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款官窑瓷竟也可价值千金

官窑瓷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然而“款识”并不是评价瓷器是否为官窑的唯一标准。近几年数件无款官窑瓷均以高价成交,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人们在欣赏一件官窑器时,很自然会看一下底部的款识,这被认为是官窑的“身份证”。然而今春北京翰海拍卖,一件无款官窑———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经过激烈争夺,被京城收藏家马未都以2408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这无疑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

官窑瓷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人们在欣赏一件官窑器时,很自然会看一下底部的款识,这被认为是官窑的“身份证”。然而今春北京翰海拍卖,一件无款官窑———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经过激烈争夺,被京城收藏家马未都以2408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这无疑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

官窑可能无款

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蔡国声介绍,所谓“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是惯例,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官窑瓷器的款识有三种情况:第一类是大家都知道的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占官窑器的绝大多数;第二类是无款官窑器,南京博物院藏有清雍正仿明永乐官窑的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其中一件就是无款,为刻意仿明之作,在清宫档案中也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种器物不具款的记载;第三类是帝王的堂名款器,如“慎德堂制”、“大雅斋制”等。

因此,有款识的器形不一定就是官窑,无款识的器形也不见得就不是官窑,“款识”并不是评价瓷器是否为官窑的唯一标准。

不落款有缘由

以北京翰海今年春季付拍的这件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为例,目前能与该器相比拟的同类大瓶有两件: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和藏于台北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八方瓶。这三件大瓶均无底款。

蔡国声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尤其是乾隆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同时,这也与皇帝比较迷信有关。据传康熙帝怕太监将官窑瓷器打碎,寓意不吉利,唯恐自己的江山不保,因此要求烧制的瓷器不落本朝款或不落款。

还有一种情况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倘若原件无款,仿制出来的瓷器自然也就不会带款。而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再者,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件粉彩霁蓝描金大瓶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另外两件一样,正是作为宗教祭祀之用。

市场表现不俗

一般而言,有款的官窑瓷市场表现更好,然而,在藏家追逐的明清官窑瓷器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无款但时代特征明显的佳品,甚至极品。它们与同一时期的有款瓷器相比,存世量更少,反而弥足珍贵。在近年的拍卖会上,这类无款瓷器的成交价格已有不俗的表现,值得藏家关注。

如在今年付拍的明清官窑瓷器中,身价超过千万元的无款官窑瓷器共有4件,除去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还有以1376万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折枝番莲“八宝”纹出戟觚、以1096万港元成交的清雍正至乾隆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以及1430万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

这四件瓷器虽然无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流传有序。北京翰海付拍的这件无款粉彩瓶原本陈供在圆明园,原是一对。圆明园浩劫之际流出,一件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本件同时散出,辗转流入美国芝加哥,本为著名收藏家BillLittle旧藏。

鉴别不单看款

“要评判官窑器不能光看官窑的款识,还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如可通过瓷质、造型、画风、釉色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判。”蔡国声提醒收藏爱好者,千万不能见“款”就买。

官窑除了制作精细,各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的画风、釉色和器形。比如明嘉靖信奉道教,那时候的器形主要以葫芦造型的瓶为主,并出现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纹饰,如八卦、云鹤、仙鹤、松树等纹饰,像这种纹饰的官窑,其他朝代较少见,是明嘉靖朝官窑所特有。#p#分页标题#e#

款式方面也很重要。明清官窑瓷器写款,从明永乐才开始有款。虽然洪武二年开始设了官窑,但是洪武的官窑瓷器,没有一件带款的,所以如果见到写“大明洪武年制”,或者“大明洪武年造”这种款的瓷器,那肯定是仿品无疑。又如永乐瓷器的款,永乐时期虽然开始写款,但并不是很多,因此市场上能真正见到的很少。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紫砂加彩千金不卖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身于江苏宜兴,紫砂艺术大师。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

徐汉棠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1952年师从顾景舟学艺,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

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

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

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徐汉棠是顾景舟第一入室弟子。“我读小学时,暑假到外婆家,小舅邵全章带我去顾景舟家玩,我看到顾景舟泥凳上的工具规矩有样,灵巧得像玩具,我就拿着玩。”顾景舟是一个极其细致之人,对制壶工具尤其讲究,常说:“你玩我的工具可不能弄坏,这是我的吃饭家伙!”1952年,顾景舟出了道题,让徐汉棠做一副“矩车”工具。顾老见工具做得不错,便说:“汉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

徐汉棠紫砂壶80岁的徐汉棠老人是顾景舟的位入室弟子,他的壶如今也是千金难求。今年1月,徐汉棠经典作品“四世同堂”紫砂壶以80.64万元成交。6月,徐汉棠制、韩天衡刻画的一把“秦权壶”,又拍出86.25万元的高价。

一把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可以拍出1232万元的高价,而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师壶”在宜兴也几乎是一壶难求。宜兴紫砂壶作为收藏市场的宠儿,如今已被炒作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此壶是来自河南省孙先生的紫砂加彩寿陶壶。此壶是从下面入水,如此独特的设计,整个形体是一个寿桃的形状,就如同孙悟空偷了皇后娘娘的寿桃,栩栩如生。现在能看到这种紫砂壶是非常罕见。

瓷器造型也可鉴真伪


掌握各时期瓷器通常的造型特征和共同的风格是鉴别瓷器的重要途径和依据。

看造型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具有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则一反宋代造型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的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

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还需要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

以碗足为例,唐代以前为饼形足,唐代中期由饼形足演变为玉璧形足,五代时向圈足发展,而圈足成为我国碗、盘一类器足的整体。可见器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

我们知道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而论,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制精细,造型轻重适宜,如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就极明显。永乐时期还有一种纯白釉胎盘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炎销”。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暗花纹饰的技巧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档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惟重纤巧,而且无大器,其最有名的五彩扁肚撇口把杯、鸡缸杯、高土杯、三秋杯、天宇罐等,都是异常轻盈秀雅的代表作品,为仿制品所望尘莫及。

弘治传世瓷器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九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靖、万历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就有笔架、笔盒、笔洗、水丞、砚台、颜色碟、颜色仓、印盒等多种多样。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器形之巨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棒盒、方斗杯、灯台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

清代瓷器的造型明显增多,并制作精巧。康熙朝创新之作不断涌现。琢器中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风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吉叶尊、棒槌瓶、布布橙、倒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物。

雍正年间创作丰富,所仿宋代名窑及永、宣成窑瓷器不仅胎釉、纹饰惟妙惟肖,而且在造型上足以乱真。

乾隆年间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像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嘉庆、道光以后,大多因袭旧制,很少有创新之作,造型也由精美变为粗笨,逐渐失去前期的优质传统。

掌握了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还须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型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但仔细观察,差别还是有的。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而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民窑瓷器中则极少见。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鉴赏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无款瓷中也有珍品


景德镇自明代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以后,绵延500余年窑火不熄,所产官窑瓷器精品浩如烟海。明永乐帝朱棣开官窑书写当朝纪年款之先河,随后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遂成惯制,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

本文关注的是另一种情况,即不署纪年款的瓷器珍品,这类瓷器通常不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年至1464年)的近30年,除了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大明天顺年制”款的青花小碗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朝官款的任何器物。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御窑厂在明代正统初年就被严令停烧,直到天顺丁丑,才见青花瓷有“委中官烧造”的记载,因而这三朝被陶瓷史学界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其实,“空白期”并非真正一片空白,虽然官窑被迫停烧,原来一批制作官窑器的能工巧匠为了生计不会就此歇业,有的转业民窑,使民窑的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具有官窑质量的民窑产品。这些产品也为当今瓷界、藏界所珍视,只是识别它们需要相当的眼力。

清代也有这种情况,《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康熙时期的民窑器一般都不书年款。

康、雍、乾盛世三朝的官窑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些甚至是皇帝指定不书款,如清宫造办处3349号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园一件,传旨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烧些来,底下不必落款。”这类由皇帝钦定,御窑厂烧造但并不落款的产品,瓷界称其为“无款官窑器”。

另外还有仿前朝瓷器而书当朝年款,以及民窑中“官古户”等高级制品书堂名、轩名款的精良产品,其中不乏可与官窑器相媲美者。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下令将景德镇御窑场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派郭葆昌为陶务公署监督,当时生产的书有“居仁堂制”款的瓷器,虽然不是官窑纪年款,但其出自官窑,也有相当的艺术水平。

【陶瓷文化】无款瓷中也有珍品


景德镇自明代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以后,绵延500余年窑火不熄,所产官窑瓷器精品浩如烟海。明永乐帝朱棣开官窑书写当朝纪年款之先河,随后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遂成惯制,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

本文关注的是另一种情况,即不署纪年款的瓷器珍品,这类瓷器通常不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年至1464年)的近30年,除了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大明天顺年制”款的青花小碗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朝官款的任何器物。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御窑厂在明代正统初年就被严令停烧,直到天顺丁丑,才见青花瓷有“委中官烧造”的记载,因而这三朝被陶瓷史学界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其实,“空白期”并非真正一片空白,虽然官窑被迫停烧,原来一批制作官窑器的能工巧匠为了生计不会就此歇业,有的转业民窑,使民窑的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具有官窑质量的民窑产品。这些产品也为当今瓷界、藏界所珍视,只是识别它们需要相当的眼力。

清代也有这种情况,《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康熙时期的民窑器一般都不书年款。

康、雍、乾盛世三朝的官窑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些甚至是皇帝指定不书款,如清宫造办处3349号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园一件,传旨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烧些来,底下不必落款。”这类由皇帝钦定,御窑厂烧造但并不落款的产品,瓷界称其为“无款官窑器”。

另外还有仿前朝瓷器而书当朝年款,以及民窑中“官古户”等高级制品书堂名、轩名款的精良产品,其中不乏可与官窑器相媲美者。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下令将景德镇御窑场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派郭葆昌为陶务公署监督,当时生产的书有“居仁堂制”款的瓷器,虽然不是官窑纪年款,但其出自官窑,也有相当的艺术水平。

无款瓷中也有珍品_陶瓷知识


景德镇自明代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以后,绵延500余年窑火不熄,所产官窑瓷器精品浩如烟海。明永乐帝朱棣开官窑书写当朝纪年款之先河,随后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遂成惯制,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

本文关注的是另一种情况,即不署纪年款的瓷器珍品,这类瓷器通常不为人们所熟知和重视。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年至1464年)的近30年,除了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大明天顺年制”款的青花小碗外,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朝官款的任何器物。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御窑厂在明代正统初年就被严令停烧,直到天顺丁丑,才见青花瓷有“委中官烧造”的记载,因而这三朝被陶瓷史学界称为“空白期”或“黑暗期”。其实,“空白期”并非真正一片空白,虽然官窑被迫停烧,原来一批制作官窑器的能工巧匠为了生计不会就此歇业,有的转业民窑,使民窑的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具有官窑质量的民窑产品。这些产品也为当今瓷界、藏界所珍视,只是识别它们需要相当的眼力。

清代也有这种情况,《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阳城人,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所以康熙时期的民窑器一般都不书年款。

康、雍、乾盛世三朝的官窑器也有不书年款的,有些甚至是皇帝指定不书款,如清宫造办处3349号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持来黄地暗龙茶园一件,传旨照此样交年希尧将填白釉烧些来,底下不必落款。”这类由皇帝钦定,御窑厂烧造但并不落款的产品,瓷界称其为“无款官窑器”。

另外还有仿前朝瓷器而书当朝年款,以及民窑中“官古户”等高级制品书堂名、轩名款的精良产品,其中不乏可与官窑器相媲美者。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下令将景德镇御窑场改设为陶务监督公署,委派郭葆昌为陶务公署监督,当时生产的书有“居仁堂制”款的瓷器,虽然不是官窑纪年款,但其出自官窑,也有相当的艺术水平。(胡元麟)

蓝釉金彩盘价值判断


蓝是钴料的发色,春秋战国陶胎琉璃珠及唐三彩陶中的蓝釉器,都属于低温烧成。在瓷器上的高温钴蓝釉,则是由元代景德镇所创烧。河北省保定市发现的蓝釉金釉 及蓝釉金彩酒杯和蓝釉金彩盘、呈宝石蓝色,十分纯正,代表了元代景德镇高温蓝釉的烧造水平。

元代景德镇蓝釉的烧造成功,为明清两代霁蓝釉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篮釉金彩瓷器非常名贵,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因为笔者偏爱捡漏收藏,所以我有幸于2006年11月19日在北京昆玉河畔徐庄市场地摊遇上了这只元代蓝釉金彩盘。此盘口径14.5厘米,足径4.8厘米。蓝釉金彩盘造型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彩瓷色调相宜,画风细腻严谨。这是一件难得之物。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此盘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与艺术特色。

器物造型特色:器物造型属于花口盘的造型。全盘分成六个花瓣,花瓣呈盘外凸盘内凹的艺术造型,每个花瓣之间并有凸起的棱线相隔。盘心恰似花蕊,增加了艺术性与欣赏性。

胎质与胎体特征:胎质较粗松,胎体较薄,手感适中。元代瓷器一般都胎体厚重,尤其是民窑器物。但元代也有薄胎精美之瓷,尤其是元朝政府在景德镇建立官窑之后,像元青花、釉里红、蓝釉金彩、蓝釉白花创新精品,都是景德镇官窑为元朝政府及王公贵族所烧制。

蓝釉特征:蓝釉如雨后的蓝天,这种新颖的蓝釉应是花了很大的工本,反复试烧才能成功。

纹饰绘画特色:蓝釉金彩盘纹饰布局精巧。每个花瓣之中各绘一朵金花,盘心绘两朵金花交叉开放,这种以盘喻花,盘中绘花的艺术创造显得格外新颖。

酱釉色地的特征:盘的色地是酱釉,釉面显出年深日久的苍老感,无论从盘内壁外壁都可发现酱釉上的光泽,即“蛤蜊光”。元代有蓝釉金彩盘,也有色地蓝釉金彩盘,这种盘子工艺更复杂,艺术性与欣赏性更高。

底足方面特征:盘底足为平削圈足。盘底中心乳钉状突起,用手抚摸格外明显,这是元代瓷器底足的特征。

明代官窑瓷器收藏价值


很多人对瓷器的价值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接触过、收藏过的人,更是知道古瓷的价值。不过,相对于其他时期的古瓷,明代御窑瓷器价值更高,也成为很多藏家追捧的对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明代御窑瓷器的收藏价值,看看这个明代的瓷器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人如此折服。

明代御窑瓷器收藏价值

明朝时期最有名的御窑瓷器厂有三个,分别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永乐御窑瓷器厂以及宣德御用瓷器厂。这三个不同的御窑厂烧制的瓷器都是专为宫廷供给,制作非常精细。

1、明代景德镇御窑厂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创建实践是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在永乐和宣德年间都有很大的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中国瓷器技术的发展,也对整个制瓷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永乐御窑瓷器厂

永乐御窑瓷厂开创了新篇章,它以瓷器器物大小适中、胎质厚度合适、装饰纹理疏朗、充满文人气息等特点而成为当时备受喜爱的一种瓷器烧制厂。它对后来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开创了首次在官窑瓷器上打上烙印的方式,也开创了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上标识帝王年号的先河。

3、宣德御用瓷器厂

宣德御窑瓷器厂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开始在瓷器底部大量署年号,这在之前是很少有的。以往不受众人关注的地方也成为展现皇家标志以及书法优美的重要地方。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明代御窑瓷器进入到精致完美的阶段,无论是造型、胎釉还是纹饰、款识等都非常完善,成为后代借鉴的标本。

市场价值最高的三种瓷器

明代御窑瓷器中最受关注,在现代市场价值最高的就是三种瓷器,分别是甜白釉、鲜红釉、青花,这三种瓷器堪称明代御窑瓷器中的珍品,在现代收藏价值极高,难度也极大。

1、鲜红釉

鲜红釉瓷器多为明清时期的祭祀用器,由于呈色对炉温、气氛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烧制这种瓷器难度非常高,得到的数量也极少。

2、甜白釉

甜白釉是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品种,这是景德镇首创品种,其特点是白如凝脂,非常漂亮。

3、青花瓷

青花瓷的盛行改变以往青瓷的局面,也是中华民族多元化文化融合的一种表现。据了解,在元代时期御用瓷窑就已经开始烧制青花瓷,只不过当时的技艺尚未达到成熟,因而不及明代御窑青花瓷器。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都是明代御窑瓷器中非常珍贵的存在,其市场价值极高,很多只能在博物馆、私人收藏家那里看到,因此,明代御窑瓷器的收藏价值非常高。

清官窑收藏价值不菲


藏友王先生来电询问:家中有几件陶瓷藏品,据老一辈人说是清朝官窑,目前官窑的市场价值不菲,哪些年代的藏品值得关注?

据行家介绍,这几年,在海外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窑陶瓷一直不断地刷新拍卖记录。这绝不是有钱人玩的数字游戏,因为官窑瓷器在当年所负载的政治、文化价值和社会财富,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官窑的制作在当时的经济成本已经不菲了,更何况据历史记录清代雍正、乾隆等皇帝还亲自参与了瓷器的创作和生产。例如:史书记载雍正八年三月初六这一天,雍正皇帝因为所进贡的珐琅彩瓷鼻烟壶烧造得好而龙颜大悦,下旨奖赏参与烧造的有关人员。当天,画烟壶的谭荣和炼珐琅料的邓八格分别得到了赏银20两,而其他匠役等人也分别得到了10两、5两不等的赏银,结果这个小鼻烟壶光赏赐就花了130两银子。在历史上,雍正、乾隆皇帝对瓷器非常钟爱,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官窑瓷器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上可以看出生产的官窑瓷器在当时的成本。这仅仅是成本,并没有附加上其艺术和文化的价值,以及御窑厂这个金字招牌,为什么朝廷要花费如此多的财力、精力生产瓷器呢?当时瓷器不仅是日常用品,它还是一种形象,皇帝不仅用它来赏赐大臣,体现皇恩,而且用来作为外交礼品,显示中国的科技生产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无款官窑瓷竟也可价值千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无款官窑瓷竟也可价值千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官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