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片华丽转身的低调内涵

古瓷片华丽转身的低调内涵

一般收藏瓷器,多追求完整器,通常将老瓷片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标本。但随着瓷器收藏的逐渐火爆,古瓷片也华丽变身为各式各样的精美装饰品,不甘寂寞,在瓷器收藏市场上呈现出了另一番繁荣景象。

当老瓷片遇上建筑

古瓷片镶嵌在墙上,不仅将古瓷片的装饰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能打造独特风格,体现特色的陶瓷文化,进一步推广和展示不同的文化。

残缺美,也入画

部分古瓷片的盘底上,通常绘有人物故事,往往画工精细,颇具美感,配以实木画框,挂在墙上就像老画似的,因而古瓷片也能“入画”。

2005年的北京华辰拍卖会上,就出现过一套嵌有宋代钧瓷碎片的楠木四条屏,估价为12万至22万元。专家介绍,将钧瓷老瓷片镶嵌在木质屏风上收藏,从明清时期就有,也是钧瓷的一个特色,因为宋代钧瓷很少有完整器,因而瓷片也不多,俗话说“钧瓷一片值千金”。同样其它古瓷片也可以入画。

瓷片饰品的人文之美

古瓷片也以做成摆件、画作、屏风装饰家居环境外,还能做成项链、胸针、戒指、耳坠等饰品,增添古典美。

据了解这些老瓷片饰品价位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由瓷片的年代、画工、完整度、内容题材、官窑或民窑等来决定。目前瓷片饰品以景德镇为主,因其画工、题材较好;此外也有河南的钧瓷、汝瓷、绞胎瓷等,钧瓷釉色变幻莫测,汝瓷则清雅如玉。

宝石蕴含的是天地精华,瓷片则体现人文之美。古瓷片饰品与黄金、珠宝相比更具内涵。古瓷片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因而不仅具有装饰和点缀的作用,更能体现人的修养和灵气。

编辑推荐

“文明碎片”——古瓷片


在早期的古玩收藏领域,尤其是喜欢收藏古代陶瓷的行家们,大抵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说辞,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这就明确地告诉了玩儿家们,中国古代的瓷器不是“闹着玩儿”的,除了要求它的真实、年代这被称作是“开门见山”的要素之外,其最讲究的就是完整。比如一只明代的官窑大碗,不要说它有了残缺,哪怕就是口沿处有一丁点儿的磕碰,哪怕是隐约的能让人发现一处“冲口”,其价值都将会大打折扣。那时候人们对古玩的挑剔,何止是“鸡蛋里挑骨头”?简直是“眼睛里不揉沙子”。

但这文玩毕竟是千万分之一的遗存,尤其古代陶瓷更是易损之物,破碎一件,它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消失,绝不可复制,“复”之必假。古陶瓷是“生”之有节而“好者”无度,于是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做出让步,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另一种论点,叫做“整清破明”。就是说:青代的官窑瓷器必须得是完好无损的方才“保值”,明代的嘛——将就着点儿吧,只要“破”得不太厉害,对一般收藏爱好者来说,还是很有买头的。

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这话儿又该“修正”了。因为“整清”已或藏于馆舍,或流于商贾。“破明”更是被修复之后,以天价面世,都非是普通收藏爱好者信手可及的了。于是,除了那些欺世盗名的赝品之外,有着几千年烧造历史的中国古代陶瓷,如今为我们留下了“最后的晚餐”——瓷片!

我们尊称它为“古瓷标本”或者“文明碎片”……

古瓷片作为藏品,被“好古”者把玩,受收藏家青睐看似近几年的事情。其实并不尽然,说起这古瓷片是如何登入大雅之堂的,也可谓道来“话长”。远的不讲,清中期就有“玩儿家”将宋代钧瓷的碎片以紫檀或黄杨木镶嵌做“四扇屏”的。其匠心独具在于,典雅、古朴、美观丝毫不比老早就“臭了街”的,是个大户人家儿的墙上就能看得见的“福”“禄”“寿”“禧”逊色。

据说清末时期,有一些西方的商人曾将在中国收集到的明代或清代的青花碎瓷片,以其不同的形状打磨加工,大者镶嵌在银制的首饰盒里,小者则制成胸饰甚至耳坠儿,且售价颇昂。正可谓“人弃我取”,发了“洋财”。

多年以前,我认识一位德国汉学家,他曾激动地跟我说过,从小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就是缘于祖上留下的一只首饰盒里的中国青花瓷片,上边画的是一幅完整的“蹴鞠图”,那生动的情境就带入了梦乡,神秘的感觉就融进了血液,就决定了他人生的志趣爱好,竟“成就”了他后来的汉学事业……

有一回我陪同他在北京的某旧货市场里买了一只破烂了的、带“喜”字的青花罐子,其售价之廉比仨瓜俩枣都便宜,跟“白给”差不多。当时我曾暗中讥笑他:“小钉子凿墙——没开过大眼!”因为那时候这类制作于清末或民国初年的“喜”字罐儿属于“嫁妆活”,整器都没人要,何况“破”乎?然而这位“密斯特冯”回去后居然将其制作成了一架极其精美的台灯,摆在他们家那暖色的“罗马式”家私上,一抹湛蓝立刻就跃然而出。照片传给我的时候,我所能表达的就剩下两个字了——汗颜!

或许这些被称作是古人留下来的碎瓷烂瓦命该低贱,在陶瓷的收藏领域里从来就不值得让人“正视”?因为它无论如何没有整器金贵。或许历来瓷器玩儿家们的收藏行为是那么的讲究“严谨”?没人愿意“闹着玩儿”。故而古瓷片多年来是尘封土掩、内敛神韵,直到有一天人们忽然地发现,一块古代瓷片所迸发出来的“教化”作用,竟如此之神奇,那残破之美一点也不缺乏震撼力。至少从今天算起,这些出土于几百年前的碎碗碴子,比若干年之后再出土的、尚未来得及降解的塑料袋儿之类,要贵重多了!

古瓷片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陶瓷收藏爱好者在收藏过程中,千万不要只重整器,而放过对珍贵古瓷片的收藏,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特殊古瓷片。

珍稀古瓷片往往成为填补科学空白的实证和古瓷窑考古重大发现的先导。因而能够拥有典型的珍贵瓷片,已成为玩瓷者引以自豪的财富和收藏水平的标志。

耿宝昌先生主编《邛窑古陶瓷研究》59页,张福康先生撰文《早期铜红和钴蓝的出现》云:“长沙窑产品中带有铜红彩的并不多见,邛崃窑带有铜红彩的更属罕见……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邛窑和长沙窑的陶工们首先发现了铜红,有意识地进行了试验,并传之于后世,所以铜红釉彩的起源应归功于他们”。李知宴先生曾说:“邛窑彩绘瓷上有很多用毛笔蘸彩书写的文字,如‘蜀’、‘临’、‘邛’、‘供’等,笔力雄劲,很有书法韵味……”。

笔者收藏的一批古瓷片,纹饰均是用毛笔蘸“铜”料在釉下着彩,再罩上一层青釉,在高温还原焰或氧化焰中一次烧成。这些残片的器型有杯、高足杯、罐、四系罐、碗、钵等,瓷片上所绘纹饰多为云纹、草叶纹等。

据实物考察,这些古瓷片从造型、纹饰、胎釉、烧制工艺、时代特征等方面,均与唐代邛窑产品相同,这些古瓷片应为唐代邛窑烧制的釉里红和高温釉里红绿彩。其中还有一件更珍奇,瓷片上有釉里红“临”字款铭文。这件瓷片约7厘米×5厘米,“临”字款的写法独具一格,写得随意挥洒,草书之体势连绵,一笔而成,气脉通连,笔简意炼,泼辣豪放。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唐代邛窑窑工们的超前意识与无拘无束的个性、社会习惯及审美观念,表现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勇于革新精神。

“邛窑”在历史上无文字记载,邛崃古称“临邛”,釉里红“临”字款则是邛窑窑口的绝对铭文。“临”字款釉里红瓷片是历史留下来的实证,铭文印证了专家们“邛瓷的釉下多彩技术是我国最早,当时最先进的釉彩技术”的正确论断。

釉里红创烧于何时?何地?有元代景德镇说、唐代长沙窑说、唐代邛窑说等三种说法。这片其貌不扬的釉里红“临”字款瓷片掀开了唐代邛窑的面纱,破译了釉里红起源之谜。(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周佐玉)

养壶的内涵


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身为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珍品,广受人们的喜爱。紫砂壶的挑选固然重要,但“养”壶更有讲究。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其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

三脚竹节紫砂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油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否则,相互混杂,养出来的壶品性也不见得高雅。

养壶最好用好茶,这样养得快;用一般的茶养也可以,只是养的时间就要长一些罢了。养壶是心急不得的,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所。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

总之,紫砂壶的收藏者是决不会把形态各异的壶囚放在橱架上的。真正爱惜茶壶的人,会定时将其在不同时期收藏的壶儿们挨着个儿沏茶。精心挑选有不同香味的茶叶,配合不同温度的水,去养壶之色泽,养壶之香气。那茶水,常常是倒掉不喝的。养壶人的壶不是盛茶用的,而是以茶去养壶的性情。

养壶,除了要有钱,还得要有闲;除了要有闲,更得要有心。若能用养壶的心情去学壶之“有容”而又不急于“盛满”,以岁月为茶去涵纳岁月,也让岁月蕴养自己,这样,到最后,当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壶,有着茶也带不走的温香。如此长年养壶,养到后来,就不仅是养壶的气质,更是养自己的气度了。

独具魅力的景德镇民窑古瓷片


在浩瀚漫长的中华陶瓷历史中,景德镇民窑古瓷堪称华彩乐章,举足轻重。近年北京出土的大量实物残片更证明,景德镇瓷器自明代以后,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民窑青花瓷。这些城市的地下文化遗存,近年来受到藏家、研究者以及瓷器爱好者的青睐。收藏界喻古瓷片为“文明的碎片”,一些行家更是将其当作古书来慢慢细读,咀嚼品味。

民窑瓷器独具魅力

历史上,景德镇瓷器以能够集历代陶瓷、绘画、工艺之大成而著称于世。清雍正(1723-1735)前后,是景德镇民窑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据民窑古瓷鉴藏家曲永建先生介绍,就瓷胎来说,这一时期民窑精品瓷器决不逊色于后来的官窑,甚至高于有些官窑。胎质坚硬、细腻、洁白,釉面有玉质感,普遍薄润、透明、匀净。其中的精品可与官窑媲美。

瓷器又是一个集制造工艺、民俗、文字、诗歌、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载体。“题材丰富,构思洒脱”,构成民窑古瓷器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与官窑瓷器相比,它在纹饰构思上更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洒脱,且题材生动丰富,从人物、动物到植物,无不栩栩如生,能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举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为例:这一时期,一些失意文人才子沦为匠人,混迹市井民间,他们显然入了“绘瓷画”这一行当。这一时期民窑瓷器上的“文人画”就反映出此类瓷画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他们的作品往往笔锋练达,抒发个人感受,意境独特,也因此“较难仿,因现代人的笔墨功夫上不去”。民窑瓷器还可令今人一窥古人的风貌民情,文化习俗,感受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兴衰的历史。民窑瓷画上的一个常见题材是“童子嬉戏图”。明末时期,民众困苦潦倒,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民窑瓷画中便可一窥。瓷画中,玩耍的幼童,表情往往欠生动,显呆板,所着衣衫也多拖沓不合体。透过此种精神面貌,现代人似乎可以嗅到一个王朝“大势已去”的无奈气息。

民窑瓷器所折射的宗教风俗,亦十分有助于理解同一时期宗教发展的客观状况,景德镇瓷器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与宗教文化休戚相关,宗教是构成民风、民俗的要素和源泉。浩如沧海的民窑瓷器纹饰的演变,更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历程。就像最早的国家管理人员、城市和文字,几乎都源于宗教祭祀活动一样,景德镇瓷器的历史,每一时期的流行纹饰也都充分体现出宗教思想的主题并被嵌入百姓日常生活。在出土的明清遗器中,不乏宗教题材的纹饰,如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佛教中的十字杵在元青花瓷中便已应用,在明成化泓治时期开始盛行,可见当时平民百姓信奉佛教者日渐增多。

“瓷片”市场身价随涨

近年,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兴起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大量深埋地下数百年的古瓷片“终见天日”。在北京的一些古玩市场,都有卖瓷片的摊位,吸引着国内外,包括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的收藏家。本地瓷片爱好者更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将目光锁定那些正在拆除老建筑的各种工地。据保守估计,全国范围内应有数千位瓷片收藏者,北京地区应为上千人左右。而介入其中的各类买卖人员则有数万人,甚至更多。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人在起步学习阶段,他们之中不乏年轻的瓷器爱好者,堪称未来古瓷片收藏的生力军。

民窑瓷片受市场追捧,究其原因,无疑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的独特价值。民窑瓷片鉴藏家认为,瓷片是收藏、研究者的实物标本,帮助其了解瓷器的各种内在品质,不同时期的纹饰风格等。对于瓷器研究爱好者来说,到博物馆去固然可以观赏到各类古瓷展品,但这只能开阔收藏者的视野;看书也可以增加思考的能力,但真正入门古瓷研究,直接接触实物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遗憾的是,大多数古瓷爱好者鲜有机会接触完整器物,于是接触研究出土瓷片便成为一条捷径。况且,那些精致的瓷片亦可作为一幅瓷画艺术品永久保存。这也使得不少商人亦看好瓷片的升值潜力,进行投资。结果是瓷片的身价迅速提高。

紫砂与普洱的内涵


紫砂与普洱,是上苍赐给宜兴与云南的得天独厚的礼物。紫砂壶是冲泡普洱茶的最佳茶具,普洱茶是“蹲在”紫砂壶里最久的茶;二者同具收藏的属性;二者皆具越用(存)越新(香)、“老而弥坚”的共性;二者的完美结合,给茶人带来无边的享受;二者溶为一体时,便兼具了水、金、火、木、土的五行之说。张智强博士如是说。

张智强是大学校董,又是儒商,他经营着吃吃喝喝的美食,却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闲来挥洒几笔,装框补壁。而我最有感触的,便是“普洱张”。顾名思义,是张博士以他的眼光、情趣、资源、标准而精心制造的普洱茶,一个“张”,张扬的便是个性。

普洱至今,已走过了3000多年的历史,千年古茶树,其一片片茶叶,浸泡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沉沉浮浮,或浓或淡,象不知疲倦的寂寞的舞者,滋润着历代茶人的心田。面对普洱这个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繁衍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活化石,张博士很有感慨地说,收藏数十年的普洱冲泡之后,汤色透亮依然,茶气醇香依然,叶胫鲜活依然,这种普洱所独有的魅力,是任何食品都无法挑战的,因它独具“品饮、收藏、文物”的三重属性。

作为大众的普洱茶,只要卫生、便宜、味正,就很受追捧了。但作为小众的普洱茶,就多了几份讲究,对茶底的品质、工艺的过程、文化的内涵、收藏的潜力等等附加值有了别样的期待。一般的茶庄,灌输给普通茶客的,往往是将泡茶小姐们手势繁缛的茶艺表演,或单纯的陈茶年代,直观地冠以茶文化。其实,这至少是对传统文化的陌生。而张博士以其丰厚的学养以及“独辣”的市场眼光,举一反三地将文化溶入茶中。他将老子对水的形态力量的诠释,引入普洱茶包容、和谐与内敛的品质,将孔子比德于玉的诠释,引入普洱茶高贵、俨醇与经久的品质。

假如,你在夕阳斜照的黄昏,坐在阳台的茶几前,把玩紫砂壶,冲一泡禅悦,细细品味,静静冥想,相信,平素感到浓得化不开的烦恼欲念,都慢慢清晰、渐渐淡化,浅浅地浮在茶面,咕噜下肚,会想起林语堂博士的那句经典:人生不过如此!

张博士如此用心地挖掘、弘扬普洱茶文化、源于他对普洱的痴迷与敬重。他觉得许多人,面对一片陈年普洱,更多的是给它断代,品尝它的滋味,确认它的市值,停留在物质的层面,而他则是感受它的精神层面,每当他面对一片几十年的老茶,都会肃然起敬!会遥想也许它生长于那棵见证了历代风雨的老茶树,也许是位饱经磨难的茶农采摘、制作,而后在某位茶人手中珍藏,任凭世局动荡,也许这片老茶几易其主,面临多少次诱惑,却一直没舍得开汤喝掉,当某一天传至你手,小心剥落些许,放入紫砂壶,冲泡入盏时,你或许能感觉到它所承载的历史,所刻录的记忆,所包涵的苍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