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中牡丹题材

在陶瓷装饰中,牡丹始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题材。以丰富的造型、构图形式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且具有深刻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其人文价值对当今各种艺术设计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牡丹纹样的装饰表现形式及其装饰的新特点论述,展示牡丹装饰的艺术魅力。

在我国悠久的陶瓷艺术中,花卉在陶瓷装饰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花卉作为陶瓷装饰主题最早出现于古埃及、中世纪的伊斯兰和早期的中国陶瓷中。而中国陶瓷装饰中的牡丹题材,从宋代开始出现,经过历代的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一、历代陶瓷装饰上的牡丹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朵花、缠枝、折枝的图案形式和国画形式两大类。

1、图案形式:(一)朵花:牡丹品种繁多,有红、白、黄、黑、绿、紫等颜色。花头硕大,色彩艳丽。花卉有单瓣、多瓣的不同形状,花瓣的色泽,根部深,尖部浅。宋代影青瓷,清代、近代粉彩瓷,现代日用瓷都有朵花牡丹图案。在构图上,宋代刻花朵是单朵,花瓣丰满。清代、近代陈设瓷,多为百花满地装饰,在花瓶、盘、碗中多见。现代日用瓷中的牡丹朵花,多为边饰图案。

(二)缠枝:缠枝又称穿枝、卷枝纹。缠枝花卉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向上下或左右反复连续,形成二方连续图案。缠枝牡丹用于边饰的缠枝牡丹骨架波线较粗,弧度平缓,并具有粗细、顿挫的变化。波峰和波谷各绘覆仰相对的花头,花朵硕大,花型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俯视和侧视两大类。从明清时期开始,在瓷器装饰中应用广泛。缠枝图案是前人对自然界的花卉进行观察以后,经过了夸张、变形等处理,自然流畅的曲线纹样比朵花和折枝花更有动感,具有很强的装饰特点。缠枝牡丹既有与莲花、菊花等花卉相组合的纹饰,还有与石头或众多蜜蜂寓意云集组成的图案寓意富贵蜂拥,长久不衰。

(三)折枝:折枝花卉属于单独纹样,既可以单独主题纹饰,也可以若干个排列起来做边饰,明代时期,均采用勾勒填涂的方法,线条纤细柔美,构图雅致。在清代青花、粉彩陈设瓷中常见,以数枝牡丹对应的形式构图。在布局组合上,主题物中的牡丹多与旁边的牡丹形成呼应关系;在手法上,多用写实手法描绘。

2、国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牡丹纹饰因其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希望和具有富贵与吉祥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本质特征,耐人寻味的意蕴,形成独特审美魅力,广泛而普遍地运用在陶瓷装饰上。

明清时期的青花牡丹瓷画,以写意水墨画形式为主,清代以后的五彩、粉彩牡丹,以工笔国画技法的形式为主。特别是清代康熙五彩锦鸡牡丹纹瓶,改变了以往只画花卉,有花无鸟的构图形式,这对近代、现代釉上彩牡丹瓷画产生了很大影响。传统牡丹瓷画,基本上是图案与国画形式的绘画装饰,色彩以浓艳为特色。而现代陶瓷装饰中的牡丹题材,继承传统牡丹装饰中的优良技艺,根据瓷器的造型加以变化,在写实中加以变形,用概括提炼的手法绘制。把国画形式与水彩、油画等西画技法相结合。运用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指画、刷花等新技艺,采取把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创作。如张锡武绘制的巨幅《百艳图》,百朵牡丹,布局巧妙,构图严谨,气韵灵动,令观者仿佛置身于千姿百态绚丽艳美的牡丹园中“流连忘返”,尽享艺术之美感。由于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典型的民族风格,地道的中国气派,适应群众的欣赏心理,因而备受大众喜爱。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牡丹装饰纹饰的新特点

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待花卉纹样的独特方式,随着人们对审美的不断追求,花卉装饰又有以下新的特点:一是自然纹样向图案纹样的方向发展。所谓图案纹样,是不受自然规律制约,而按照艺术规律对自然中的花卉形象概括取舍,重新布局。对花卉本身的描绘更为随意,更为粗略,更为注重结构,展示植物内在的生命活力,类似于中国画中所追求的“气韵生动”。

二是装饰布局的多样化。在宋代的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而在20世纪70年代,花卉纹样多以比较具象的折枝花,朵花作为装饰。而目前,花卉装饰出现了艺术形式的更新与突破,色调清雅,表现手法自由多样。在装饰技法上,比较常见的是散点式构图,在布局上极为灵活,可大可小,可聚可散,能给人以轻松自然的视觉感受。

三是将传统意义上的花卉纹样增添新意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将传统意义上的花卉纹样增添新意,以适应时代审美需求。主要表现在装饰色彩多元化,运用大胆的,新颖的色彩,图案选择更开放结构,而不是看起来沉重而庸俗。如方复创作的《百子千孙富贵图》,画面以百子千孙富贵福寿为题材,用图案形式布局,构图充盈,勾线工整,颜色平涂细腻,盘沿饰牡丹富贵、石榴多子、玉兰高贵纹样,构图布局主次分明,色彩变化层次井然,边饰与主体纹样相呼应。此外,花卉具有象征性,根据形态的需要,对自然花卉进行抽象夸张变形,展示花卉的另一个世界,带给消费者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

牡丹是工艺美术作品中的传统题材,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由于牡丹题材有着特定的内涵。牡丹被人们当成富贵的象征,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则从宋代开始。宋代周敦颐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濂溪集·爱莲说》)牡丹,香亦太浓,丰艳华丽,色夺众花,具有富贵气象,所以人们都喜欢用牡丹花来比喻富贵。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图案,讲究“吉祥寓意”,“图必有意,意在吉祥”。“百花之王”的牡丹,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向往之情。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牡丹瓷画,不仅是富贵荣华的象征,而且是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的期望。

步入21世纪,作为新一代陶瓷艺术的弄潮儿在学习和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的同时应该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使得牡丹装饰纹饰中充满灵活性和内涵性,融合传统的精髓又具有时代的特征,达到人与自然花卉的和谐统一,把转瞬即逝的植物花卉融入釉色和时尚的陶瓷器皿中。

扩展阅读

陶瓷装饰中的“八破纹”


在众多的绘画纹样中,有一种较为少见的“八破”纹。“八破”又称“吉破”、“什锦屏”,景德镇陶瓷彩绘艺人俗称之“锦灰堆”,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种特别带有市井文化品位的民间绘画纹饰。这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的画面,纹式细致,大多是直接对实物的写生,追求形似逼真。表现出市民百姓的一种崇古复旧,追求风雅的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虽然影响在后期有所衰淡,但随着现代陶艺的崛起,又成为诸多陶艺家绘制的背景纹饰之一。

“八破”中的“八”字是虚词。含有多、富、发等多重含意。“破”虽然是指残破的字画书笺,但隐喻了“破家值万贯”,“岁破吉生”的意思,八破纹的题材主要是金石碎犊的拓片、旧书散页,书画字简残片组合后叠成的画面。这与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拼贴画(collage)极为相似,故有人以为西方的拼贴画源于中国,其实这完全是误会,因为“八破纹”中的残破形象,完全是手绘而成的,并不是由实物剪裁后拼贴在画面上的,两者之间有着材质形式本体上的区别。

典型的“八破纹”画面,残章断简往往带有火焚过的焦痕,所以名之为“锦灰堆”。“锦灰堆”一词出之元代钱选的《锦灰堆》图卷,文曰“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受其影响,历代不少文人画家纷纷作“锦灰堆”画幅,以至陶瓷装饰中也渐成风尚,《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辞典》的纹饰条目中,对“锦灰堆”也介绍说:“瓷器纹饰之一,兴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繁密的规矩图案画”。但这种“锦灰堆”的文图与真正意义上的八破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钱选的“锦灰堆”画的也是“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各极像物之妙”。

陶瓷上的锦灰堆也是“即所谓折枝花果堆四面,明人称之为锦盆堆,意为各种名花,瑞果堆集其中,后在锦地上画折枝花,叫锦上添花”。综上比较,八破纹俗称的“锦灰堆”,是多少有点同名歧义的了。由此可见陶瓷上的锦灰堆的描绘对象是自然生长或农家养殖之物,或瓜果、或花卉,真正意义上的锦灰堆是与文字有关的文化遗存、或竹简古币、或字画拓片,这就是在题材上真正的歧义。

然而,陶瓷上也有真正含义的八破纹的画面。同治年间也出品过不少以八破为题材的瓷盘、笔筒等物件。纹饰的形象是完整的,而八破纹则是残缺的,这就体现了八破纹最基本的特征——“破”。这种纹饰的产生和涌现,可以说是在十九世纪末期时表现某种“废虚”情结。不仅暗示了中国社会发生了观念上的转折,同时也是对那时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金石学的兴盛,诸如“残缺美”之类,审美观念的普及同时,列强入侵,江南文物毁于战火,这“毁烬残篇底蕴深,赢秦残酷不堪陈,当时古迹今难见,以此聊表旧精神”的八破纹的流行就并非是偶然了,显见是与当时的审美理念、社会现实,视觉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八破纹的风格是写实的,可以显出画家对实物写生的功力,力求达到逼真的效果。八破纹的背景是文化的,往往以文字的结体形式出现,有书信古籍,所简木犊,力求寓其古雅之气;八破纹的内容是历史的,可以追溯岁月的兴衰,寄托思古怀旧的情绪。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咸丰年的景德镇御窑厂出品的什锦屏纹瓷盘,边饰为开光山水,主题画面则是青铜古鼎和摩崖写法及《兰亭序》的拓片,且以半边字或半截字代替整字,这种风格与八破纹的形式极为相似。这固然反映了在十九世纪末期的好古风气,以及商贾市井小民附庸风雅的心理,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陶瓷装饰中心的八破纹集博古、写实、通俗、商品为一体,也折射出近代中国新兴都市文化的一些审视特征。

由此可见,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审美旨趣和时代背景的绘画纹饰,不管它怎样经历过“其潮起潮落”的盛衰,怎样经历变迁革新的演变,都是其主题思维及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张扬,都是其纪实性、包容性的传承和展示。

中国古代文物中的“运动”题材


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近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运动遗产”。在公布之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引用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曾说过的一句话:“体育运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它的缺失不能填补。”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因为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人类创造并留下了不少蕴涵丰富文化价值的遗产,让我们瞻仰、铭记和传承。

提高其价值和作用认识

今年8月,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为配合这届奥运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运动遗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从人类起源开始,运动就与文明相伴,并留下了体现其发展的丰富多样的运动场所、设施,其中许多具有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科技价值。

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遥远的文明,它讲述着人类社会活动和掌握特殊技能的历程:一些地区的史前洞穴壁画展示了短跑、摔跤和游泳等运动场景;古埃及文明的古迹也证实球类运动、摔跤、划船等在那时已经出现;古希腊则第一个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形式把体育运动制度化——在希腊城市奥林匹亚举行的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一直持续到公元393年。而在中国,据考古发现,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中,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前的石箭头出土,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

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蹴鞠已经出现,并逐步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和比赛规则。在欧洲,自中世纪以来,英格兰和爱尔兰的村庄之间也开始出现简单的球类竞技,与此同时,古典足球已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贵族当中流传。格斗项目例如剑术已经得到了贵族的支持。随着工业时代到来,体育运动变得更加大众化,1896年诞生的现代奥林匹克奥运会和1930年诞生的足球世界杯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体育赛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与体育运动伴随产生的特殊设施不仅见证了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也是建筑设计、技术运用和审美表现的见证物。这些建筑物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有些建筑物已经被保护起来,或者被划进保护区内,然而,也有很多没有被看作遗产的一部分,处于被忽视的境地。

以“运动遗产”作为主题目的何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表示,旨在通过重视特定类型运动遗址,纪念传统体育运动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作用,提高这些遗产在社区、地区、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认识。

蹴鞠图瓷枕

青铜器、陶俑、画像砖

中国古代运动文物多

在中国古代,蹴鞠、马球和捶丸是风靡一时的三大球类运动。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宋、元、明等朝代,在南宋,还有不少民间蹴鞠社团出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齐云社”。马球则主要流行在唐代,而捶丸也从马球演变而来。其他运动也深受古代人喜欢,比如钓鱼、射箭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射箭同时也是一种军事手段,“百戏”则是今天技巧体育的雏形,棋类、陀螺、空竹更是老少皆宜。

在我国,目前还未发现像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大型运动遗址,然而,在各地出土的青铜器、画像砖、陶俑等文物中,古人丰富多彩的运动得到生动体现。

在河南博物院,收藏着一件西周柞伯簋。它是西周青铜重器,其铭文记录了周昭王(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82年)在周都举行射礼的过程。在这次比赛中,一位名叫柞伯的大臣十次举弓,没有一箭脱靶,周王于是把十块金饼给了柞伯。柞伯因此铸器,以为纪念。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胡人打马球俑中的俑头梳中分辫髻,身着交领绿色紧袖衫,腰系红袍,足蹬黑靴。右手高举,俯身做击球状。该俑依其装扮可能为胡人女性球手。而让记者最为“折服”的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东汉七盘舞杂技画像砖,这块画像砖展现的是“百戏”,画面是把七个盘和鼓置于地上,舞人在盘、鼓之上或者围绕盘、鼓进行表演。该画面上左为12案重叠,一梳双髻女子于案上表演“反弓”。右边一人表演“跳丸”,丸数三枚。中间一双髻女子手持长巾,踏鼓起舞,舞者足下倒覆七盘。画像石上的女子体态轻盈,其长袖及裙带飘拂,有如游龙之美,其精致可见一斑。

另外,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木象棋子、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等均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古人的运动史。

胡人打马球俑

举办多种活动传承运动遗产

正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所要求的各理事成员要举办相关活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京六朝博物馆、北海公园等地举办了以“运动遗产”为主题的活动,以期让古代运动得到传承和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通过复原中国古代的传统运动“蹴鞠”“投壶”“木射”“空竹”等,开展面向全体师生乃至全社会的古代运动,同时还举办了与古代运动和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讲座,使人们在亲身参与古代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感受运动之美,深化对古代体育文化的理解。

三月三为上巳节,历来是中国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结合这个与运动相关的节日,湖南绥宁上堡侗寨举办了“三月三登山对歌活动”。南京六朝博物馆举办了“兰亭修禊:如水之美——农历三月三风俗展”系列活动。该活动通过“兰亭修禊”的有关文字记载,结合《兰亭序》的故事,追溯农历三月三春日风俗。“汉舞表演《礼仪之邦》、茶艺等吸引了观众驻足观看和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南京六朝博物馆负责人宋燕表示。

东汉七盘舞杂技画像砖

同时,举办文物展览也成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北京北海公园举办“北海冰嬉”主题展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了“保护运动遗产、传承体育文化”系列活动,包括“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片展”“金沙遗址文物图片展”等;西安碑林博物馆结合“运动遗产”这一主题,围绕孔庙、碑林的两块内容,向公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呼吁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古陶瓷的装饰技法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彩绘的纹样与坯釉在高温中同时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瓷面光洁滋润,色泽透明雅丽,有饱满的水分感。经久不变。

刻划花是我国陶瓷传统装饰方法之一。它是在坯体上用铁,竹制的刀、扦等工具刻划出装饰花纹,施透明釉烧成。这种装饰方法在原始青瓷上就普遍使用了,只是不同时期的陶瓷纹饰风格各异。

刻填花又称镶嵌花,是在坯体上先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出花纹,然后在刻出的凹槽内填以色料的装饰方法,在古代多填白色料和黑色料,又称“刻花填白”和“刻花填黑”。

模印花技术是在刻划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古陶瓷最常用的工艺。一件模具可以多次使用,避免了像刻划花工艺的重复繁杂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青花玲珑是一种釉下青花加玲珑雕镂相结合的装饰。它是在瓷器坯体上,先制作玲珑透剔的玲珑眼,一般常用的是米粒状通洞,称为“米通”。再以“玲珑釉”充满玲珑眼,结合呈色青翠的青花纹饰,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

“五彩”又称“硬彩”,是使用古彩颜料在釉上的绘画装饰,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艺术之一。最早的五彩出现于我国宋、金时期的北方地区,其前身即磁州窑的“红绿彩”。

斗彩是明代永宣官窑创烧的新品种,成化斗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它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先在坯体上用青花色料画出纹样的一部分或勾出纹样的轮廓线,施釉入窑烧成后,再施以古彩完成釉上彩绘,故又名“豆彩”,有的也称为“填彩”或“加彩”。

粉彩又称软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的一种装饰技法。粉彩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划细腻生动,它更多地吸收了国画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越来越倾向于绘画性,使用玻璃白打底,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层次感。

珐琅彩原名画珐琅,亦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装饰技法之一,与粉彩装饰十分相似,有时甚至难分彼此,早期由宫廷造办处烧制,乾隆三年以后逐渐移至景德镇御窑场制造。珐琅彩的绘画技法,早期多仿铜胎掐丝珐琅。

素三彩是由琉璃釉发展而来,名为彩,实为釉,以釉代彩。它舍弃矾红以紫色代之,画面典雅素净,故以“素”相称。

矾红彩又称铁红彩,是以矾红颜料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墨彩是以黑色(艳黑)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同治彩即粉彩彩绘技法之一。它摒弃了康、雍、乾三朝繁杂的粉彩工艺,并融合了五彩设色简练的绘画风格,易于上手。

浅绛彩一词来源于浅绛画派,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用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浓淡相间的绘画技法。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早期以古彩做装饰,晚期以粉彩做装饰,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彩瓷之一。

新彩又称新粉彩,是20世纪以来文人瓷绘艺术的一种。

电光彩就是光泽彩。它是用电光水作彩料进行装饰,属现代工艺,具有彩虹般的光亮色泽。

陶瓷的装饰工艺技法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彩绘的纹样与坯釉在高温中同时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瓷面光洁滋润,色泽透明雅丽,有饱满的水分感。经久不变。刻划花是我国陶瓷传统装饰方法之一。它是在坯体上用铁,竹制的刀、扦等工具刻划出装饰花纹,施透明釉烧成。这种装饰方法在原始青瓷上就普遍使用了,只是不同时期的陶瓷纹饰风格各异。刻填花又称镶嵌花,是在坯体上先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出花纹,然后在刻出的凹槽内填以色料的装饰方法,在古代多填白色料和黑色料,又称“刻花填白”和“刻花填黑”。模印花技术是在刻划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古陶瓷最常用的工艺。一件模具可以多次使用,避免了像刻划花工艺的重复繁杂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青花玲珑是一种釉下青花加玲珑雕镂相结合的装饰。它是在瓷器坯体上,先制作玲珑透剔的玲珑眼,一般常用的是米粒状通洞,称为“米通”。再以“玲珑釉”充满玲珑眼,结合呈色青翠的青花纹饰,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五彩”又称“硬彩”,是使用古彩颜料在釉上的绘画装饰,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艺术之一。最早的五彩出现于我国宋、金时期的北方地区,其前身即磁州窑的“红绿彩”。斗彩是明代永宣官窑创烧的新品种,成化斗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它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先在坯体上用青花色料画出纹样的一部分或勾出纹样的轮廓线,施釉入窑烧成后,再施以古彩完成釉上彩绘,故又名“豆彩”,有的也称为“填彩”或“加彩”。粉彩又称软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的一种装饰技法。粉彩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划细腻生动,它更多地吸收了国画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越来越倾向于绘画性,使用玻璃白打底,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层次感。珐琅彩原名画珐琅,亦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装饰技法之一,与粉彩装饰十分相似,有时甚至难分彼此,早期由宫廷造办处烧制,干隆三年以后逐渐移至景德镇御窑场制造。珐琅彩的绘画技法,早期多仿铜胎掐丝珐琅。素三彩是由琉璃釉发展而来,名为彩,实为釉,以釉代彩。它舍弃矾红以紫色代之,画面典雅素净,故以“素”相称。矾红彩又称铁红彩,是以矾红颜料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墨彩是以黑色(艳黑)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同治彩即粉彩彩绘技法之一。它摒弃了康、雍、干三朝繁杂的粉彩工艺,并融合了五彩设色简练的绘画风格,易于上手。浅绛彩一词来源于浅绛画派,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用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浓淡相间的绘画技法。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早期以古彩做装饰,晚期以粉彩做装饰,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彩瓷之一。新彩又称新粉彩,是20世纪以来文人瓷绘艺术的一种。电光彩就是光泽彩。它是用电光水作彩料进行装饰,属现代工艺,具有彩虹般的光亮色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