玛瑙、翠玉、黄金等原料,集科学配方、火候控制、流畅线条、图案造型、时代风尚和人的灵魂感悟于一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一次,他亲自检查大内府库,发现从后蜀主孟昶宫中运回的各种器具,极其奢侈华丽,连一个小小的小便器都用七宝装饰。不禁感慨万千,对臣下叹道:“为人主者,糜烂如此,焉能不国亡家破?我大宋当以此为戒!”当即下令,将那些价值连城的器具搬到院中,全部砸毁。末了,又对弟弟赵光义(即后来的宋太宗)说:“服用玩物,珠宝玉器,不可求之过甚,否则亡国之祸立至。汉文帝停楼台之建,唐太宗罢修洛阳宫,皆为惜资财、戒奢靡。朕之德不及汉帝唐宗,若所费太过,如何为天下之君?”

时隔不久,赵匡胤前往嵩山中岳庙进香,返回时专门路过月台,视察柴荣所建的官窑。为了看得仔细,晚上他还住在了月台。当晚,他以赏月为由,上到阳子台上俯瞰全景。果然,洧水两岸灯火通明,烟雾缭绕,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回到汴京之后,即刻传下圣旨,命令关停这些耗资巨大、污染严重、破坏环保的柴窑,遣散工匠人员。那些被遣散的工匠人员有一部分流落到了禹州神篨,由于他们身怀烧瓷绝技,还要维持生活,慢慢地又开始烧制起瓷器来,成为现在有名的钧瓷。

柴窑被关停了,赵匡胤赏月的阳子台还在,当地人就逐渐把阳子台叫成了赏月台,后来又叫成了现在的“月台”。

相关阅读

五代柴窑的故乡在铜川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讯(记者喜顺)被中外古陶瓷学界苦苦寻觅数十年之久的柴窑,经部分古陶瓷研究专家论证,耀州窑五代天青釉瓷就是柴窑的产品,换句话说,五代柴窑就在铜川。

柴窑,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传其天青瓷的特点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然而柴窑实物及窑址一直未被发现,因此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古悬案”。

上世纪80年代,在耀州窑遗址发掘中找到了五代时期的地层,出土有精美的天青釉瓷标本,还发现有“官”字款和龙凤纹饰的瓷标本。发掘者提出,其晚期的淡天青釉瓷应是柴窑的淘汰品。本世纪初,在西安市西大街改造工程中,又出土了与耀瓷天青釉相同的精美瓷器,掀起了收藏界对柴窑研究的热潮。

198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禚振西先生首次提出了柴窑器当为五代耀州窑天青釉瓷的观点。此语既出,引发了学术界和民间鉴藏界的高度关注。

为搞清耀州窑五代天青釉瓷与柴窑的关系,中国古陶瓷学会和耀州窑博物馆于2010年初步组织国内著名古陶瓷专家进行考察和研讨,提出了“从不少方面看,耀州窑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柴窑似有某些相近之处”的观点。今年5月4日至13日再次组织国内知名的古陶瓷专家,进行了为期10天的第二次考察。跨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4省(区),对相关的古渡口、古城址、古墓葬出土的五代耀州窑天青釉瓷进行了考察研究。

日前在铜川举行的研讨会上,根据专家们此次考察获得的资料,专家们认为,五代时期耀州窑天青釉瓷与文献记载的柴窑器最为接近。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二级研究员,耀州窑研究会会长薛东星,对“耀州窑柴窑掌门人”禚振西先生的观点持赞同意见。他认为,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发,耀州窑地处关中北部,北有金锁雄关作屏障,东、南有黄河、渭水为天堑,很少受到战事波及。黄堡周围蕴藏极为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正是在这些有利条件下,进入五代后,耀州窑制瓷技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当时北方以烧造青瓷为主的重要窑场。

此次耀州窑五代天青釉瓷与柴窑关系的研讨引起了铜川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为柴窑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且对于确认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宋朝陶瓷文化


官窑贯耳瓶 辽宋西夏金时期 高22.8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9.6厘米

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被誉为当时的五大名窑。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陈设品。这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为宋,后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临安,称为南宋,称以前为北宋。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此时定窑白瓷的烧成温度在1320+20度左右,其气孔率较低,说明这一时期定窑的烧结程度较为致密。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于黑釉器物,到了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它必须在还原焰1250度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

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

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 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一带,宋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转向衰落。其遗址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我们对耀州窑的产品了解较多,其质量较高,影响广泛,以至河南、广西等地都纷纷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产地,产品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其胎色灰白而薄,釉色匀净,青中泛绿,有极细密的气泡;由于胎质中含有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呈现一种姜黄斑块,形成了耀州窑所独有的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釉面一般有细小开片,透明度较好,釉层较厚;刻花技术冠绝一时,刀法犀利,线条刚劲,刀痕有斜度;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等等,也有用鱼纹、水纹的,龙凤纹仅限于宫廷瓷专用。

中文的“磁”字可以作陶瓷解,所以磁州可以理解为“陶瓷”州。该州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元代未年以后迁至今日的彭城。历史上的磁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生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磁州窑产品装饰以刻、划花或是铁锈花为主,黑白分明、质朴大方,一直沿袭至今。这一时期磁州窑的陶瓷枕最为有名,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诗文书法无不挥洒自如,将制瓷技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其中釉上红绿的制作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发展有一定影响。该窑装饰风格还影响到山西介休、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形成了所谓“耀州窑系”。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青”,有“假玉“之称。南宋时期的仰烧产品釉色纯正青白,覆烧产品则略偏黄色。从10世纪至14世纪,这种产品广泛流通于海内外,元代后期逐渐衰落,让位于青花及颜色釉等品种。青白瓷器种类繁多,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印花、镂空、堆塑等,其瓷塑作品多表现佛道人物和文吏武士,具有生活化、世俗化之特征。

景德镇窑的产品胎体较薄,原料为当地产的优质瓷石,质地细腻;其釉是由“釉果”和“釉灰”调配而成,烧成过程中流动性较大,所以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北宋以后,景德镇窑采用匣钵仰烧的方法,一器一匣,既降低烧窑成本,又提高成品率。

此外,景德镇还广泛影响了江西的其他窑场,以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方,形成一相庞大的“景德镇窑体系”。

建窑,也是宋代著名窑址这一。它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建窑以生产黑釉茶盏为大宗,这与宋代的“斗茶”风气有关。其胎质为乌泥色,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所以这种特殊产品被称为“兔毫盏”。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毫、银毫。也有呈油滴状结晶,因酷似某种尽善尽美羽毛,被称为鹧鸪斑。有极少数窑变花釉,会在不规则的油滴周围形成窑变蓝色,尤为珍贵。这种产品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对日本陶瓷艺术带来了很大影响。相传当时浙江天目山一带佛寺林立,日本僧人多以至此留学为荣,回国时许多人携带寺庙中使用的建窑黑釉盏,一时间这种黑釉盏在日本成为时尚。北宋后期该窑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元代以后黑釉烧。在古代文献中建窑亦被称为“乌泥建”、“黑建”、“紫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早期的龙泉窑瓷器受到了越窑和瓯窑等窑场的影响,装饰方面大量使用刻花或辅以划的手法,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约在十二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从化学成份上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胎中AL2O3含量高于越窑青瓷,大部分在20℅以上,采用精细的淘洗技术,经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矿物和绢云母矿物细颗粒部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瓷胎的精细程度。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制品,釉中所含CaO降低,而K2O的含量提高,使烧成温度相应提高,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变宽,使瓷质有了很大进步。

龙泉窑制品的造型十分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以外,还有大量文具用品以及仿古铜器造型和仿玉器造型。为适应厚釉的特点,堆花或贴花装饰也逐渐替代了刻花装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陶瓷业空前繁荣的局面。除了各具风格的一批名窑之外,许多产量较少但具有特色的小型窑场也遍布全国。它们不仅为宫廷生产御用器皿、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日常用品,产品还远输国外,其后,西方人称瓷器为China。

陶瓷文化:绝迹800年的馒头窑“复活”了?


■新闻缘起

继清代镇窑和明代葫芦窑在2009年和2010年成功复烧之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今年复烧的是元代的馒头窑。馒头窑高2.6米、宽2.8米,进深2.6米,高9.2米。此次馒头窑复烧品种包括元青花大罐、高温釉等典型元朝瓷器,经过30个小时的烧造,10月24日,开窑验证复烧成功,在保护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传承景德镇千年文明系列活动中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据新华社)

————复活馒头窑————

再现元代挛窑与烧瓷技术,重铸享誉世界的“元青花”

消失了800年的元代馒头窑窑火再度燃起,它将穿越800年历史,重现“元青花”与元釉里红瓷的惊世魅力。

馒头窑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瓷器最主要的炉窑,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摄氏度。外部则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坚牢,当熊熊烈火燃烧由烟囱派出时,则有“小龙当空舞,卧龙坚如铁”的景象。

胡家旺是景德镇著名的“把桩师傅”,相当于烧窑制瓷的总指挥,他介绍:“馒头窑也称马蹄窑,是由北方工匠传至景德镇,北方烧窑用的燃料是煤,而南方用的燃料是松木,二者产生的火焰与温度都有较大差别,馒头窑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存在直焰式至半倒焰式、从柴烧到煤烧、从北方至景德镇的三大蜕变方式。”

馒头窑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窑炉,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东汉时技术成熟,至元代兴盛于景德镇,随后因制瓷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消亡。在景德镇珠山遗址和湖田瓷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大量馒头窑的遗存。

为复原元代挛窑与烧瓷技术,重铸享誉世界的“元青花”和元釉里红瓷,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召集多位窑炉与制瓷专家,开始重建馒头窑,以元代历史为参照,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元代馒头窑。

————探秘馒头窑————

建造:地基非常坚固且呈马蹄形

建造馒头窑时,地基需要非常地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方人民日常食用的馒头,故称馒头窑。馒头窑不仅是高温烧成陶瓷的重要设备,其外观姿态优美,丰姿绰约,是窑场中凸显建筑物。馒头窑设窑门一个,供装开窑使用。烧成时则须将窑门封闭,留出火口供添加燃料。旁侧有深达5米的苕井,供掏煤渣及通风透火使用。后面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炉内部前有火膛供烧煤加热升温。用作摆放与烧成产品处叫牙台,牙台呈前高后低状。窑内后壁下部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吸焰孔。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窑内均采用手工特制耐火砖砌筑。站在窑内观看,窑内牙台(亦称产品室)略呈方形,而窑顶浑然为圆球形,令人联想到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烧制:采用半倒焰式或者全倒焰式窑炉

馒头窑是景德镇制瓷史上不可绕过的浓重一笔,曾带领景德镇陶瓷进入第一个空前繁盛时期。这种窑炉的实质意义是属于半倒焰式或者全倒焰式窑炉。馒头窑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瓷器最主要的窑炉,在点火后,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因为窑墙比较厚,瓷坯不会快速受热和冷却,相应地便减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和白度,这也是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典型特征。

在陶瓷生产工艺中,窑炉的烧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烧成过程中有许多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在陶瓷行业就有了“三分成形,七分烧成”“三分人作,七分天成”“或生在成形,死在烧成”等民谚,人们往往对馒头窑有一种敬畏感。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彭城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

馒头窑的生产能量巨大,大碗窑一次可烧成6万件碗制品,大缸窑一次可烧成各类缸数百件。据史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彭城曾经有多达230座碗窑,35座缸窑。在彭城当地,童谣有“南边过来一个獾,尾巴拄着天,麦秸吃了两大垛,井水喝了一个干”的猜字谜语,即指“窑”的模样。人们亲切地将其比喻外形类如“獾”的模样,“尾巴”指烟筒冒烟,“吃麦秸”指烧窑,“井水干”指的是透火与掏渣的苕井。

随着陶瓷科技与烧成工艺的进步,馒头窑早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其蕴涵着的陶瓷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目前,彭城仍然较好保留有30多座馒头窑,以及数10条古老的窑洞。它们历经了沧桑,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每逢看到它,令人有一种中国陶瓷文化的回归感。让人感受到其洋溢着的浓厚的民窑文化的历史氛围。

■延伸阅读

漫话元代馒头窑和马背上的民族

自宋朝以来,景德镇的手工制瓷工艺一直处于中国陶瓷业的巅峰,宋朝开始被古代皇室赞叹,历经元、明不衰,乃至清朝到达鼎盛。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工制瓷业被精密的现代科技所取代,古老的制瓷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对此,景德镇人认为,想要保护景德镇古老的制瓷工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生产中传承,复活古窑。

元代是景德镇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景德镇集全国南北制瓷工艺之大成。而景德镇瓷业从宋代开始沿用馒头窑至明代绝迹,在元代空前繁荣,烧制成功了举世闻名的景德镇青花瓷。现在,就让我们随瓷都景德镇的众位窑炉研究学者一起,穿越回到元代,解密这座瓷都馒头窑和马背上的民族之间的故事。

景德镇陶瓷名传天下,自宋朝真宗皇帝开始,一直到现代,演绎了中国制瓷工艺的传奇,这和景德镇的窑炉发展密不可分。从宋朝开始,景德镇窑炉集天下窑炉之大成,历经馒头窑、葫芦窑、镇窑等,各具特色,互为传承。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90多年,统治者又是北方游牧民族,故而先前人们对于元朝瓷器并不重视。但是随着元代瓷器在不同地域被出土发现,人们意识到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为曾为中国瓷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当年,蒙古人一路南下行进,叹服于精美的瓷器,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官窑。元代官窑烧制的瓷器又被称之为“枢府器”,“枢府器”拉开了景德镇作为皇家官窑的序幕。元代统治者对于景德镇瓷器的重视,使得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突飞猛进,集中体现在景德镇制瓷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上,也就是享誉世界的青花。

对于景德镇瓷业而言,陶瓷原料加工到成型,和窑炉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元代以前,景德镇窑型变化不大,因而烧制的瓷器釉色单一。直到元代馒头窑大兴,景德镇独特的烧窑工艺和制瓷工艺衍生出了青花、釉里红和各种颜色釉。景德镇工匠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胎,又开创了烧制气势恢宏的大型器物之先河。这些都使得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与高温卵白釉、红釉、蓝釉并举,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开创了景德镇乃至中国制瓷装饰工艺的新纪元。

陶瓷文化:欲解千年柴窑谜


在中国,有一种瓷器是“诸窑之冠”,却始终不能确定它的窑址。

有一种瓷器身世迷离,但文献中只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记录。

这便是柴窑,一个困扰中国陶瓷史的千古之谜。

从三十年前见到第一件瓷瓶开始,河南收藏家邰振春踏遍全国各地,四处搜寻柴瓷踪迹,三十年来,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想让柴瓷的身世大白于天下,同时揭开柴窑尘封千年的神秘面纱。

迷上柴瓷

邰振春称,收藏柴瓷,纯属偶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邰振春在郑州街头闲逛,见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蹲在街边,破纸箱内放了几个瓷瓶。“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时眼前就是一亮,首先它不是现代的东西,新东西没有那种历史沧桑感。直觉告诉我,它不是五大窑口中任何一个窑口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它是好东西。”

邰振春回忆当时的情形,他告诉笔者:“老头称不识字,是在盖房挖地基时从地下挖出来的,一共几十件,都在一起。”当邰问有没有其它东西时,老头称,都是这个东西,没有其它的。“买这批东西共花了两万块钱,而当时市场上一件宋代的钧瓷不过几百块钱。”邰说,“那时只顾看东西,没考虑价格,老头看我喜欢这东西,漫天要价。”邰振春说,在今天看来,是值了,但在当时,有人称他是“疯子”,“有钱没地儿花”。

瓷器买回来后,兴奋得晚上睡不着,拿在手中看了又看,如此激动了好几个月。从那时起,邰振春便开始四处查数据,到全国各地搜寻类似的瓷器,然而遗憾的是,不管到西安、南京、香港还是在北京,三十年来,邰振春未在其它地方发现过一件类似瓷器。

在经过三十年的深入研究之后,邰振春认定自己手中的这批瓷器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柴瓷。

为了研究柴瓷,同时给自己手中的瓷瓶验明正身,邰振春卖掉了南阳的房子,定居郑州。“说是定居郑州,其实我在四处流浪,今年我都六十一了,到我这个年龄还背井离乡,只有一个目的,为柴窑正身,为柴瓷正名,而后将这批东西捐给国家,这是我唯一的心愿。”邰振春说,“之所以来郑州,因为柴窑就在郑州。”

深入研究欲解谜

《事物绀珠》曾这样盛赞柴窑:“诸窑之冠,五大官窑之首。”世称柴、汝、官、哥、定。由于连年战乱,柴窑器物传世稀少,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加之世人对柴瓷不认识,认可度不高,到宋代便演变成了汝、官、哥、定、钧。柴瓷在人们心中慢慢淡化,便造成柴窑瓷器沉冤千年,与世人隔绝。邰振春说:“要研究柴瓷就必须与历史相结合”。

“柴荣年轻时是大瓷商,以经营瓷器、茶叶为生,柴家的财势可上追到唐初,因为柴荣家族势力庞大,加之瓷器作为当时民间主要生活器物,柴家有瓷窑是肯定的。”邰振春称,种种迹象表明,柴窑址就在河南新密市牛店镇的柴窑村。

从邰振春的研究来看,柴窑品种繁多,纹饰特别丰富。礼器是柴窑的重器,有马、牛、骆驼、鼎、香熏、净瓶、长颈玄纹瓶、出戟尊、凤首瓶、花瓣口瓶、蒜头口瓶、盘、壶、酒具等。纹饰主要是仿商代青铜器式。有饕餮纹、人面纹、动物、连珠纹、龙纹、堆塑、划花、贴花、刻花等纹饰。此外,柴瓷的堆贴花工艺在五代也有了新的发展,改变了六朝时期粗糙的堆砌现象。

三十年来,邰振春总结柴瓷的种种特征,提起柴瓷,他总是滔滔不绝。

在制造工艺上,柴窑借鉴前朝方法,采用胚模合成法,它使器物比前朝的手拉胚要薄三分之二。“唐三彩在制胚时使用的是陶范压胚法,柴瓷借鉴了这一工艺,采用胚模合成法,这一方法的使用让器物造型规整、大方、精致、美观。所以柴窑瓷器的器物上都有明显的对接线。”邰振春称,这便有了世人形容柴窑瓷器“薄如纸”的原因。柴瓷在原料加工十分讲究,瓷土经过很好的粉碎和淘洗,胚泥在成形前经过揉练,所以瓷胎细腻,胎体白而坚硬,轻重适度,胎壁较薄。

在施釉方面,柴瓷实行的是刷釉法而非蘸釉,所谓刷釉就是器物成型后,将釉刷上去,而非将器物放入调好的釉中,然后取去。正因为此,柴瓷釉色薄、刻花清晰可见、立体感强。柴窑瓷器颜色丰富,在唐三彩配色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把各种色料在瓷器上使用,有天青、天蓝、豆绿、黑色、红色、祭兰等色。

在落款方面,柴瓷多落“易定”款。据邰振春考证,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把河北保定一带的易定节度使管辖下的部队,作为自己的嫡系部队,以“易定”为后周部队的番号,涵义有两层:一是容易平定天下之意;二是以周文王的周易为治国之道。柴荣皇帝为了纪念“易定”军,下令把“易定”字样刻到了柴窑的瓷器上,示意他博大的胸怀和帝王的霸气。这就是柴窑瓷器上“易定”款的由来。“因为当时瓷器刚从民间走向宫廷,所以并不注重『品牌』,官柴的落款除了『易定』外,还有一字、官字、御字等落款。”邰振春称。

经多年对柴窑的考察与研究,邰振春大胆提出:柴窑器身细纹刻片,口沿与足底有黑色垫痕,因为器足底部大部分是沙底,不施釉,用粗黄土作垫烧制,口沿、足底留下黄土窑变后的黑色垫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邰振春引用的《夷门广牍》中记载,“柴窑出北地,天青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汝瓷是支钉烧,钉便成了汝瓷的一个特点,像汝瓷一样,足底呈黑色便是柴瓷的一个明显标志。”邰振春说。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邰振春还认为,青瓷加铜元素的历史是从柴窑开始,而非瓷器史所说的从宋代开始的历史。他告诉笔者:“柴荣皇帝是创烧瓷器的先驱者,他运用新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釉里加铜红和本地所产的密玉硅酸盐玉石粉,在烧造的过程中,经过窑变,釉的流动变化,器烧成后,器物外面出现透明的玻璃釉,器物足底和下垂之处有玻璃珠。由于釉里面有多种矿物质,窑温很难控制,造成了铜红色流动大,施釉不均,与宋代钧窑相比,釉色的稳定性有差异,胎质有差异,柴青瓷是白胎,宋钧瓷是灰胎,这是两个朝代不同的区别。”

邰振春说,柴瓷器皿多礼器,并非自己凭空想象。五代后,由于连年战乱,金属多用于兵器或钱币铸造,官方不得不改金属器而用陶瓷,而皇家所用又不能与平民一般,为显尊贵便有了官窑,柴窑便是中国官窑的先河。柴荣命柴窑烧造仿商代青铜器式的各种器皿,保留传统礼器的造型,以瓷代铜,为宋代的繁荣昌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柴窑之所以存世以礼器为主,是因为礼器是国之重器,没有皇家御订,任何民窑不能烧造。五代以后,礼器开始用瓷器代替金属器,一为节约金属,二来向民间表明,皇帝对宗教的重视。“五代时,佛教盛行,柴荣本身就信佛、道,八仙就成形于五代,八仙中的张国老是河北隆尧后山上的一个道士,与柴荣关系甚好,经常给柴荣讲道。”邰振春说。

二○○九年年底,一件有着雨过天晴后天空般青色的千年古瓷器─“青百合花瓶”,在日本露面,这件被日本文物专家认定为已经失传数百年的中国柴窑,引起日本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专家将其估价三亿元人民币。得到此消息邰振春颇感震惊:柴瓷千年的神秘面纱将必被揭开,他的数十件藏品与三十年的研究也该有个定论。他期待这一天,相信这一天为期不远。

陶瓷文化鉴赏-历史上是否有柴窑?


柴窑为五代时期的一大名窑,在文献中常与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并提。相传柴窑为后周世宗上柴荣的御窑,故称柴窑。世称柴窑青瓷釉色为"雨过天青"。据《陶说》记载:"相传当时清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博物要览》说柴窑器物"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夷门广牍》也说:"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事物绀珠》则称赞柴窑为"诸窑之冠"。柴窑器物传世不多,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说。柴窑窑址尚未发现,有人怀疑历史上是否有"柴窑",一般认为它是在河南郑州一带。如《陶雅》说:"柴窑出河南郑州",《陶说》亦称:"后周都汴,唐属河南道,……柴窑,当即在其都内。"历史上是否有柴窑?在陶瓷考古界至今仍未定论。

瓷器的魔力:欧洲君主为什么痴迷中国瓷器?


 网络配图

直到16世纪,欧洲葡萄牙和荷兰才开辟商道,正式与远东通商,引得大批东方制品流入,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些制品中,瓷器独由中国出产。当时,只要描述好样式,下了订单,就能期待中国优质的瓷器进入西方。

一碟清式瓷盘,中部绘制着耶稣受洗礼的场景,背景是郁郁葱葱的木兰树,边缘上绘制着几个跳舞的天使。一只镶着金边的瓷壶,表面勾勒出乔治·华盛顿的面孔,栩栩如生,这把壶制造于18世纪到20世纪间。直到今天,西方人仍在惊叹瓷器的精美和技艺的繁复。

烧制

倘若欧洲人能在本土制成瓷器,价格将更为便宜,购买也更为容易,同时也会减少装运时的破损和差错。但在长达500多年时间,欧洲人对瓷器的制造束手无策。

马克·波罗对制作工艺的显然无法找到要领,“瓷器由沙土或黏土制成,土从地下挖出,堆成土丘,露天放置30到40天,接受风吹、雨淋及日光照射,由此,土得到提纯,加工制成的瓷器也呈现更明亮的色泽。”

1550年,又有人认为,“瓷器由地下某种液体加工制成,这种液体为东方独有”,1557年有人提出了更加似是而非的假设,“将蛋壳或鱼鳞研磨至粉状,与清水搅拌,放入模具中,埋入地底。一百年后,再将其取出,成形后的制品便是瓷器。”

这些说法均不准确。瓷器最核心的成分其实是高岭土和瓷石。直到18世纪初,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以信件方式描述了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中国的瓷器之谜才开始在欧洲揭开面纱

导读:瓷器在欧洲被称得上是“白色黄金”,它精美绝伦,耐久性强,发源于中国。然而欧洲人为何会如此痴迷于瓷器呢?据说,首件欧洲瓷器是出自一位名叫波特格的德国人之手。波特格是位炼金术士,自称知道将铅变成黄金的诀窍。14世纪,旅行家马克·波罗首次将瓷器从中国带回欧洲。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茶壶,表面带着灰绿两色文理。除瓷器之外,他还带回了绸缎、香料和散着麝香气味的小香炉等。

导读:瓷器在欧洲被称得上是“白色黄金”,它精美绝伦,耐久性强,发源于中国。然而欧洲人为何会如此痴迷于瓷器呢?

据说,首件欧洲瓷器是出自一位名叫波特格的德国人之手。波特格是位炼金术士,自称知道将铅变成黄金的诀窍。14世纪,旅行家马克·波罗首次将瓷器从中国带回欧洲。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茶壶,表面带着灰绿两色文理。除瓷器之外,他还带回了绸缎、香料和散着麝香气味的小香炉等。

为什么要保护悠久紫砂“品牌”


在紫砂壶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一个出了名,出了大名的人,如果他从来也拿不出一件是属于自己设计的成功作品,更无法用自己的能力来赋于紫砂新的活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而只会一味追求指标,临摹古人或他人的造型,或张冠李戴、东拼西凑,毫无自己的风格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定是暂时的,不可能被历史所肯定。再则,如果哪个名家确实创作了一些属于自己风格的造型,固然值得重视,但作为一件工艺品来说,它所展示的形态与神韵(包括茶壶的实用和把玩的效果)似乎不应该仅仅依靠奇特和怪异来哗众取宠,而是必须以文化角度,以其含意、境界、美学的角度来评判其成功与否。简单地说,就是要奇得有道理,怪得有意思,有美感。造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所表达的内容,应该让人们既满足一种创新期待的心理,又能带来心旷神怡的愉悦。要达到这种效果,光靠具象的描写必定太俗气,而要留有相当的空间让欣赏者用各自丰富的想象来填补、来完善。还有一点必须明确,紫砂壶应该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决不应该是变相的、乏味的有价证券。

明代以来,紫砂传器有一个其他工艺美术器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就是署款文化,它能记录时限和相关人物,增加紫砂器的无形资产(即付加值),对于紫砂陶来说,这是得天独厚的历史形式,无论是刻款还印章,都溶进了书卷之气和金石之味,大大提升了紫砂的品位。还有许多文人雅士,在茶壶上留下了镌秀的文字及画面,使紫砂器物素雅迷人的形象,因紫砂艺术的滋润而流芳古今。

不过,凡事总是双相的,正是由于紫砂的署款特点,造成了历来不肖业者有孔可钻,他们卑劣的贪婪恶作,使许多假冒东西的虚值极度膨胀,坑了不少商贾和玩家。平心而论,一把茶壶好坏真伪,要让不懂专业知识的玩家来鉴定,实在是为难。必竟是看热闹的人多,因此,推销人员就有机可乘,肆意炒作,不停地宣传,空话千遍成“真理”。反正没有谁来管,任其愿者上钩吧!其实这种现象对紫砂行业来说,该是莫大的折损呀!扪心而思之,我们这辈受紫砂恩惠最大的子孙,是否有责任和义务,来为紫砂事业承扬做点实际工作呢?如何来规范保护这块悠久传统知名品牌,已是我们这代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我们应该对得起祖宗,对得起未来。

青花瓷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造型风格与审美情趣


青花瓷在我国素有“国瓷”之美誉,历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青花始于唐,发展于元,在明清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然而,在不同时代,青花瓷呈现的造型艺术特点分别都有不一样的魅力。所以,人们常说:“收藏青花,以美为贵。”器形则成为了衡量青花瓷是否美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就跟随瓷库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不同时代人们赋予青花瓷的不同风格与情趣。

唐代青花瓷的器形有碗、盘、瓷枕、罐、三足罐等,其中以碗、盘最多。碗类以足形分为玉璧形宽圈足和玉环形窄圈足两种形式;以口、腹造型不同又分四种类型:敞口、深腹;敞口、浅腹;折沿,浅腹;花口、折沿、浅腹等。

元代青花瓷,艺术大师使其造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器形硕大,胎厚体重。造型方面有梅瓶、玉壶春瓶、大罐和碗、盘等。梅瓶是宋代创制的瓶式,元青花梅瓶在宋代修长挺拔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如口部加高,圆唇,肩部加宽,显得丰满稳重。除圆形外,还出现了八方形梅瓶。玉壶春瓶与宋代器形变化不大,也有少量八方形传世。罐是元青花瓷中最常见的器形之一。形制较多,有直口罐、敛口罐、洗口罐、直口方唇双铺首罐等。罐盖也有多种形式,有荷叶形、火珠纽、狮纽等。大盘往往用于外销,它最适合伊斯兰教国家抓饭风俗的需要。器形多为敞口、折沿、浅圈足,并有圆口和菱花口之分,圈足内多为砂底,带火石红。

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丰满、敦厚;中期精巧、秀丽、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顺治青花瓷器胎体厚重,胎色较白,釉厚而不匀,缩釉普遍。釉色微青,器物口沿喜饰一圈酱釉,造型古朴。顺治官窑虽曾烧制过青花栏板和大龙缸但都未成功。民窑以日用生活器皿为主,供器、祭器,如香炉、烛台、净水碗、净水瓶、花觚等也比较常见,是难得珍贵的收藏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