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钧釉色与烧制方法

炉钧釉烧制方法:炉钧工艺是钧窑工匠在恢复钧瓷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独特的工艺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使用简单的风箱小窑,通过焦炭捂火还原的方法,快速烧成。产品古朴浑厚,釉色晶莹华丽,意形新奇,别具一格。炉钧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钧瓷生产开辟了途径。

明清时,钧窑技术基本失传,传世宋钧成为隐世之物和稀世之宝。清代光绪年间,神垕镇陶瓷工人卢振太、卢振中兄弟二人曾多次试烧,但屡试不成。随后,卢振太之子卢天富、卢天增、卢天恩兄弟,继承父辈的意愿,终于在风箱小窑内烧造出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的天青、天蓝及月白釉色仿宋钧小件产品。卢氏三兄弟之后卢广同、卢广东、卢广华、卢广文等继起,为献身钧瓷而呕心沥血,使神垕钧瓷绝处逢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神垕钧瓷匠师和陶瓷科研工作者沿用炉钧的工艺方法,精心设计,大胆创新,炉钧生产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炉钧釉配方用本药、柴灰、玻璃粉、氧化铜及草蓝配制。草蓝是用氧化钴、石英、本药和玻璃粉四种原料制成的熔块,此釉在窑内用氧化焰成粉蓝,在炉钧小窑内焦炭捂火,还原制出釉色天青、天蓝挂紫红斑的仿宋精品。此处,还可烧成朱砂红、鸡血红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锡,可烧成茄皮紫。炉钧配方的化学成分如表。

炉钧茶叶罐图

炉钧釉烧制方法:炉钧的胎体在1000°C左右温度中素烧。素烧后的素胎先用浸釉法上釉烘干后用毛笔涂釉,使釉层上厚下薄,釉层厚度一般为1.2-2毫米。

炉钧茶壶图

炉钧的窑炉是一种升焰试结构,窑膛内径约为40厘米,深约50厘米,窑膛上部是一活动窑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使用焦炭为燃料,且系一次性添加燃料直到烧成,故火力足,气氛纯,耐力久。整个烧成周期在2个小时左右。可连续操作,方便易行。

炉钧釉烧制方法:烧窑时,窑低先铺柴草,点燃后加焦炭3厘米左右(厚度),待焦炭全部点燃后,再加焦炭20厘米左右(厚度),并适当捣实。上部放上匣钵,匣钵四周也添焦炭,高度和匣钵口平。然后,接通鼓风机,强行通风。温度达到700°C左右时,加上活动窑顶,并用泥沙密封窑顶与窑体接触部位的缝隙。温度达到950°C左右时,用匣钵片盖住窑顶的观火孔,捂火还原,同时加大风量,待温度上升到1250°C左右,停止通风10分钟左右,进行保温。这时窑顶的火焰颜色已由蓝色转化为桔黄色,当即移开窑顶,等到上部焦炭微微发黑时,取出匣钵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为防止冷空气侵袭炸裂匣钵,可把匣钵放入事先挖好的地窖中,整个烧成的时间视升温度速度而定,一般在2-3小时。烧成时间温度的确定,主要是用肉眼直接看火的颜色。

炉钧三足香炉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历代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特征


[清·雍正]炉钧釉鼓钉纹三足炉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炉钧釉,又称炉均釉,是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在仿烧钧釉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低温窑变花釉新品种。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发展,无论烧造工艺还是装饰艺术均不断承古开新,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即以博物馆藏品为例,详细解析如下:

▌雍正时期

雍正时期是炉钧釉瓷发展的初创阶段。烧造工艺较为复杂,需要两次烧成:先是在高温窑炉中第一次烧成素坯,然后挂釉,再入800℃低温彩炉中进行第二次焙烧。釉中含有粉剂,釉厚而不透明,呈现深浅不一的窑变红与窑变蓝等色。清(佚名)《南窑笔记》载:“炉均(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因此,由“炉中所烧”而得炉钧釉之名。《陶成纪事碑记》载:“炉均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

雍正时期炉钧釉瓷器的造型较为丰富,传世品中即见有纸槌瓶、三孔花插、双耳簋式炉、三足炉等各种花器或陈设用品。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三孔花插、辽宁省博物馆藏双耳簋式炉和胆瓶、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鼓钉纹三足炉等均为典型代表。釉色以红蓝为主,条斑交融,自然垂流,极富动感。蓝色斑晕似绿松石,蓝中泛绿。红色斑点似刚成熟的高粱穗,红中泛紫,故有“高粱红”之称,又名“红炉钧”“荤炉钧”。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雍正炉钧釉鼓钉纹三足炉为例,高5.7厘米,口径11.4厘米,腹径16.2厘米。洗口内敛,腹部扁圆,下承三个兽首形足,圜底。外腹部上下各装饰一圈凸起的鼓钉纹。外底部暗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制作规整,造型端庄古雅。炉的内外通体施炉钧釉,釉面滋润,如缕如丝的松石绿条纹与高梁穗般紫红斑点相互交融,蜿蜒流淌,给人以变化莫测之感。

▌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是炉钧釉瓷发展的繁盛阶段。早期承袭雍正工艺与艺术传统,釉厚而不透,釉中夹杂着明显的“高梁红”斑点。乾隆中期以后,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与装饰艺术逐渐演变,开始形成了新的时代风尚。

首先是造型工艺上创新,出现了方尊、象耳瓶、灯笼瓶等陈设用器。典型如灯笼瓶,文献中也称“二酉壮罐”,它是乾隆时期创烧的新造型,作为大运品种之一,在嘉庆、道光两朝都有烧造。

[清·乾隆]炉钧釉灯笼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其次是釉色装饰上创新,出现了以蓝色为主的色泽。色调较深的青金蓝色与浅淡的松石绿色彼此相融,釉面形成蓝绿相间的丝絮状纹理,不见雍正时的垂流之势。这种流行于清代中期的无红色斑点的炉钧釉,也称“蓝炉钧”“素炉钧”。

[清·乾隆]炉钧釉象首耳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乾隆炉钧釉象首耳瓶为例,高15.5厘米,口径5.4厘米,底径7.2厘米,腹径11.3厘米。瓶为圆唇,粗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颈交接处饰凸起弦纹一周,两侧贴塑象首形耳。制作规整,造型雅致。通体内外均施炉钧釉,釉面流动性较小,蓝、绿二色相互渗透浸润,呈条状垂流,展现出独特的装饰趣味。

▌嘉庆时期

嘉庆时期炉钧釉瓷承袭乾隆烧造工艺与装饰艺术继续发展,并带有鲜明的本朝特征。釉面又出现了蓝、红二色相融的色泽,但蓝色为深浅不一的松石绿色,夹杂其中的红色小斑点,面积较小,色调虽红中泛紫,但缺乏明快亮泽之感。

[清·嘉庆]炉钧釉灯笼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嘉庆炉钧釉灯笼瓶为例,高24.1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14厘米。瓶为撇口,粗颈,圆肩,长筒形腹,腹下内收,圈足外撇。上腹部两侧贴饰双扁瓶式耳。外底足内阴刻“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通体内外均施炉钧釉,釉面流动性小。与乾隆时期相比,造型整体线条不够优美流畅。釉面欠匀净温润,呈现出技术下滑的趋势。

▌道光时期

道光时期炉钧釉瓷继续烧造,并形成了与前期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釉面变得较为稀薄,釉色仍以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但多为深蓝釉地上密布浅蓝色或月白色的油滴状圆形斑点。

[清·道光]炉钧釉塑螭虎纹瓜棱水盂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典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清道光炉钧釉塑螭虎纹瓜棱水盂,高4.5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4.5厘米。水盂为小口,鼓腹,平底。腹部为瓜棱式,口部堆塑一条螭虎。水盂通体内外施炉钧釉,螭虎身上饰酱釉,四爪为白釉,色调对比强烈而又相得益彰,显得格外玲珑可爱,雅致宜人。

▌清代末期

清代末期炉钧釉瓷又颇具特色,分素炉钧与荤炉钧两种。素炉钧即不带红色的炉钧釉。其釉面的色泽仍是以深浅不一的蓝色为主,独特之处在于:其深色蓝釉地上密布着浅蓝色的斑点,不仅小如鱼籽,且布局绵密。

[清末]炉钧釉印盒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末]炉钧釉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荤炉钧即带有红色的炉钧釉。其釉面特征为:在浅蓝釉或月白釉地子上密布着紫红色的斑点,斑点亦小如鱼籽,且布局绵密,形成细密而规则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炉钧釉瓷既承接清代传统,又在工艺技术上继续取得新的进步。民国时期炉钧釉仍分为素炉钧、荤炉钧两类。素炉钧是在蓝色釉地上装饰月白色鱼籽状斑点;荤炉钧则是在蓝色釉地上装饰红色鱼籽状斑点。蓝白或是蓝红两种色调均搭配协调,彼此交相辉映。但因釉质较比清末更为稀薄,使得蓝色地子上的白色或红色小圆点纹,外形轮廓更加清晰规整,给人以图案画上去的感觉。

[民国]炉钧釉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此外,民国时期盛行以炉钧釉为色地进行各种釉上彩绘装饰。典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民国时期炉钧釉描金佛像,其以炉钧釉为地烘托釉上金彩装饰,既新颖别致,又增添了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

[民国]炉钧釉描金佛像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清代民国时期炉钧釉,虽非景德镇窑瓷器装饰艺术的主流,产品烧造数量也不多,但却凭借着仿古出新的艺术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工艺技术进步与装饰艺术新成就,因此,对于古瓷研究与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古瓷品鉴专栏《历代炉钧釉瓷的烧造工艺特征与装饰艺术特色》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9年《收藏》04月刊

李朝斐养生炉钧杯赏析


近日,有朋友送我一个钧瓷茶杯。这个杯子是神垕镇年轻的钧瓷艺人李朝斐的作品,施炉钧釉,古朴淡雅,釉色绿红相间,如花瓣的红,如初乳新茶的绿,如阳光的洒金斑,令人赏心悦目……

据资料记载,早在清朝雍正年间,禹州市神垕镇就创造出炉钧釉。该釉色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在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其名。《南窑笔记》记载:“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绿点者次之。”

炉钧烧制分素烧和釉烧两步。炉钧的胎体先经过1000℃左右的温度素烧,然后施釉。釉层一般上厚下薄。釉烧过程并不复杂,属急火速烧,但用火及还原气氛的控制技术较难掌握,产品易变形,底足常垂釉、窑粘和炸裂,成品率极低。因为炉钧是在极端环境下烧制而成的,所以釉面常呈现出温润古朴、浑厚内蕴的特征,釉色丰富且少有浮光,多以蓝、绿、红色调为主。着色剂常形成红、紫、绿、金、银、铜斑点或结晶体,金星斑点似炼金炉中金星飞溅,银星斑点则像蔚蓝色的夜空群星闪烁。

炉钧釉-李朝斐制

炉钧釉的釉面开细小纹片。其结晶呈色深浅不一,红、蓝、紫、绿、月白等色融于一体。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整齐美丽。炉钧釉中的红色并不太艳,且红中泛紫,犹如刚成熟的高粱穗色;蓝釉则如水波状,宛若春水荡漾。

作为钧瓷界的后起之秀,李朝斐在前人的技艺基础上,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创新。他研发的炉钧釉不仅继承了炉钧仿古的神韵,而且在色彩的把控上更胜一筹,在含蓄凝重中彰显清丽与高雅,釉面闪现的红斑绿点更像是经过细雨滋润的红花与绿叶,清新自然,令人眼前一亮,给观者别样的春意与柔情。

在研制新釉色的基础上,李朝斐经过多年探索实验,在杯子的里釉中加入微纳米技术与元素,增加釉的活性,把水与茶叶中有益身体的元素充分激活,使茶水的品质与口感都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因此,李朝斐的养生炉钧杯一经面世,就受到钧瓷藏家与饮茶爱好者的青睐。

百般红紫斗芳菲-钧都坊李朝斐炉钧


在神垕钧瓷界,大师的声誉是靠作品说话的。不论你年龄多大,不管你有什么头衔,也不管你有什么称号,如果你没有被业界和藏家认可的作品,那么你在业界就没有话语权,你也没有以大师自居的资本。钧都坊的李朝斐近两年可谓声名鹊起,靠啥?靠的就是自己的炉钧作品。

李朝斐擅长炉钧的烧制,其作品在钧瓷界独树一帜,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李朝斐的作品在造型上选择传统器型,多采用手拉坯成型方式,造型简洁大气、线条优美、情绪饱满、鲜有耳饰,继承了唐风宋韵,富有道家、佛家的理念和追求。

他的作品以瓶、罐、钵、洗等传统器型为主,这些器皿都有一个宽阔的面,看似简单,却给钧釉的流淌铺下了一张恣意泼墨的“宣纸”,让炉火随意“落笔”,窑变出鬼斧神工、天人合一的绝妙釉画杰作,让人不得不感慨钧瓷窑变的神奇。

《玄纹罐》 李朝斐/作

传统炉钧釉质浑厚沉稳,釉具五彩缤纷,蓝、红、绿、紫相间,宝光内含。李朝斐的作品釉色艳丽,观之赏心悦目,有些颜色深的部分如远山如黛、松柏常青;浅色部分犹如雨后如洗的晴空,在蓝天的陪衬下,窑变红色的斑点犹如迎风绽放的花蕊愈发显得娇艳动人,自然形成一幅“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光图。

李朝斐炉钧-葫芦

此外,李朝斐的作品色彩万变,多种奇妙、美丽的纹路更增加了其作品的神奇与珍贵。综观李朝斐作品,其窑变色彩带多以横向延伸,仿佛群山蜿蜒起伏,山间云雾缠绕;有的色带纵向流淌,并且随弦纹形成拉丝和斑点,仿佛七彩的瀑布;有些斑点密布釉面,白中透红,红中藏粉,恰如桃林万顷,桃花灿烂怒放,似朝霞飘落人间,带给观者勇气、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些斑彩是金黄色与浅绿色相间,底色是粉红色,构成初秋的景观,通过绿色与黄色树叶的参差变化,展现秋天脚步临近,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珍惜时光。传统炉钧温润古朴,胎质敦厚,秞面没有浮光,含蓄内敛,给人久远、朴实、庄重的感觉。李朝斐的作品一出窑就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他的作品没有很亮的贼光,但又不失莹润的质感,秞画、意境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这种效果是难能可贵的。首先,作品釉色层次分明,色彩有深色与浅色的渐变,这就有了远景与近景的对比,给人以立体感、画面感;其次,明暗、冷暖色调的对比,黑与白、红与绿等色彩互相包容,各种奇美纹路交相辉映,浑然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天然图画。有的在青色背影上弥漫各种红色的流纹,像雨过天晴泛朝霞;有的青、紫、红、蓝诸色交错掩映,宛如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有的深蓝色衬托着银色斑点,犹如星辰满天;有的似雨后彩虹;有的高贵典雅、富丽雍容,似有画师点缀,实则全凭炉火变化,却更符合人的审美观。即便是同一作品,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人观赏,也会气象迵异,变化万千。

李朝斐炉钧-摇铃尊

李朝斐的作品还含有一种“气”,这种“气”是无形的,却充盈在作品中。汉王充在《论衡》有这样一句话:“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人认为宇宙间先有气,后有石,有石才有土,有土才有木,有木才有火。也就是说,火土相合才有钧瓷。据此,“钧瓷者,乃气之所凝、石之所炼、水土之所塑、工匠之所雕、火之所成、天地万象之所结也”。李朝斐的钧瓷作品从其型、质、声、色、纹、境中可感觉到有某种流动的东西,或者可感觉到有某种特色笼罩在钧瓷上。在对钧瓷的审美中,就要看这件钧瓷有没有“气”,如果有“气”的话,就成“气候”,即有品。

当然,李朝斐的作品并非完美无缺,毕竟他还年轻,对博大精深的钧瓷艺术的领悟还有待提高,在作品的细节处理上还需精雕细刻,釉方也需要不断创新。只要他虚心学习,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钧瓷,假以时日, 他一定会在钧瓷界崭露头角。

大明宣德炉溯源与鉴定


香炉,是我国古代人们焚香用具,也作陈列之用。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辨》书中云“古以兰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古时亦用熏衣,蔡质《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可见香炉在我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故千百年来,香炉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如果要进一步追根求源香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那是相当悠久。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一些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认为香炉是受我国新石器时代陶鼎、陶鬲的影响演变而来的不无可能,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陶鬲出现以及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青铜鼎来看,它们似乎是一脉相承的器物。

大明宣德铜香炉,当为炉中一绝,价值连城,向为收藏爱好者所青睐。为何大明宣德炉如此珍贵?自然也有它一定的原因,据考证,明宣德皇帝命令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录》和《考古图》等宋代书籍以及内库收藏的柴、汝、官、钧、哥、定等各大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设计出宣德炉的形制,这是其一;再是由于当时明代国力强盛,暹罗国进贡一批风磨铜(即红铜)数万斤,宣德皇帝命人用其铸造香炉,还掺进一部分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并于明宣德三年(1428)铸成香炉,名曰宣德炉,后来民间便把这种铜美誉为“乌金”。另外,宣德炉冶炼方法十分讲究,一般铜器只经过四炼,而宣德炉的铜要经过十二次之多,由于质地晶莹、沉重,制作精细、造型古朴典雅,无怪乎后人为之倾倒。

如何来鉴别宣德炉的真伪?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实践工作中所接触和体会,有三点可值得注意和参考:一、真品大明宣德炉造型古朴厚重,用手掂有一种沉甸感。仿品则俗气、单薄,显得轻浮,体积和重量的比例失调;二、真品大明宣德炉铜质多为风磨铜,并含有一定比重的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呈黄金色,金光锃亮,表面有一层坚硬的传世古,色泽晶莹、滋润、细腻,似乎有一种从内透出的奇光,韵味无穷。仿品则色泽呆板、暗淡,没有金、银等贵金属成分,器表呈黑褐色,用水煮或洗刮极易去掉;三、真品大明宣德炉款识多方形框,内阳文、楷书,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四种,字体笔划生动自然,工整清秀。仿品则字体粗糙、笨拙、呆滞,且其色泽与炉身不同。总之,由于宣德炉珍贵,后来仿品甚多,要想真正鉴别出真伪,确实不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喜藏者只要多学有关理论,多看实物、多比较、细分析,掌握其特点和规律,自然会收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专家鉴宝:元代钧釉瓷炉康熙青花梅瓶现身


数九寒天,寒风袭人,眼下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日,冬日的艳阳却给2009的冬天带来阵阵暖意。上周六,河南省龙祥宾馆的大河鉴宝现场宝贝频出,最抢眼的是这两件:元代钧釉瓷香炉和唐代雪花石雕反弹琵琶伎乐天。此外,康熙青花冰梅瓶、东汉青铜壶、汉代和田青玉璧等也很出色。古旧器物的宝泽耀人眼目,更暖人心扉。

稀罕——厚重元代钧釉瓷炉

前段时间有点冷清的陶瓷近期回暖,再次扎堆现身。

最抢眼的是一件钧釉香炉,个头不大,却气势非凡。高约5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约8.5厘米,长颈圆腹,造型端正沉稳。而其釉水晶润肥厚,釉色天蓝,还有两块绿斑窑变。底部有垂釉现象。再看底,三足露胎,胎色灰白。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分析,从器型和釉水垂流及窑变上看,应为元代钧釉香炉,而从胎土上看,应为安阳及鹤壁一带窑口所出。乔老师说,由于香炉这一器型档次较高,现在存世的完整钧釉香炉非常少见,因此,这件香炉可说是一件难得的收藏品。

于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带来一对家传宝贝——康熙青花冰梅瓶,一拿出来就赢得了大家的赞叹。这对瓶高29厘米,蓝莹莹的青花上冰梅朵朵绽放,非常养眼。其中一只瓶有“康熙年制”的底款,对着光从里面看,白色的冰梅透光。但细看发现,其中一只瓶从口沿处冲了一道,一直延伸到瓶下部,快到底了。

于老先生说,这对瓶是他爷爷的上一辈传下来的,祖上经商,他三四岁时就有记忆,家里的条案上摆放着这对好看的瓶子。乔老师说,这是一对赏瓶,器型少见,“一般是冰梅罐,像这样的冰梅瓶很少。但这道冲必须处理一下,不然会冲得越来越厉害。”于老先生说,十年前就发现口沿处出现了冲,那时候没多长,后来越来越往下走,眼看就到底了,也不知道碍不碍事。乔老师告诉他,别看冲的发展速度非常慢,但不处理就越来越严重,并向于老先生详细传授了冲的处理方法。

欣赏完了青花瓶,又来了一件汉绿釉,这是件盘口壶,深沉古旧,有48厘米高,腹径32厘米,口径20厘米,满釉,兽面衔环铺首,肩部有弦纹,开片细密,品相好,比较难得。藏友说家中还有一件,是成对儿的,乔老师估价三万多一对。

德化窑是非常有风格的窑口,以白瓷观音最为闻名。当天见到两件德化窑的作品,一为佛像,一为观音,但都是现代作品。乔老师介绍,德化白瓷烧造时间不长,从明代开始,但其工艺细腻,风格突出,即便是现代作品仍然有比较高的价值。这件佛像体形胖大,形态喜人,有40多厘米高,做工细致,衣袂流畅,莲花座的莲瓣为立雕,立体浮凸,釉水呈现玉一般的质感。观音则是牙黄色,为读经观音,手持经卷,闭目沉思,神态安详,手指微翘,连指甲都历历分明。

通过工艺辨识钧窑真假的方法


钧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尤其北宋后期官钧瓷的制作,无论从造型设计、烧造工艺或品种、釉色、艺术风格、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至金元明清各代仿钧之风盛行一时。由于工艺条件和审美的不同,金元以来各地仿钧窑口除继承宋钧的传统工艺,又创烧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品种。

色彩特点:真品釉色釉标准的“蚯蚓走泥纹”,仿品釉色则无此特征。“蚯蚓走泥纹”系因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釉层开裂,相互渗透熔烧所致。所有仿品在烧成时,均未掌握此工艺要点,所有都没有这种自然流淌渗透的“蚯蚓走泥纹”。

器型装饰: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但并非所有的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的。

钧瓷,以其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相传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钧瓷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钧瓷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文饰简练,雕塑别致。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置之庭室,富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赏心悦目,雅致韵人。钧瓷胎质,陶冶清纯,坚实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釉中常常呈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古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美钧瓷釉质的纯净和釉色的艳丽。钧瓷的釉色,各不相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却找不到两件色彩完全相同的产品。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双配",也是钧瓷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方面。

钧窑瓷器的生产与钧窑瓷品的真伪鉴定


均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

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年),禹州神垕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兄弟三人,由于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在小型发掘中得到启发,立志恢复钧瓷,此后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钧瓷的烧制开始有了初步的成果,并由此展开了恢复生产,烧制出了色彩单调的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宋钧“雨过天晴”器,此后又在“天晴”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抹红、飞红等新工艺,虽然这种彩斑红暗,较“宋钧”呆板,但毕竟大大前进了一步。

1907年,芦氏第二代艺人芦光东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钧瓷工匠,其作品“折沿盘”、“乳钉罐”等,被误为“宋钧”而被大英博物馆珍藏,“两个桃子”钧品青绿挂红,形象逼真,玉润晶莹,致使开封“群古斋”古玩铺以四百块银元重金买去,误作为出土宋钧珍藏。芦氏家族烧制的钧瓷精品与宋钧相比,几能乱真,因此有“芦钧”之称,在当时古董商中间还流传有“谨防芦瓷,小心上当”之说。

芦氏仿宋钧是近代最早、也是较为成功的仿伪之作,对恢复钧瓷的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精品之作虽已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但还是有较为明显的破绽。如仿宋钧釉绝无“蚯蚓走泥纹”,窑变红斑发暗,且内外各半,自成片段,不及宋钧自然。这与当时人们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对钧瓷窑变釉的呈色机理和烧制过程中釉面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还不能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

钧窑瓷器仿制品的大量出现应该是近几年来的事,这是受到收藏之风日甚于日、古董市场日趋活跃以及作伪者趋时牟利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钧窑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纹装饰,故其作伪者主要是伪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1、鉴定钧窑瓷器的真伪,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1)科学技术手段 如“热释光”和“火化种子分析”,这两种方法误差较小,测定古瓷的烧制年代准确率较高,但在测试时均需在器物上的钻孔,取出少量的样本,会对器物产生损害。

(2)凭借经验 这种方法虽然带有主观因素,但其简便易行,不受其它条件的限制,所以目前鉴定瓷器的真伪大多采用这种办法。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经验”,不仅指的是要了解钧瓷作伪的方法,更要了解钧窑瓷器在不同时期的造型、釉色的变化及烧制情况,有时还需要用“推理”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辨别真伪。例如,现在我们在古董市场及某些私人的藏品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北宋钧窑的“官钧”产品,有盆托、鼓钉洗之类的,其制作还说的过去,并且底部还刻有证实其官钧“身份”的数字号码,这对于一些连钧瓷真品都很少有机会上手的陶瓷收藏者来讲,无疑是个“机会”。

但买到手后,请专家一鉴定,才知又交了“学费”。其实鉴定北宋钧瓷官窑产品的真伪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它只是一个常见问题:北宋朝廷设立官窑生产钧瓷是专供御用的,严禁民间使用,凡是烧坏的一律砸碎深埋。70年代禹州钧台窑全面发掘时,钧瓷官窑产品一件完整的都未得到,由此可知官钧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它不可能流散于民间。所以现在我们在市面上接触到的宋官钧瓷器基本上都是假的。

现代仿钧的产地一般还是源于禹州的神垕镇,这里不仅有烧制钧瓷的优良传统,而且还集中了一批当今最优秀的钧瓷制作高手。神垕镇的钧瓷制作近几年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釉色的变化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它也面临着产品的销路问题。

笔者所熟识的几位钧瓷艺人就曾抱怨:现在的收藏者不喜欢新货,有些厚古薄今。在这种情况下,神垕钧瓷也开始生产仿古瓷,如尊、瓶、炉、钵、碗、盘等,其造型一般是仿宋、金、元时期的民窑器形,制作工艺和斑彩装饰也力求与之相似。仿古瓷的制作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人为地将之做旧,充斥于古玩市场,不仅会对古钧瓷的形象有所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古玩市场产生混乱。

2、辨别钧窑瓷器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看其制作工艺。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现代仿钧瓷器有些是批量生产,它采用某种材料作成模具,然后用“注浆法”灌注成型。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瓷器胎壁厚薄均匀,份量较轻,更有粗制滥造者,由于修坯不精细,在器物的两侧可以触摸到模具的接缝痕,这是作伪者最拙劣的一种作法,聪明一些的则在器物的内部,如瓶类的瓶体内,人们不易察觉的部位,人为地粘些其它物质(如水泥)以达到古钧瓷厚重的感觉。或者在“注浆法”成型的器物内壁故意做出轮指痕,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与真正“手拉坯”均匀的指痕不同,仿造出的轮指痕不仅粗糙,而且每一圈与每一圈的轮指痕分布极不均匀。

其次,看其釉色和釉质。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虽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中原地区地下水含量较少,土壤中的含碱量适中,所以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其釉质往往产生出类拔萃的钧瓷,令人赏心悦目。现代仿钧器不管是仿宋钧的造型,还是仿金、元时期的钧瓷的特征,其釉色多为天蓝,很少有天青、月白釉。而且为了达到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刻意伪造土锈或作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不自然,看上去极不舒服。

其作旧及辨别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用兽皮等工具在钧瓷表面反复摩擦,以达到去其浮光的效果。虽然釉面平整光滑,但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会看到无数平行的摩擦痕。

(2)将新仿的钧瓷放入含有酸性等带有腐蚀性的溶液中浸泡,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达到做旧的效果,但是釉面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伤痕。

(3)作伪者有时也意识到了上述方法给钧瓷釉面带来的损害,所以也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打,同样可以使釉面产生出柔润的效果,但是与真品釉面光滑细腻的手感明显不同,作伪处理过的钧瓷釉面触摸时有油质感。

(4)在酸性物中浸泡之后,马上以土覆之,作出人为的土锈,且这种土锈渗入釉中,很容易使收藏者蒙骗上当。其实根据近几年来北方出土的钧瓷,以及在钧台窑发掘所获得的大量钧瓷标本来看,钧窑瓷器面上的土锈很少,出现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更为少见,大都呈现出一种光洁细腻的效果。有些作伪者以粘合剂作出的土锈粘结假象,实为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之举。

(5)人为剥釉现象。作伪者有时故意在钧瓷的底足部分剥去一部分釉层,露出胎质,以期达到给人以年代久远之感觉。由于现代仿钧与古代钧瓷真品的制胎原料源于同一产地,故其胎色十分接近。但是与真品的自然剥釉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伪品的破绽: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伪品的剥釉断面是斜茬。

对于钧窑瓷器的辨别,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钧瓷真品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为紫红色;仿品的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仿品的胎色较之真品稍浅,同时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繁复,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的胎泥淘练较为简单,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钧瓷生产的观察发现,现代仿钧瓷器大部分都达不到宋钧制作工整、釉色玉润晶莹的工艺效果,大多仿品只是比较接近于金、元时期的钧瓷风格,但胎、釉与金、元时期相比又显得较单薄。

总之,钧瓷真伪的辨别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掌握的学问,它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学习、观察和揣摩,更需要经常了解现代钧瓷的发展状况及仿钧生产工艺变化的新动向。

宋钧与后世仿品辨伪


钧窑为我国宋代名瓷之一,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在河南省禹县、临汝、宝丰、郏县、鹤壁、辉县、林县、安阳、新安、宜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内蒙包头、浙江金华均有窑址发现。钧窑源于唐代花釉瓷,鼎盛于宋代,以后历代都仿烧有钧窑瓷器。 宋代的钧窑瓷器由于釉料中掺有少量的铜,并使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成功地烧出了铜红釉,这是宋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与突破,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铜红釉的烧成对烧成温度、开温曲线,冷却保温时间都十分敏感,条件稍偏离规定要求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大。宋代铜红釉的成功烧制为以后红色高温釉的烧制奠定了基础,如元代釉下釉里红,明清宝石红,郎窑红等。 蓝色乳光釉是钧瓷的又一大特色。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谈的称为月白,这向中釉都有莹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一般的美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北宋钧窑瓷器造型秀丽,古朴端庄,器形有碗,碟,洗盆,炉,瓶,缸,出戟尊,奁,花盆等。器物外形优美流畅,极富韵味,胎质坚实细腻,叩之,其声圆润悦耳,胎有深灰色胎,紫褐色胎等,以深灰色多见。器物外底部常涂以芝麻酱色釉,并留有支钉垫烧痕迹。宋钧窑釉汁凝厚施釉均净,窑变美妙,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和天青,月白等。釉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 釉表面是否有棕眼和蚯蚓走泥纹是鉴定真假宋钧窑瓷的重要依据。棕眼原本指动物表皮粗糙的毛孔。借喻到瓷器上指釉表皮细密的小坑点。宋代钧窑大多数都在棕眼的现象。钧窑器在上釉前为了避免瓷坯在高温烧造成破裂或变形,只用较低温度素烧坯体,以便于挂厚釉。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袭,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隐纹,如象蚯蚓在泥中游走,因此称为蚯蚓走泥纹。传世器形较大的器物无一例外有这种现象。很小的碗,碟类器物上少风这一现象。 器物底部涂以芝麻酱色釉是宋钧瓷的又一明显特征。这种釉上聚集一块块不均匀的"蟹甲壳"色青釉,或称"龟裙"色,这是介于蓝绿之间的釉厚块层。是否有"龟裙"色也是鉴定真假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宋代钧窑瓷器带铭文的很少,仅见"奉华"及"省府"两种。另外刻一到十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越大,一是同类器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一是最低口径最小的。金代制作的钧窑瓷一般器皿内里施满釉,器外常施半截釉,器底心施满釉,胎质细灰紧密,釉面润泽有开片,有的有晕斑或带小墨点,制作不甚规整。胎釉结合不紧密,经常有脱釉现象。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少数出现紫红斑窑变。造型较宋代简单,有碗,盘,罐,瓶,香炉等。釉色较单调,与宋钧艳丽多彩的丰富窑变相比,略逊一筹。 元代仿钧瓷器以碗,盘,炉为主,不见盆,奁,洗,尊等陈设物件,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胎体修胎较粗糙,不规整,工艺不精细,胎质粗松,瓷土杂质多,淘洗不纯净,瓷胎烧成温度较低,叩之其声沙哑,个别的因为叠烧,碗内心亦露胎成素烧圈。底心多露胎且有明显凸起的鸡心点。釉面多棕眼,光泽较差。釉色单一,仅见天青,天蓝两种,施釉不到底。 明代景德镇窖窑仿钧瓷从宣德开始。传世品有炉,盘,碗。炉胎骨厚重,器内施白釉,外壁挂玫瑰紫色釉,碗均为浅式,口外撇,里外施紫红色釉,底部无釉,修胎留有旋纹,圈足平削,盘,敞口,圈足,内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无釉,釉面泛橘皮纹。但明代仿品只注重釉色,造型为明代窖窑瓷器典型样式。 清代雍正七年,恢复了钧瓷的制作,一是仿北宋红釉,底部无釉,二是以天蓝,月白为主,雍正窖窑仿钧瓷大多有篆书刻款,较易识别。但如果不落款的仿钧器要仔细鉴别。其造型和釉色虽乱真,但雍正仿钧瓷器红釉色较谈而釉色较薄,有的器物有凸现的出棱部位能看到白色胎骨,其底部虽大多涂有一层黑色釉汁,但胎土却为白色,更为典型的是不见蚯蚓走泥纹。 晚清民国直到现代,仿造宋代钧瓷之风甚盛。现代仿品胎细白,火候较高,叩之声脆。器物形态一种是比例失真,如瓶类,不是东歪,就是西斜,或是器腹过大,二是造型线条生硬拘谨,失却宋钧窑瓷器造型端庄厚重,线条流畅,形态优雅的韵味。仿品总体施釉薄且大多薄厚不匀。仿品火气较重,釉色大部分泛亮光,玻璃感强烈。少部分的仿品釉面因弱酸蚀或涂抹黄土等做旧处理,釉色呆滞,缺少宋钧瓷釉面那种熔化流动,厚润浑拙的质感。明代以前的钧窑产品均通过还原焰气氛烧成,施釉前先将坯胎烧素胎,待冷却后再在熟胎上施2-3次釉,然后再入窑烧成。面现代仿品基本上是氧化焰一次烧成。宋钧瓷窑变自然,各种色彩过渡无固定边缘,而现代仿品大多窑变无过渡,有固定边缘,人为痕迹较明显。 现代仿品中也偶见一些传统工艺方法仿制的精品,甚至也仿得"蚯蚓走泥纹"的现象,其逼真程度高,容易迷惑大家,故当鉴别钧窑瓷器时要仔细观察,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底足,成形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