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章:宋代建窑广受藏家青睐 瓷器精品赏析

宋代建窑广受藏家青睐 瓷器精品赏析

福建建窑是我国宋代八大著名窑系之一,为弘扬建窑古瓷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造诣,让大众了解建窑烧造艺术成就及宋代饮茶文化与建盏的深刻渊源,直观地欣赏宋代建盏的风采,品味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福建省建阳市博物馆、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古玩商会古陶瓷研究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古玩商会古陶瓷壶具研究会、福建省建阳市收藏家协会、金鼎方文物修复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组、北京天雅古玩城联合主办、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国际交流活动中心、北京茶叶总公司、BTV《八区帮帮忙》栏目协办的《首届宋代建窑瓷器特展》将于2009年7月25日开始在北京天雅古玩城举办。

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最受大家青睐,在历史上被称为我国瓷坛的“黑牡丹”。建窑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建窑出产的黑釉瓷产品主要有曜变,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纹为主,这些斑纹,人工无法控制,它既依靠釉料配方的变化,又依托窑内烧成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往往产生意外的效果,因此具有无穷的艺术魄力,似为“鬼斧神工”之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中曜变斑纹由于纹斑光彩夺目,异常绚丽,在建盏中最为珍贵。目前日本所藏的几件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我国建窑的产品。

两宋时期,朝野上下兴盛“斗茶”之风,黑釉器形制以碗为主的建盏倍受垂青,建盏的特点最适合斗茶。首先建盏的外观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变幻莫测、绚烂多彩的窑变釉给人以奇特的美感。建盏造型别致,口大腹深,沿薄底厚,胎质粗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当时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此争宠趋雅。

tAoci52.com其他人还在看

精品文章:《青花瓷》歌词赏析


《青花瓷》歌词赏析

青花瓷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前一阵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国之瑰宝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青铜器,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词曲名,用青铜的厚实象征爱情的坚真;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才刚开始落笔时便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于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使得「青铜器」这三个字看来太过厚重不够轻盈,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还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我再次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为歌名,主要原因是为它举世无双的珍稀度所震撼。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跟烧制过程会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所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瑰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能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我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雨过天青云破处」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此句另有一说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说)但后来我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于缠绵诽侧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 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于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出:「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故必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天青色在期待着雨天的来临。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降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下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这天气的变幻莫测,|>>>>|

精品文章:瓷器的纹饰


瓷器的纹饰

人物纹饰
婴戏纹 所谓婴戏,即以婴儿为画面的主角,描写儿童钓鱼、玩鸟,蹴球、赶鸭、放鹌鹑、抽陀螺、攀树折花等种种活动,着墨不多而情趣盎然。行乐图 即今日俗说的“生活照片”。在园林庭院场景中,有画一人独坐品茶或酌饮赏景,旁衬婢女童仆烹茶或侍立者;有画三五名流雅聚,或合家欢庆者。渔家乐图 “渔家乐”图案在康熙瓷器上大量出现。有渔夫们边捕鱼边交谈的画面,有渔舟唱晚、渔翁举杯共庆丰收的画面等等,均为表现渔家劳动欢快的场景。仕女图 仕女图在五彩瓷器上比较常见,有游园的,执扇的,乘凉的,戏婴的,也有在器物上突出画一个仕女。飘逸凌云,形象优美,画笔传神,栩栩如生。
动物纹饰
鹤纹 瓷器上的鹤纹初见于唐代,但为数甚少。宋耀州窑青釉碗有双鹤展翅、群鹤飞舞以及飞鹤与古图案相间的画面。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项鹤。因其体形优美,潇洒秀丽,常为文人墨客诗画题材。又因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一60年,所以绘有鹤纹的瓷器,多用作祝寿的礼品。 鹿纹 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花鸟纹 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鸦、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 充满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其余,小鸟琢果、鹊噪枝头,以及双系瓶上的草花飞燕等等,都各具特色。面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鱼藻纹 “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植物纹饰
牡丹纹 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 缠枝纹 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明清两代的牡丹花纹更加丰富多彩。 岁寒三友图 松、竹、梅称“岁寒三友”,是国画中常见的题材,宋以后则常用作瓷器的装饰图。莲花纹 莲花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莲花在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
|>>>>|

精品文章:藏市大众化投资——瓷器收藏


藏市大众化投资——瓷器收藏

图为:大清乾隆年制款五福捧寿罐乾隆青花龙穿花纺梅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道光青花凤牡丹纹罐福荷寿有鱼茶末釉雕瓷花瓶11月7日,伦敦索斯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个中国清代青花瓷瓶以282.05万英镑的天价成交,引起了藏界的轰动。其实,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历来收藏者众。尤其是近几年,瓷器收藏已经越来越成为大众化投资的对象。瓷器收藏的两大优势瓷器之所以在藏界大受青睐,成为大众化投资的对象,是因为其相对于书画、玉器等藏品来说,有着两大优势。第一,数量优势。中华几千年的制瓷历史,为后世留下了浩繁众多的瓷器古物,对于收藏者来说,其无论是官窑瓷器还是民窑瓷器,都为他们的投资提供了多项选择。因此,数量优势是瓷器成为大众投资热的最重要原因。第二,价格优势。书画、玉器等收藏,一般都需要很大的投资,而瓷器收藏,由于瓷器存世充足、不同种类等分详细,故投资额度差异明显,虽不乏天价精品,更多的则在能为中小投资者接受的“低廉”价位上。相对低廉的价位吸引了大量的瓷器投资者,因此,价格优势也是瓷器成为大众投资热的重要原因。如何衡量瓷器的收藏价值瓷器收藏价值的衡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可从官窑瓷器、民窑瓷器和高古瓷器等三个方面作出判断。官窑瓷器大都制作精美,代表着一定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民窑瓷器中那些制作工艺高、造型独特少见的也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高古瓷器是指汉朝以前的瓷器,由于其历史久远,存世量较少,体现了瓷器制作演变的历史过程,因而是最有收藏价值的瓷器。至于具体价值,高古瓷器,造型好、保存完整的,都在10万元以上,一般的也要数万元一件;官窑瓷器,那些名窑名品价格也大都在10万元以上,普通品的价格则需千元或万元;民窑瓷器价格比较低廉,但精品也在万元以上,图案、造型和工艺好些的,则在数千元上下,而那些普通民窑瓷器,由于存世量较多,有些数十或数百元就能买到。瓷器收藏贵在专攻藏市瓷器投资热遍及全国,涉及者众。那么,如何做好瓷器收藏呢?专家告诫:瓷器收藏贵在专攻。所谓“贵在专攻”,就是瓷器收藏要尽量做到“三化”,即单一化、个性化和系列化。换言之,投资者切忌无针对性地“乱淘”,因为藏市瓷器纷繁杂多,谁也不能全部买下,那种新旧优劣见物就买,凡有好感便掏腰包的做法是不行的;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具体确定一个收藏题材,专门攻向一个特定的方向。专家说,目前藏界好些瓷器投资者,之所以异军突起,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非常注意自己藏品的单一化、个性化和系列化。如以收藏青花瓷器而闻名的“青花王”赵德均、以收藏“三国瓷器系列”而为世人所知的成勇、以收藏邛窑瓷品名扬央视的尚崇伟等,无一不是因为在藏品中体现了自己的收藏特色和个性而事半功倍。辨明真伪再“下手”藏市历来有假,而其中瓷器类的仿品和赝品最多。对此,专家提醒,投资瓷器一定要辨明真伪再“下手”。专家认为,对瓷器收藏者来说,投资之前最好先学习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每个朝代瓷器作品的特征,掌握通过观察瓷器的器形、胎质、重量、纹饰、颜色等方面判断瓷器大致年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瓷器投资过程中让自己不受损害。不过,专家也特别指出,瓷器的仿品和赝品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时候仿品是对真品完美的艺术再创作,仿品中不乏艺术精品,尤其是那些有了一定历史年龄的仿品,市场价格和升值潜力并不低。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辨别能力,不论真品仿品,只要看准其有投资价值,就可“下手”购进。瓷器收藏也要面向现代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瓷器藏界,古瓷已经不再独步天下,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建国后生产的现代瓷器正越来越被投资者所看好。事实上,一些优秀的现代瓷作品反映了新中国的制瓷工艺水平,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因此,瓷器收藏不必一味“好古”,也要面向现代。专家提示,收藏现代瓷器首先应注意作品的造型。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因为藏家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而实际上,优秀的现代瓷器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其造型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体现的是不同的精神。其次应注意看作品的装饰效果。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是否具有创造性,好瓷器的装饰应该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完整的效果。第三看色泽。如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等。□

精品文章:正德时期瓷器鉴定


正德时期瓷器鉴定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

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 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 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精品文章:瓷器的纹饰样式涵义


瓷器的纹饰样式涵义

常见纹饰有:百花、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 .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 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 有许多装饰图案的构思,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寓意和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下面重点介绍一些我国古代传统装饰图案。|>>>>|

精品文章_瓷器的器型名称


瓷器的器型名称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鸡缸杯——一种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果等。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梅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蒜头瓶——瓶的一种式样。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藏草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直颈,颈中间凸出,鼓腹,腹一侧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创制,系宫廷用器,乾隆以后不见。转心瓶——瓶的一种式样。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

精品文章_陶瓷制作流程


陶瓷工艺流程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精品文章_踏访东瀛瓷都


踏访东瀛瓷都

在日本九州岛北端,有一个被誉为“日本景德镇”的瓷都——有田町。

通往有田町的公路要经过三条隧洞,隧洞的名称分别叫“白磁”、“青华(意即青花瓷)”、“赤绘(即红绿彩)”。这种用珍贵名瓷的名称命名隧洞的做法,一下子将人们带入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有田町内还有一座桥,历史久远,桥两侧的栏杆上一件件装饰华美的五彩瓷瓶被罩在玻璃罩内。有田町面积不大,竟拥有40多座富丽堂皇的瓷器商店,另外还有约250家作坊式的“陶磁厂”,许多作坊保留着数百年前的样子。在日本文字中,仍然使用“磁器”称谓,而不使用中国流行的“瓷器”称呼。

有田町的发展与日本瓷器业的崛起密切相关。400多年前,丰臣秀吉发动的侵朝战争失败,撤离时掠回大约一万多名包括陶瓷工匠在内的各行艺人,掳掠来的朝鲜陶瓷工匠李参平在有田町发现制瓷原料泉山石,从而开启日本瓷器的历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有田町生产的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当时正值中国明末清初年代,连年的战争造成的经济凋敝削弱了中国瓷器在世界市场的重要地位。上世纪9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出光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中日两国陶瓷文化交流展,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历史轨迹。当时许多日本瓷器模仿中国瓷器纹样,其逼真程度令人惊叹。后来日本有田瓷器通过伊万里港大量出口,故亦称伊万里瓷器。目前,伊万里瓷器在西方国家拍卖市场备受参拍者的青睐。

至今,有田町仍然是日本南部瓷器生产与贸易最集中的城市。这里瓷器商店林立,品牌众多,各种吸引人的看板琳琅满目,街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到处洋溢着浓郁的陶瓷文化气息,显示了日本瓷都的风采。我曾看到一块写有“磁州窑”的草书看板,是某瓷器商店借用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磁州窑”的名称作为商店的品牌,禁不住请日本朋友驻车,在蒙蒙细雨中按下相机快门。

我们还参观了有田町陶磁团地窑业组合。这里有10家相互协作的股份制陶瓷小厂,以生产日用瓷器为主。他们共同使用三座窑炉,烧成和彩烤不同风格的现代日用瓷产品。据老板介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陶瓷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他们只有采取发挥小型集团的力量,自愿组合,互相协作。不过各厂的产品风格各异,经济账也算得很细。产品多为仿植物花卉、叶子的形状,采用压力注浆成型。瓷器制品设计以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以新颖、多样、小批量见长。

有田町的今右卫门瓷器世家,是世界闻名的五彩瓷器生产厂家,主要以生产传统的红绿彩彩绘瓷器为特色。它的掌门人今右卫门善诏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后返乡继承祖业。1975年承袭十三代今右卫门称号,后创建了“色锅岛今右卫门技术保存会”,接受了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综合指定”称号。他精研瓷器彩绘技艺,开发出青花吹墨、薄墨吹墨等技法,先后获得西日本文化奖、每日文化奖、紫绶褒章、日本陶磁协会金奖、日本重要文化财色绘瓷器保持者即“人间国宝”称号。

参观今右卫门善诏的藏品小楼,你可以寻到日本彩瓷几百年发展历程及行销海外的轨迹;走进简洁古朴的工作坊间,看彩绘艺术家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操作,你会对“慢工出细活”的俗语有更深刻的理解。瓷器彩绘这一精湛技艺在有田町的发展,正是日本对传统文化遗产备加呵护、代代传承的生动写照。

精品文章:清代瓷器九大造型特征


清代瓷器九大造型特征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3、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5、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连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缚。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古装仕在高警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

6、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

7、清代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8、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滚圆泥鳅背形足等。

9、景德镇官窑多属皇帝年号款,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民窑款识多随意乱写,字体草率。

精品文章:中国瓷器发展史(下)


中国瓷器发展史(下)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对工商业采取了降低商业税率等政策。改变了元代对手工业工人采取的工奴制度。明洪武时规定“凡工匠二等:曰‘轮班’,三岁一役,役不过三月,皆复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王鸿绪《明史稿》第五十四卷)。“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明史》第七十八卷)。这种“轮班”和“住坐”的封建性超经济的剥削制度,对于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但和元代的工奴制相比,则轮班匠三四年中除了为官工业服役三个月外,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而住坐匠户若能每月交纳六钱罚班银后,也能从事自己的业务,这对于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无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明朝初年,社会相对安定,洪武、永乐年间,除了原有的城市继续有所发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中心。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疏浚会通河,修整自济宁至临清的一段运河,畅通潜运,使运河沿线的一些城市也繁荣起来。城市的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 明朝洪武年间,曾一度实行海禁,使外贸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瓷器的出口并没有停止,只是限制政府对外国的赠予。永乐年间以后瓷器输出的途径更多:政府的对外馈赠、入贡国使节的回程贸易、郑和的大规模远航贸易和民间的海外贸易等等。通过这些渠道,明朝的瓷器不仅继续畅销亚洲各国,而且也大量销售到欧洲。同时外商还根据本国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俗,在造型、纹饰等方面提出要求,订购所需瓷器;我国许多窑场也适应西方市场的需要,生产专供外销的瓷器。明代瓷器不仅从海路输出,而且还从陆路对外销售。据万历年间刊刻的《野获编》记载,阿拉伯各国来我国进行贸易的商人,回去时所带的瓷器多达数十车。出口的瓷器,既有官窑的产品,也有民窑的产品。在品种上,不仅有青花瓷,也有釉上红绿黑三彩瓷。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尤其是郑和八次出使西洋,既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刺激了瓷器生产的繁荣。 到16世纪,明代的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重要手工业,如纺织、冶铁、采煤、印刷和瓷器制造业,都有一部分进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时期。明代的瓷器生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明代的日用瓷器,除了宋元时期的大窑场如磁州、龙泉等地仍有烧造外,不同程度的粗、细陶瓷器生产遍及山西、河南、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其中,山西的法华器、德化的白瓷和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更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成就。 法华又称珐华,是明代中期以后在晋南一带盛行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与独特民族风格的日用器皿。法华器的胎与琉璃器完全一样,釉的配方也和琉璃器大体相同,只是助熔剂有差异:硫璃以铅作助熔剂,而法华所用的助熔剂是牙硝。《南窑笔记》说:“法蓝、法翠……本朝有陶司马驻昌南,传此二色,云出自山东琉璃窑也。其制用涩胎上色,复入窑烧成者。用石末、铜花、牙硝为法翠,加入青料为法蓝。”这里的法蓝、法翠很可能就是指法华的蓝色和孔雀绿色。在古代华和花是一个字。为什么在色彩上要加一个法字,它的最早记载见于何时,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法华的装饰方法,是“采用彩绘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上用特别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高寿田:《山西琉璃》,《文物》1962年4、5期)。山西所制的法华器,一般都是小件的花瓶、香炉、动物之类。景德镇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华器,但它和山西法华不同。首先是景德镇用瓷胎而山西法华用陶胎,因而烧成的温度就不一样。景德镇的器物有饰以花鸟、人物的瓶、罐、钵等。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一般是黄、绿二色,但法华则以紫或孔雀绿为主,缀以黄、白、孔雀蓝的花纹,就更能突出艺术效果。 德化窑的白瓷在宋代已有生产,但成为全国制瓷业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在明代开始的。万历十四年(1612年)刊刻的《泉州府志》说:“磁器出晋江磁灶地方,又有色白次于饶磁……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关于德化的古代窑址,福建省博物馆于1976年再次调查,据现有资料,明代的窑址计十八处:在浔中公社的有祖龙宫、屈斗宫、岭兜、后窑、西门头、大草铺、后所;在三班公社的有内坂、新乾寨、窑垅山、桐岭、旧窑、新窑、啤坝窑;在刈坑公社的有石坊、双溪口、苏田;在上涌公社的有许坑林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