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的中国珍品见证中土两国千百年和平友好通商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环球之旅将途经土耳其历史古都伊斯坦布尔,给这座以名胜古迹和伊斯兰清真寺而闻名的历史名城增添了靓丽色彩。

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高加索和西亚一带最大的三角形半岛上,扼黑海咽喉,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其最引以为自豪特点是城市横跨欧亚两大洲,博斯普鲁斯海峡穿城而过,将该市分为欧亚两部分,其中欧洲部分700平方公里,亚洲部分900多平方公里。伊斯坦布尔也就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天下咽喉

正因为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扼守海峡,自古就是“天下咽喉”。公元五世纪,中国的商品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运到伊斯坦布尔的亚洲一侧,再用船运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这个城市的欧洲一侧,然后运到罗马和欧洲其他地方。西方的货物也通过这条路运到中国。

中国珍品

伊斯坦布尔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在伊斯坦布尔的故宫博物馆的大厅里,可以看到陈列着许多丝制长袍,有的带有金花图案,有的是紫地黄花,十分华丽。那时,全世界只有中国能丝织绸,这些丝绸色彩鲜艳,质地柔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后,成为宫廷里的珍品。皇帝把中国丝绸赐给宠爱的大臣和嫔妃,成为最名贵的赏赐。奥斯曼帝国苏丹的长袍也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

唐代以后,中国的陶瓷也有了巨大的发展。通过丝绸之路运到伊斯坦布尔的商品,除了大量的丝绸之外,还有大批的瓷器。目前,放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珀宫博物馆”中国瓷器馆中的中国瓷器多达4000多件。展出的中国古瓷,上至唐、宋,下至元、明、清等朝代的青花瓷,洁白如雪,青光照人。明、清两代的彩色瓷器中,有玉绿色的瓷碗,黄花纹的磁盘,咖啡色的瓷壶,紫红色的瓷瓮等,色泽依然十分鲜艳。有的瓷器底部“大明嘉靖年制”,“大清雍正年制”等中国字体赫然显目,使得异乡做客的中国参观者倍感亲切。土耳其人说,现在其他国家的中国文物多是经战争、抢夺或走私等途径获得的。而托普卡珀宫博物馆里的中国珍品,则是中土两国千百年丝绸之路和平友好通商的结果。

小编推荐

陶瓷—中国浩瀚历史的见证者


中文中有三词进入英文,分别是“Tea(茶)”,“silk(丝)”,“china(瓷器)”。瓷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亦是浩瀚历史长河的见证者。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独创的发明之一,可追溯至3000多年以前。瓷的前身是陶,而陶的发现与成型,却在全球遍地开花,历史已有上万年之久。2012年末,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在江西仙人洞遗址里出产的陶片,经过考证其距今已有2w年,而仙人洞遗址距离景德镇仅有70多公里。瓷器稳定不易变化,一件瓷器制品,从它被塑造出来之后,就不会再发生变化,即便是损坏,也可以复原。瓷器因其稳定的特性不但成为记录历史的重要道具,更是表现人类创造智慧的象征。

《诗经》中用“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美人,有种大气而又和悦的庄重,自比那些花花草草的比拟要高明得多。其实瓷器也可以美得如山如河,况且它本身就曾经是山河的一部分,一抔泥土历经九劫十八难般的烘烤,之后便彻底地脱胎换骨,蝶变成了让人赏心悦目的瓷。谁的屋中若有一件蕴含天光地气的好瓷器,就宛如把一派大好的河山都担回了家。

中国的瓷器驰誉全世界,到处受到人们的喜爱。17、18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的瓷器用黄金一样贵重,称之为“白色黄金”。2005年,伦敦佳士德拍卖会,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拍出2.3亿人民币;2010年,英国一家伦敦拍卖行,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如今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明与血脉的传承,依旧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放异彩.................

百年老照片见证醴陵瓷业史


照片局部,前排左二疑为熊希龄。李春璞 翻拍

本报株洲讯 (记者 李春璞)近日,株洲当地网站上出现了一张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的老照片。昨日,照片发布者、网友“枫叶故事”,向记者介绍了这张珍贵照片的背后故事。

这是一张合影照片,照片上方写有“湖南瓷业学堂撮影”几个繁体字(“撮影”在日语中有“留影”、“摄影”之意),照片背面则题有“大清国湖南省醴陵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明治四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写之”的字样。“枫叶故事”介绍,从照片正面及背面题字可以判断,这张照片应该是一位日本摄影师所拍。他按照上述文字的提示,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照片中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原来就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

湖南官立瓷业学堂,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熊希龄有不解之缘。曾出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的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产生以实业救国的想法。光绪三十年(1904)初,熊希龄赴日考察教育与工商业,目睹日本瓷业发达,技术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考察回国后,熊希龄将考察了解情况与日本瓷业比较,提出“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省府特拨付12万两白银做开办费。

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正式开办,熊希龄亲任校长。第二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公司聘请了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并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制出闻名于世的釉下五彩瓷器,同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醴陵釉下五彩瓶荣获金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根据照片背面的文字记载,这张瓷业学堂师生的照片摄于1907年12月17日。照片中,绝大多数学员身着日式校服。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学员将发辫扣于帽中。“枫叶故事” 从相貌和年龄判断,坐在第二排正中的男子似为熊希龄(记者上网搜索熊希龄的资料照片,发现确实很像)。他的左侧应为中方教员,而右侧6位短发男子应为聘请的日方教师。

“枫叶故事”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搜集老照片,目前已经拥有数百张民国时期老照片。这张老照片作为醴陵瓷器发展历史上重要一页的见证者,具有重要价值。

“青花釉里红”见证中国瓷器的辉煌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片

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

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

洪武景德镇釉里红片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上有好者,下必是焉”的传统。技术进步往往要靠人力来推动,而人力又往往以帝王的好恶与意志为转移,这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为什么明成化朝的瓷器纤巧隽秀?嘉靖、万历朝的五彩瓷浓艳、热烈?清雍正朝瓷器典雅、秀丽?乾隆朝繁缛、工丽?这些都与帝王的爱好、鉴赏角度有直接关系。

明永乐釉里红龙纹片

朱元璋是红巾军的领袖,“朱”字在字典上释义,只有两用:一是代表姓氏,二是代表红色。朱即红、红即朱。明王朝是朱家天下,也难怪釉里红的烧制虽然屡屡受挫,但却贯穿洪武皇帝的始终,甚至还远销亚、非、欧等国家和地区。宣德时期的釉里红瓷也颇为成功了,摆脱了元末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色调。而且宣德时对铜红釉的烧造技术掌握得较好,纹饰清晰,色泽鲜艳,被称为“宝石红”。宣德釉里红传世极少,其胎体细腻,釉面洁白,再和明艳的釉里红相配合,达到了釉里红工艺极高的境界。而且还出现了以白釉铺地剔花填红釉的新技法,所填红釉已经略微高出白釉釉面,这是宣德釉里红的一个特点。

雍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多福多寿图梅瓶

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难度极大,后世仿品达到宣德釉里红的水平,惟有清雍正一朝,而且创造性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烧造的基础上制成的,这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色料所绘制的釉下彩综合式的装饰,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两者的长处有机融合,既素雅又艳丽,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这种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铜和钴彩绘的工艺,可谓精彩华美之至,也价值非凡。

雍正时期是当之无愧的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工艺最为成功的历史时期。青花为钴,釉里红为铜,两者对于烧成气氛的要求明显不一致,但雍正青花釉里红却将两者都烧得十分鲜艳,可见当时技术之纯熟。云龙纹或海水龙纹,是最常见、价值最高的青花釉里红图案,它以青花绘出云朵和翻腾的海水,以铜红绘出飞舞的巨龙,真真是相得益彰。在雍正朝,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釉下彩结合得非常完美,不仅吸收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云龙纹与海水龙纹各自的题材,最终创造出海水云龙纹图样。这种纹样超越了明代图案化取向将器物纹饰提升至绘画的高度。它以青花表现瓶底部的海水及器物腹部的云气,色调或浓或淡,都非常鲜亮;釉里红以淡绘的呈色技法表现出红龙翻滚于怒涛汹涌的大海上,形象极为生动。青花发色还时有晕散,这都是仿明宣德青花的色调。

耿宝昌先生认为,这种青花色泽中含有类似宣德青花的褐色斑,它是人为重笔点染而成,飘浮于釉面中的。雍正时期釉里红工艺得到全面发展,工艺技巧达到中国制瓷上的最高水平。绘画风格也发生极大的变化,由康熙时期的粗犷放达,用色用彩讲究浓艳强烈,从造型到装饰画面都由刚硬刺激转向用彩淡雅,色调温和。釉里红可以和青花一样运用自如地表现画意内容。乾隆时期青花釉里红的龙纹图案就大不相同了。这时的海水云龙纹、海水纹依然安排在瓶底,但没有了雍正时期精工描绘的红釉巨龙穿行于云间,云气大量遮盖身体的特点,这是乾隆与雍正时期海水云龙纹的最大区别。乾隆时的青花釉里红特点是: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较淡雅,红色中常见绿色苔点,纹饰所绘青叶红花已经逼真于写实。

西夏瓷:中国瓷器史上秘藏的珍品


[摘要]: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城南35公里的古城乡上河村一组,当地人一直沿袭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地名“塔儿湾”,因为早在1982年就曾出土过西夏瓷器(先后出土115件),因而在西夏研究历史中赢得了“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等赞誉。

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城南35公里的古城乡上河村一组,当地人一直沿袭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地名“塔儿湾”,因为早在1982年就曾出土过西夏瓷器(先后出土115件),因而在西夏研究历史中赢得了“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等赞誉。

“塔儿湾”:完整西夏村落中的惊奇

塔儿湾西夏村落遗址地处杂木河上游,两岸依山,村民以放牧和种地为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塔儿湾仅居住着十多户人家。道路阻塞和交通不便对保护当地的西夏文化遗存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8年8月9日,武威市文物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着名西夏学者孙寿龄与党寿山、黎大祥等几位文物专家走进塔儿湾西夏遗址进行考察。走进村庄时,孙寿龄看到一个裸露的土层中有一件像瓷器的碎片,便伸手去抠,没想到竟然“抠”出一件稀世珍宝——西夏瓷“白瓷马头”。这只马头长3.5厘米,头宽2厘米,颈长2.5厘米,颈宽2厘米,耳长8毫米。整个马头为白釉底色,黑斑点缀,马眼炯炯有神,活灵活现,造型十分精致。这件瓷器既像是浮雕,又像是两个单面瓷器中的一半。马头造型逼真,体格健美,飘逸洒脱,在马的脖子上还有几个圆形的“豹斑”,其做工技艺精湛。从整个西夏出土文物看,浮雕西夏瓷马头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如今,走进这个古老的村落,依然能在渠边、路边和地头发现碎瓷片。据村民介绍,当地村民为了省事,在打桩盖房和建羊圈、牛圈等基础设施时,把碎瓷片和泥土一道都用上了。所以,文物专家们无意中会在村民房屋的土墙上看见碎瓷片。那些瓷片,后来经专家考证,几乎全是西夏时期的瓷器碎片。而且沿山坡的土层里露出的许多烧焦或腐朽的木头也都是西夏人当初住过的房屋留下的痕迹。村庄南边的山坡和台地已经被当地文物部门确定为西夏遗址。武威市文物部门勘定的结果显示:该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60米,以西为草木茂盛的山区牧场,以东杂木河两岸是开阔的平原农田。西夏时期,这里是党项族放牧、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居住的地方。如今,整个村落遗址,不少被辟为农田,现已耕种。

1992年9月至1993年上半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对塔儿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的西夏黑釉剔花牡丹瓮和黑釉牡丹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史金波先生称赞为“线条流畅,活泼大方,刻画精细,疏密得体,是瓷器中少见的作品”。同时挖掘出的双耳乳丁饰纹褐釉小扁壶等都是西夏瓷器中的珍品。武威市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党寿山在他的《武威文物考述》中指出:“塔儿湾还出土了烧制瓷器用的匣体和支垫,附近还产瓷土,可以推定这些瓷器为当地烧制。”虽然目前尚没有挖掘出西夏瓷窑以证明这些瓷器是当地烧制的,但从发掘情况看,该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

当时出土数量较多的是一批西夏时期烧制的各种瓷器和大量瓷片,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墨书西夏文的白釉绘花瓷罐,高46.5厘米,大圆口,短颈,直圆腹,下略收,施白釉,腹部用褐釉绘缠枝牡丹,古朴豪放,反映出西夏较高的手工业制瓷工艺水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白釉高足盘、碗、黑釉扁壶、瓶、灯、罐等一批文物。另外还在此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窑具和窑址留下的灰层堆积物。

因塔儿湾西夏遗址是我国西夏考古史上迄今发现出土西夏瓷器数量和种类最多,釉色、花纹繁杂的一处遗址。甘肃本土不少媒体指出,已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塔儿湾西夏遗址,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瓷窑遗址”。

灵武窑:西夏陶瓷研究的第一把钥匙

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六大发明,从它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说,仅次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丝绸。宋代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如五朵金花盛开在宋代的文化版图上,八大窑系遍布全国。然而,由于后来的元统治者对西夏文化进行封杀,使得西夏的瓷器生产无法被历史承认,甚至到了1980年前后编写《中国陶瓷史》时,因为缺乏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实物,产生了西夏瓷器没能走进中国陶瓷史的遗憾。

由于西夏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许多容器只能寻求其他代替物,因此瓷器在西夏党项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西夏建国后,在和宋朝的贸易中,瓷器占据了很大比重。

煤是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宁夏灵武境内的瓷窑堡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资源。同时,这里的煤矿层中含有充足的石泥岩,是优质的制瓷陶土。窑址旁边的河沟常年流水,为窑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瓷窑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备了建立瓷窑的基本条件。

1971年4月,在原灵武县崇兴台子大队的田地上,就出土了112件精美的瓷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研究,认为这些瓷器造型虽与中原地区的瓷器相似,但从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来看,是西夏人烧制的。考古人员分析认为,这些瓷器可能是西夏皇室和贵族的藏品,作为西夏古都的灵武境内有可能存在瓷窑遗址。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时,得到不少西夏至元代的遗物。考古人员对出土的两只大瓮进行分析后认为,如此巨大的瓷器绝非远途运输之物。他们联系到崇兴台子大队出土的神秘瓷器,推测灵武境内可能有瓷窑遗址存在。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马文宽研究员,在完成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过程中,面对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中发现的具有宋代风格的瓷器,因缺乏对其作为西夏的实物的例证而苦恼,无意中,他在明朝《嘉靖宁夏新志》中发现了线索。该书记载:“瓷窑山,灵州东北60里,为陶冶之所。”史志中记载的这座瓷窑山,在西夏时期是否生产瓷器呢?这座瓷窑遗址究竟在何处?就这样,神秘的灵武窑吸引马文宽前往灵武,揭开这个谜底。1984年6月,在县城以东35公里、距瓷窑堡镇西北4公里处终于找到了瓷窑遗址,并发掘出大量的瓷器、窑具残片,他当即把瓷窑堡遗址作为研究西夏瓷历史的突破口。

1984年至1986年,考古队经过3次系统发掘,共清理西夏窑炉3座、西夏瓷器作坊8座、元代瓷器作坊1座、清代窑炉1座,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瓷器、瓷具、窑具共3000余件,同时发掘出大量墨书西夏文瓷片、墨书汉文西夏年款的瓷片和西夏钱币。他们还发现,这里烧制的瓷器属西夏、元、清3个朝代,其中西夏时期的数量最大。西夏境内出土的陶瓷器以前多被定为北宋或金的产品,宁夏灵武瓷窑堡的调查发掘订正了史误,由此确立灵武瓷窑堡瓷窑遗址是位于我国最西北的一处古瓷窑遗址。

在瓷窑堡以北约4公里的回民巷,后来也发现了一处西夏瓷窑址,由此填补、确立了西夏陶瓷史研究中的空白,也确定了西夏瓷器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的地位,为研究西夏的物质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西夏瓷:中世纪陶瓷的宝藏

从1974年灵武窑的挖掘开始,对西夏瓷器生产基地的探究一直是西夏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西夏王陵挖掘过程中,出土的建筑物附件中的琉璃鸱吻龙头鱼尾、琉璃摩羯、妙音鸟等,也体现了西夏烧制陶瓷的高超工艺。史金波称赞这些文物“既是实用的建筑构件,又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其中不少可列为中国中世纪陶瓷的代表作,即使把它同现代的优秀瓷制工艺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英国人斯坦因率领中亚“探险队”,在1914年第三次前往黑水城挖掘时,就挖掘出大量瓷器,在《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中这样记载:“觅得有釉之碎陶器甚多,率作青绿二色,间杂冰裂纹,大块碎片不少,此种陶器即当地所产。”可见,远离西夏都城上千公里的黑水一带,也有大量西夏瓷器。这些瓷器是从其他地方调运去的?还是本地也有瓷窑?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境内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境内,宁夏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的缸瓮井、插旗口等地也发现了西夏瓷窑遗址。从鄂尔多斯高原到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东西近千公里,从宁夏海原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上千公里的西夏境内,都发现了西夏瓷器甚至窑址。西夏之瓷遍布当时的西夏帝国境内。而这些地方出土的一些西夏瓷器,走进了“国宝”行列,完全可以和当时宋朝境内的窑址生产的瓷器媲美。

塔儿湾西夏遗址的开掘,标志着西夏瓷窑目前已经有3处被正式考古发掘(前两者为瓷窑堡和回民巷窑),它们和当时鼎盛于世界的宋朝陶瓷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3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受到唐、宋北方诸窑影响的痕迹。

韩小忙先生在《西夏美术史》中明确表达了西夏瓷器和宋代瓷器的关系:“回民巷窑受陕西耀州窑的影响较大。瓷窑堡窑以盛产白釉瓷和黑釉剔刻花瓷为自己的特色,可能与山西北部诸窑生产的剔刻花瓷有关。”可见当时在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陶瓷工艺的传播和流布状况。

西夏的瓷器工艺,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体现北方民族的粗犷性格,这使它缺乏中原地区官窑生产的细腻、柔和、艳丽的特性,这是一种差距,也是一种独特风格的体现,也使西夏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秘藏的珍品。

海底沉船的中国古瓷见证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


英国海底探宝者麦克·哈彻在南海贝尔威德暗礁捞获的35万件中国德化清代瓷器,日前由德国内戈尔拍卖行在斯图加特公开拍卖,经过激烈竞拍,共获2240万德国马克。

中国古瓷是海底沉船中的最大宝藏之一,也最有考古价值。古时,我国海上贸易领先于世界,早在汉代就开辟了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海上航线四通八达。在我国茫茫的海域中到底静卧着多少沉船呢?据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统计约有2000至3000艘,沉船中以宋元船只居多,沉船中还有一些外国船只,如唐代日本遣唐使沉没的海船、英国东印度公司和瑞典的沉船等。倘若加上世界各国来中国进行贸易返回途中的沉船,可谓不知其数。马来西亚古陶瓷研究专家魏止戈称这些沉船中的古瓷为“海底瓷都”。近20年来,载有古瓷的沉船不断有被捞起的报道。1983年英国人麦克·哈彻在南中国海发现了300多年前沉没的中国明代帆船,船内满载2万余件瓷器,虽经海水长期侵蚀和冲撞,但出水时依然光洁照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时,以250万美元成交,平均每件价值112美元。1984年10月,韩国打捞起新安海底的中国宝船,得到2万余件中国元代古朴浑厚的青瓷。1985年,哈彻又在南海打捞了满载中国瓷器的荷兰沉船“格尔德马尔森”号,这是1751年在香港西南海域触礁沉没的货船,打捞得16.8万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瓷器,这些光彩夺目的古董次年在荷兰拍卖,哈彻获得了1500万美元。

最近10余年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牵头下,我国水下考古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活动。1999年在西沙群岛先后发掘了14处水下文物遗存,共出水元、明、清时代的瓷器1000余件,以碗、盘、碟、壶等日用品为主。

千姿百态的海底古瓷重现了我国昔日陶瓷的丰采,它们也说明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的盛况,亦是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史的见证。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文化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很有意思。过去说书的老说一句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代以后,中国是分裂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西晋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剩下的时间都是四分五裂。但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非常丰富。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可以说,中国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新人辈出的状态。比如绘画顾恺之、书法王羲之、文学理论刘勰、诗歌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歌影响了唐诗,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像唐诗的韵味。中国的造园艺术在魏晋时期也蓬勃发展,后来的唐、宋、元、明、清,都有造园艺术,都受到魏晋时期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恣意豪情,他们强调内心的感受,这跟西汉时期完全不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强调的都是外在的东西。今天也是这样,如今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事物都强调外在。而魏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所以更多的士大夫关注内心的一种感受。魏晋人是瞧不起汉朝人的,他不能瞧不起后来的唐朝,那是他没看见。但是前面的汉朝,他是瞧不起的。魏晋人说汉朝人:你天天骑马打仗,对我来说没兴趣!所以你注意看,魏晋人都坐牛车,放缓生活节奏。中国每一次经济高速发展以后,都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节奏放缓。

魏晋时期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带,在竹林里,对酒当歌,一天到晚说着些不太着调的事。但正是这些人和这一时代的特征,使我们的很多艺术都达到了巅峰。今天说的风格、韵律、节奏,很多词汇都是这个时期产生并广泛应用的。内心的感受,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魏晋人由于饱受三国时期的战争之苦,所以要停下来享受生活。那么这时期的瓷器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瓷器在此时非常特殊,体现在有大量动物造型出现上。在当时烧造这种动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个普通的圆形碗、罐子要难得多。

当时有熊尊、鸡头壶、青瓷羊、青瓷虎子等瓷器造型。魏晋人特别喜欢这种动物造型,因为当时整个社会强调的都是内心感受。比如同样一把壶,就是受社会整体文化背景的影响,魏晋人觉得有情趣。西晋早期的鸡头壶,那个鸡头就是一个装饰,根本不通气,水不能从鸡嘴里流出来,而是要从上面倒出来。后来到了东晋,才知道可以把鸡嘴的地方捅通了,水能从鸡嘴里流出来。除了鸡头壶,还有羊头壶,水就从羊嘴里流出来。

看百年前瑞典人的中国厨房


200多年前,西欧的瑞典人最昂贵时尚的厨房是什么样的?记者在自治区博物馆展出的《海贸遗珍》上找到了答案:用中国的青花瓷装点厨房最为流行,厨房里的盘、碗、杯、烛台、罐,还有咖啡壶、茶壶、汤盆、盐罐等皆是清一色的中国青花瓷。在瑞典人眼中,它们代表了优雅和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

青花瓷是在素胎上用钴蓝料绘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素雅瑰丽,光洁细密,不仅国人喜爱,外国人也视之为珍宝。

这些中国的青花瓷从何而来?中国广州。远在唐宋,广州的对外贸易就十分活跃。到了1757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关闭除广州之外的其它所有口岸,“一口通商”时代的广州外贸进入全盛时期。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市舶体制,使广州成为外销瓷器的重要港口。全国各大窑口的瓷器大批聚集于此,远销海外。

那时候,瑞典东印度公司有一艘著名的远洋货轮——哥德堡号,从1739年到1745年间曾三次来到广州,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不断地运回瑞典。自明末清初开始,欧洲刮起了中国青花瓷旋风。哥德堡号最后一次远航广州,在返回途中触碓沉没。后被证实,在这艘巨轮所载的100吨瓷器中,四分之三是中国青花瓷。由此可见瑞典人对青花瓷的狂热。

在欧洲,中国青花瓷不仅利润诱人,且市场空间很大。一时欧洲本地冒出不少“山寨品”,然而中国青花瓷的烧制技艺是那个时代绝对的“顶尖科技”,岂是容易“山寨”的?欧洲的能工巧匠们前赴后继忙活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做出了很“很中国”的欧洲青花瓷。“山寨”中国瓷直接推动了欧洲制瓷业的升级,后来,英国韦奇伍德、德国道森都成了欧洲新兴的制瓷中心。到了这时候, “本土化”的青花瓷的才走入欧洲的寻常百姓家。

在《海贸遗珍》展,品味这些曾经外销的青花瓷珍品,犹如穿行在一道奇异的艺术长廊中。看看这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纹杯托。壶上绘着尘顶的西式阁楼,却配以中式的小桥流水。有意思的是茶壶盖上的纽却是欧洲常见的草莓形,把手也是装饰感很强的西式造型。东方神韵和欧洲人的审美情趣自然地融汇一体,是所有外销青花瓷最迷人的地方。

据说,当时的广州商人接到西欧的订单后,造价最昂贵的请景德镇的工匠烧制,更多的是将景德镇烧制的白瓷运送到广州,广州的工匠按照外商提供的图案,绘制后,重新烧制。完全实现了产销对路。

今天,站在这些素雅瑰丽的青花瓷面前,不能不惊叹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和商业眼光。要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前提一定是了解世界。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