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起源小故事

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伟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凡是古代重要的发明,往往把它和“圣人”联系在一起,把这发明本身也当作“圣事”或者“圣迹”。这一点,在《考工记》里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陶的发明,也同样被称作“圣人”之作,当作“圣事”,“圣迹”。这在众多古籍中,记载着有关圣人发明陶器的传说。

女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

神农:神农制陶器的文献,记载在《周书》一书中。据清马啸《经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作陶冶斧斤”。清朱琐所著《陶说》卷二引《周书》:“神农作瓦器”。宋《太平御览》卷八百之十三亦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舜:《墨子·高贤下》载:“瓦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其它如《韩非子·难》也有类似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宁封子:据《列仙传》载:“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炉,犹有其骨。时人葬其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编辑推荐

陶瓷的起源和历代陶瓷的特点


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烧造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夏、周、商三代文化,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瓷器的出现,为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的实际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采用纯白的高岭土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由战国至秦汉600多年间中过出现了第一个文化高潮(陕西兵马俑)。到了汉代有了彩绘陶壶,东汉晚期创造性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

南北朝北朝白瓷的烧成,是陶瓷史上又一件大事,其中白瓷莲瓣罐是后来彩绘瓷发展的基础,也是邢窑、定窑名瓷的先驱。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陶瓷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继承的基础,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炫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宋代是我过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美术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在中国制瓷史占有一席之地,我过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瓷为住的灿烂的黄金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其生产的精美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愧宝,是我们的骄傲。清代陶瓷的产地你叫广,且中国陶瓷输出量很大。

19世纪后半叶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内陶瓷手工业开始走下坡路。总之,我国陶瓷生产已有80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我国的陶工和科技专业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陶瓷技艺的奇迹,流传于海内外。

陶瓷文化鉴赏-汝瓷起源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陶器起源的传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 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史书记载中的官窑瓷器检察官。

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随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又发明了应用更广的瓷器,在上海世博会礼品中,有仿制古陶器、古瓷器的参展产品。

中国紫砂起源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周容[宜兴瓷壶记]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供春和吴氏是何许人呢?[宜兴县志]记载说:供春是明正德年间公元1504年__公元1521年提学副使吴颐山随带的书僮,吴读书于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遗址)。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说:"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紫砂创制于明代中晚期,绝对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实。

1976年宜兴红旗陶瓷厂在施工中发现了紫砂古窑遗址,才得到证实宜兴陶瓷生产的始于新石器时代。宜兴是个古老的县,始设县于秦,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的人民就在这里开创了原始陶瓷生产活动。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七处,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处。古窑址近百处,其中有汉代窑址三处,六朝窑址三处,隋、唐、五代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二十处,明、清窑址六十多处。因此民间传说,把越国的范蠡奉为"宜兴陶瓷创业的祖师"或"陶朱公"是不真实的。

古紫砂窑址位于宜兴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黄龙山的支脉系统,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窑建在原料的产地。古紫砂窑址是埋在长约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经破土清理,共分三层,上层厚二公尺余,为近代废窑陶瓷碎片堆积,以缸、翁碎片为主。第二层为混合堆积,从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续时间较长,堆积层较厚,约二至三公尺,多为瓯窑缸、缶、翁和肩部饰有菱花的陶罐、玉壶式的釉陶壶等残片,尤其后两种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风格;其次还发现"宜均器"残片,与瓯窑制品极为相似。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发现有瓯窑遗迹,说明所堆积是元未明初瓯窑的堆积物。第三层为早期紫砂堆积层,厚1.5公尺,断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壶残片,有壶身、壶嘴、壶盖等。在此堆积的附近,发现了一座长约十公尺、宽约一公尺余的龙窑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窑的下层,是黄土,是建窑时用黄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砖砌成倾斜的砖垛两排,这一种小砖与江南地区常见宋墓砖极为相似。

根据发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残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壶、罐两个大类,其中以壶为大部,均呈紫红色,器物里外无釉,从残片复原的器型分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等三类。紫砂泥质较粗糙,器身表面细密度亦差。由于没有用匣装,而是直接入窑烧成,因而常有火疵现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离用陶轮拉坯的做法,根据紫砂泥不同于其他陶土性能,而采用泥片镶接法,壶嘴、壶把、壶的子(俗称壶盖、壶顶)的粘接,则采用穿洞捏塞法。为后世紫砂器成型开创了新的工艺,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础。例如:龙头壶的壶嘴,捏成龙头型。六方形壶,壶的颈部起线,壶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纹饰,以及壶把上带有小孔的处理等,都相当成熟。从复原的三件造型、装饰来看,线条流畅,饰纹恰到好处,绝非免强而为之的处女之作。

此外,镇江博物馆近年来在一座南宋古井里发现了两件紫砂壶。壶身、壶嘴、壶底用泥片捏成,壶颈部留有刀削痕,壶身留有很明显的手捏痕,并且上半截还施了釉。据考证,认为是宋代酒壶。从用泥粗糙,制型朴素,比较古老看,在时代上可能早于南宋。不过今后还得作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确的结论。

中国·陶瓷艺术(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篇 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原始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早期人类在制陶过程中,对原料的探寻和使用上缺乏经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火的使用上也不够成熟。所以制成的陶瓷质地疏松。至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种类开始增多,从泥质或夹砂陶发展到灰陶、黑陶、彩陶和白陶等。另外,为装饰或提高质量方面着想,又创造出白色、红色陶衣,以及用Fe2O3(黑)、MnO2(红)为着色剂的彩料。在成形工艺上,开创并住处逐步完善了轮制、模制、表面抛光、薄胎成形、拍印纹饰等多项手段。原始的烧成条件比较简陋,这使早期陶器的胎体多为红棕色。这是因为在烧成过程中,大量空气的混入形成强氧化焰,使粘土中的氧化铁成份变红、变黄,加之原料中AL2O3较低,助熔剂量高,也对陶器红色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远古时期的陶瓷烧造技术资料,迄今尚无从找寻,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用柴草在平地上用篝火直接烧制,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抑韶文化的窑型基本是横穴式和竖穴式,就泥地挖掘而成,以柴草为燃料,无烟囱,窑内温度较均匀,热量损失较小,烧成温度可达1000度。从龙山文化时期以后,普遍采用竖穴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直径1米左右,燃烧时空气供应较足,使柴草充分燃烧,火焰可沿窑底均匀进入窑室,使窑内温度提高,可达1050度高温,也为后来出现的馒头窑、倒焰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中国瓷器起源与文明


中国的瓷器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陶与瓷的各种关系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用现代的科学解释、研究陶瓷;有的人用考古学的观点解释陶瓷。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陶瓷粗浅的研究得出釉陶是中国最早的瓷器,出现在夏朝,南方地区烧制。

(一)陶与瓷的文明与演变

在史籍记载中,“陶”字可包括“瓷”或是用以称呼“瓷”,如在《天工开物》《景德镇陶录》等书中都用“陶”称呼景德镇的瓷器,这就说明了陶和瓷有着不可分割且一脉相承的联系。

景德镇夏国安手绘陶瓷花瓶客厅摆件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陶器的制造和使用并不是受地域文明的影响,而是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才出现了制造和使用陶器的先河,这也为以后瓷器出现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完成了陶到瓷的演变过程:陶→釉陶→原始瓷器→成熟瓷器。看似简单的演变过程其实并不简单,这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其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才完成了陶向瓷由低级到高级,原始到成熟的演变,在商朝早期,中国古代人民在烧制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中,不断的改变原料和技术水平,在提高了烧制的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二)陶与瓷区别及瓷器起源年代

陶与瓷的区别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认为“凡是坯体以高岭土原料制成的是瓷器,以粘土制成的是陶器”根据殷商时期一些釉陶用高岭土原料制成,将其定名为“瓷器”。实际上我国传统日用陶瓷的主要原料都是粘土,而高岭土又是粘土的一类,因此用高岭土区别陶和瓷过于片面。有的学者还以胎骨中是否含有莫来石晶体作为区别,他们认为陶器中没有莫来石晶体,而瓷器有莫来石晶体,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温州精陶和宜兴精陶胎骨中可以看到莫来石晶体,只是较现代龙泉青瓷和景德镇细瓷的莫来石晶体少。后来经过研究表明高岭土和一些粘土烧成温度达到1000℃至1100℃时,莫来石晶体会自动生成。因此以器物是否含有莫来石晶体来判断陶与瓷的区别也是片面的。

对于瓷器在古人们的心中简单标准是:质地坚硬、表面施釉、胎薄而轻,打击有声响。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篇》中,给瓷器一个简单的定义,他说“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李家治先生认为陶器发展为瓷器,要具备白色、致密、不吸水和微透的胎骨。因为要达到“素肌”,制瓷原料铁的含量必须降低,这就要求瓷土的纯度要高。要达到“玉骨”,瓷胎中必须有大量的玻璃质,使瓷胎致密,不吸水,并具有较高的强度。这除去选择适当的瓷土外,需要有较高的烧成温度。(1)

如上面所提到的原始瓷器出现于商周时期,本世纪60年代以来,对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分析,认为它是我国古代陶器向瓷器过度的一种形态,无论胎和釉都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2)所以学术界用“原始瓷”这个名称。

一般来说瓷器的形成应具备:(1)胎质必须是粘土烧成,其中粘土包括高岭土、长石、石英或是含有这些成分的瓷石构成;(2)瓷器必须要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基本烧结,火候达到1200℃以上,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不相同,主要看它是否烧结,陶器一般的温度为700--800℃,有的亦达到1000℃。(3)瓷器表面一般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陶器一般没有釉或施有低温釉。(4)瓷胎烧结后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敲打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陶器一般具有吸水性,敲打声音不脆。除以上四项外,还有两项也经常提到:(5)瓷器胎质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陶器的胎质一般不透光。(6)瓷器胎质为白色,陶器胎质均带色,如红色、褐色、灰色等。(3)

欧洲学者对瓷器的定义这样认为:(1)瓷器是一种白色漆晶,通常是半透明的胎体被瓷化(玻璃化)了的陶器;(2)一般坯体已充分烧结,呈白色,不吸水,而且具有透光性;(3)青瓷是一种陶瓷,而这种陶器是在高温下焙烧而成的,是一种粘土制品,呈白色,粘结后又是一种无孔半透明的焙烧料。欧洲第一批瓷器的出现大约在公元1575年首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公元1707年法国萨克森,梅森瓷器工厂也相继烧制了一批瓷器。英国对瓷器的烧制成功则到1800年。

陶器是一种用粘土为原料,火候在800℃时制成,颜色成白色或是灰白色等均带色,孔隙率较大,具有吸水性。断面稍松无光,釉色不纯正带黄,胎釉结合不良,釉面不均匀,敲打声音浑浊的一类器具。因此通过对陶与瓷的认识和分析归纳起来陶与瓷的主要区别有四个方面:

(1)烧成温度

瓷器的烧成温度较高,一般高于1300℃;陶器烧成温度较低不高于1200℃。

(2)胎质密度及吸水程度

瓷器密度较高,吸水程度极小;陶器密度低,吸水程度大。

(3)表面施釉

瓷器有釉而且釉面光润;陶器无釉或有釉,釉面光润度较差。

(4)胎釉结合

瓷器胎釉结合良好;陶器胎釉结合不良。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突然转变的,由陶向瓷过渡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过程存在着一个中介物,学术界说法不一。于是谈到了釉陶,就考古资料来看,釉陶出现在商朝以前,1977年首先在江山长台营盘山遗址中发现,而后在肩头弄有较多的出土,目前发现的这类遗存有19处,以平底、高领、折肩罐、直腹罐、扁把折腹流罐及三足器为代表。在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也有零星的发现。(4)釉陶与印纹硬陶在商代早期共存,后来一直延续到西周早中期,其性质为胎质坚硬,烧成温度较高,胎料细腻,胎颜色成灰白、黄白色。泥条盘筑法成型,慢轮修整,器表成深黑或褐黑色,手感光滑,少见装饰纹样。

为什么说釉陶是陶向瓷演变过程中的中介物呢?因为釉陶有别于陶更具备了瓷器的性质特点,它的胎呈灰白色、黄白色,胎料细腻。由此可知。胎料不是一般粘土,而是经过精选淘洗的接近于高岭土的泥料作胎。其次它的胎质坚硬,烧成温度经上海硅所测试为1200℃左右。最后,器表黑色泥釉与胎结合良好且有亮光,可洗涤,吸水率很低,有类似瓷釉的特点。在长台营盘山商朝遗址中出土的一件三足器,内壁光洁,有亮光,做吸水率试验,几乎不吸水,烧成温度测试为1190℃。

“釉”古书上称“沫”,是陶与瓷的重要区别。作为原始的瓷。釉,不一定是青绿釉,首先应当是黑釉。

我们还可从釉陶与原始青釉瓷胎料、釉料的化学成份和烧成温度等方面来看,两者是比较接近的。李家治等同志在《浙江江山泥釉黑陶与原始瓷研究》一文中认为,“根据器物组合情况。器形及装饰的演变及化学成份、烧成温度和吸水率的变化,可以认为釉陶和原始瓷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连续发展过程。原始瓷的釉是从釉陶的涂层发展而来的。(5)因此,釉陶是原始青瓷的直接祖先。原始青釉是由黑釉发展而来的,釉陶可以认为是原始黑釉瓷。釉陶的胎料,其化学成份与原始青瓷胎料、釉料无多大差异。烧成温度也相差不多。釉陶为1200℃,原始青瓷为1250℃,无论从胎料、釉料,烧成温度及吸水率变化等方面来看,釉陶与一般陶器截然不同,它已具有瓷的主要特征,应属于瓷的范畴。可以认为它是由陶向瓷过渡的原始阶段的瓷器,

而与原始青釉瓷的差异,就在于泥釉中作为助溶剂的缺乏,烧成温度略低。但实验表明,如把釉陶加热到1250℃时,这种泥釉就变成有亮光的釉,吸水率减低。至于商代中期出现的原始青瓷,是在釉陶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原始青釉瓷的出现,是作为釉的呈色剂,铁的含量减低的结果。

综上所述。尽管釉陶与原始青瓷还有一些差异,但作为原始阶段瓷的基木特征已具备,如果这个分析可以成立的话,那么,釉陶可以称为原始黑瓷,原始青瓷是在原始黑瓷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我国瓷器的起源可以说是在夏朝。因此说釉陶——这种类似瓷又有别于陶的器物是陶向瓷过度的中介物。

(三)瓷器的南北方起源问题

通过考古资料的研究对比表明,还可以从南北方烧制陶器的温度来判断南北方起源问题,数据显示北方陶器的烧成温度高于南方,但仍低于南方的印纹硬陶。南方的印纹硬陶烧成温度已高达约1100℃,已经接近原始瓷的烧成温度。这就说明了在原始瓷出现以前,北方不具备烧成原始瓷所需的高温技术。因此可以说明原始瓷的烧制可能是在南方烧制的。从数量上也说明了瓷器南方起源这一观点,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南方是原始瓷的主要产地。如商代后期或西周早期的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数量约占陶瓷总数的12.6%(6),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一般占同墓出土陶瓷器总数的70%左右(7),浙江江山的原始瓷数量自原始瓷出现以后数量逐渐增多,待到西周中晚期则几乎全部是原始瓷。(8)另外,南方许多地区都发现有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窑炉,且某些窑内也发现有大量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样品,如浙江富盛窑(9)等。虽然北方也有原始瓷出土,但它们大多数出土于遗址及墓葬之中,而且数量也少得多,如郑州商代遗址出土的原始瓷片仅占陶瓷总数的0.001%。商朝后期安阳殷墟原始瓷片的出土数量虽有增加,但也只占出土陶瓷总数的0.1%。虽然近来北方也有较多的原始瓷出土,但总的趋势还是南方多。综上所述,瓷器的起源在南方。

注释:

(1)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年第三期

(2)周仁等:《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的研究》,《考古》1960年9期;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考古》1978年3期。

(3)叶文程,何英德《略论中国古代瓷器的源流》2000年9月

(4)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

(5)李家治、牟永抗、毛兆廷等:《浙江江山泥釉黑陶与原始瓷研究》,国际古陶瓷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中文版《中国古陶瓷研究》,1987年

(6)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79一80

(7)王业友。浅谈屯溪出土的原始瓷器。安徽文博,1983;(3):76

(8)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拍81;(2):57

(9)陈显求,陈士萍。绍兴富盛窑印纹陶和原始瓷标本的显微结构。文物集刊,1981,(3):270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