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上的羊文化

羊之大者则美,美与善又近义,羊之物象便成为美好的意象而屡见于中国古代文物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中,羊的形象具有很高的民俗地位。羊是吉祥的生灵,古人把羊作为美好的象征,也许与羊的形体肥美、性格温顺、善良知礼有关,也必与羊隐含着吉祥、德望、公正之意相联。羊之大者则美,美与善又近义,羊之物象便成为美好的意象。自古以来,羊作为古代青铜器、玉器、陶瓷等艺术品的重要题材屡见于中国古代文物中。时值羊年,把玩古玩中的这些“羊”文化,可谓别有一番情趣。

青铜器:四羊方尊(商后期)

羊历来是古代青铜重器中着力表现的对象,作为代表性器物的四羊方尊,被认为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四羊方尊,颈部高耸,高圈足,尊的肩部四角是4个呈螺旋形卷角的绵羊头,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吉祥的“四羊”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商代晚期容酒器双羊尊,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西汉铜羊灯,羊背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羊的腹腔用以储存灯油,器物造型生动精巧,融实用和观赏于一体,成为灯中杰作;汉代玉卧羊形砚滴为我国古代文房辅助用具,立体圆雕,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双角回卷,身躯丰满,小巧别致,气质高雅,特有文化内涵中透露出一缕涓滴遗香的翰墨气息;西晋青釉羊尊,昂首张口,体态肥硕,釉色青绿,晶莹润泽,器物完美,是晋代青釉器代表作品;东晋青釉羊首壶,通体施青绿色釉,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眼涂点褐彩,颇具神韵;唐代白陶卧羊,羊身体骨肌清晰,巧妙采用局部点线纹饰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整个作品趋向于写实;元代黑陶卧羊,陶胎黑色,双目有神,体态丰硕,器物神形兼备,静中欲动,使人不禁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阴山之下,“风吹草低见牛羊”迷人的草原风情;嘉靖青花三羊纹碗,为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碗外壁绘三羊吉祥图案,寓意“三阳开泰”,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胎薄釉润,轻盈透亮,观感超凡脱俗;清代黄玉三羊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莹润可爱,以“三阳开泰”为题作岁首称颂之辞,弥显珍贵。

羊的艺术形象很早就走进了人类的视野,在早期原始文化遗存中,几万年前的岩画中就镌刻有羊,羊在古代不仅是青铜器、陶瓷中着力表现的对象,在玉器和绘画中也非常多见。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人们习惯于用美玉来形容玉器质地之精美,汉代许慎释“美”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可见“羊”字在“美”字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还有不少以羊为题材的绘画。宋元时期的大书法家兼大画家赵孟頫的《二羊图》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幅。此画纵25.2厘米,横48.4厘米。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其中一只双角细长稍曲的山羊低头吃草,另一只双角呈螺旋状的绵羊昂首瞻望。赵孟頫在画上题词:“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子昂。”可见此画为赵孟頫除马以外惟一绘有走兽的作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在此画上题词一首,“子昂常画马,仲信却求羊。三百群辞富,一双性具良。通灵无不妙,拔萃有谁方。跪乳畜中独,伊人寓意长。”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写诗最多的一位,他的诗作中耐人寻味的不多,但是这首诗中提到的“跪乳畜中独”,确实是观察到羊在百兽之中的独到之处。羊羔是跪着吃奶的。《春秋繁露》云:“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

此外,在我国历代铸造发行的钱币上,也常常能见到“羊”字或羊的图案。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流通使用的铲状货币--空首布上就有“羊”字出现。古汉语中“羊”与“祥”通用,因此历代古钱上铸造的“羊”字,多为“祥”字省笔,取吉利、祥瑞之意。羊的图案亦在钱币上大量出现。在民间,新春佳节向有“三阳开泰”的祝颂。现存世有一种厌胜钱,钱面有两立一卧三只山羊的图案,由于“羊”同“阳”谐音,即以三只羊谐音“三阳”,表达了人们对新春佳节的良好祝愿。

铸有羊图案的流通钱币,最著名的当数民国时期广州铸造的“五羊铜币”。广州别称“五羊城”,素以五羊作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铸造了一种红铜币,其正面为五羊图,五只羊或坐或卧,或行或驻,无一雷同,雕刻细腻,形态生动,惟妙惟肖。背面穿孔四周镌有5个连接的篆书“羊”字,共同构成嘉禾合穗图,构思巧妙,匠心独具。这种“五羊铜币”流通时间短,铸造数量少,甚为罕见,被公认为近代机铸币中的难得珍品。

羊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喜闻乐见的题材,羊的形态之多,变化之丰富,给世代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直至后来的年画、剪纸、邮票等文物艺术品和工艺品,描画着各个时代各种形态不同的羊的形象。综观这些“羊”文化,一件件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吉祥、圆满和幸福绵长的寓意,从中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祈盼。

羊文物鉴赏

陶瓷:白陶卧羊(唐)

双羊尊:是商代晚期的容酒器,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两只羊背部相连托起尊筒,四只羊腿巧妙地用作支撑。柔和素雅的铜绿,奇特优美的造型,纷繁瑰丽的纹饰,厚重拙朴的质感,赋予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西汉铜羊灯:立角羊形,身体浑圆,四肢直立,昂首凝目,憨态可掬。羊背为活动灯盘,羊腹腔可储存灯油,器物造型生动精巧,好看又好用。

汉代玉卧羊形砚滴:主要用于盛磨砚的水滴,故又称“水滴”。此器物为青玉质,通身有褐色沁斑,立体圆雕,身躯丰满,玉羊背部圆形凹洞上置双兽形圆柱纽盖,器物典雅,造型小巧别致。

西晋青釉羊尊:青釉出现于南方,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并非纯粹的青,而是在黄、绿、青等颜色中或多或少泛出青绿色。西晋青釉羊尊呈卧伏状,釉色青绿,晶莹润泽,器物完美,是晋代青釉器代表作品。

东晋青釉羊首壶: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对一侧置曲柄,两侧各置一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点褐斑。此壶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眼涂点褐彩,颇具神韵。

唐代白陶卧羊:卧羊头大,颈粗,眼圆睁,双角在头两侧卷曲,角上雕出较细密的线状年轮纹,颈部雕有较密集的点线状纹饰。羊身体各部位骨肌清晰,四肢匍匐呈卧姿。作品巧妙地采用局部点线纹饰来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作品趋向于写实。

元代黑陶卧羊:陶胎黑色,羊头朝前,双目望远,犄角弯曲,体态丰硕,羊腿弯曲跪于椭圆形底座上。器物神形兼备,静中欲动,使人不禁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迷人的草原风情。

嘉靖青花三羊纹碗: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此碗为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圈。此碗其胎薄釉润,轻盈透亮,线条圆润。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阳开泰”,观之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清代黄玉三羊尊: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此器物玲珑剔透,造型别致,莹润可爱。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颇为少见,弥显珍贵。

小编推荐

走出购买古玩时的心理误区


笔者是一位古玩爱好者,十几年的收藏活动,有喜有悲,更多的是遗憾。每每看到善良的古玩爱好者尽其所有满心欢喜买来的“珍贵古董”是一件赝品时,每当看到造假者那一栋栋新盖的楼房和忙碌的身影时,心里涌起的是无奈,更多的是愤怒。收藏如此高雅的活动被这些人搞得负声鹤唳,想买的不敢买,以臻有些爱好者退出了这一领域。究其原因,其中固然有文化素质、学识修养及鉴别古董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但我也发现许多专门经营古董,甚至专门搞文物研究、鉴定、收藏的大家、学者也时常被赝品所蒙蔽。这种情况,专业知识和眼力的欠缺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造假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具有欺骗性。另一方面大概与购买古董时的心理有关。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心态,被眼前的种种假象所欺,作出错误判断。此种例子,古今皆有。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我将在购买古董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心理问题与众爱好者共商。望大家不单要用丰富的文博知识充实自己,更要在购买时注意自己的心态,避免一叶障目,给造假售假者可乘之机。

1、约束自己的投机心理。诚然,每一位收藏爱好者都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上乘的古玩,但在信息如此快捷的今天,经营古玩者所拥有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未必比你少。如对方旨着一件货说是商代的铜鼎而只要数千元,不用问,绝对是假的。反之,如对方要的价高可也不一定是真的,需购买者运用自己的知褒、经验去鉴别。

2、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不要被故事所欺骗。售假者为了顺利出卖赝品,卖个好价钱,经常为所售“古董”编造一个个“真实可信”的故事,或布置一个让人一见就相信不疑的现场,引诱购买者上当。一次笔者到一旧货市场,转了许久未有所获。看别人大包小裹都买到喜欢的东西,心理不免有些着急(注意:心理开始不稳定)。突然,见一老者蹲在那里,面前摆了些低档的汉陶耳杯、陶罐和一些陶片料珠,碎陶片上不经意放了一件小玉片。老汉见了我便说:“师傅看看吧,家里挖猪圈挖出的,没好东西,不值几个钱。”这句话打动了我。拿起小玉片一看,鲜明的汉代风格。一问价2000元,当时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回到家静下心再拿出来一看,立刻发现了破绽,而且造假技术并不高明。扪心自问,这样蹩脚的赝品为什么当时未发现?因为那时心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只拿东西去印证心里的观点,而对售卖者失去了戒心,对购买物失去了基本的鉴评能力,因此打眼是不可避免的。忠告喜爱古玩的朋友,购物时心态一定要放平稳。只对物不对人,不要听卖者说他的东西如何如何,要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看。东西一上手先找其破绽,这样才可减少上当的概率。

消失的文化遗产——东阳上宅碗厂遗址


上宅碗厂遗址,曾承载东阳近代瓷业的荣光。最盛时期,上宅碗厂出产的瓷碗曾出口海外;如今仅留窑址,述说着瓷碗大生产时期盛景——当两只灰胎青花的粗瓷碗现身桌上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眼睛一亮——虽然瓷碗的质地并不好,甚至能看到碗壁上因烧制技术不过关而产生的洞眼,而且碗花工的绘画技术显然太低劣,以致原该古雅朴素的缠枝牡丹,变成了靛青的一团,但反而增添了一种稚拙的乡野气质。“这两只瓷碗,是我父亲胡世德在上宅碗厂工作时留下来的,虽然不精美,但我们都把它当成传家宝。”10日上午,歌山镇西宅村,村民胡福龙向吴海刚介绍,胡世德一直工作到1958年上宅碗厂关闭为止,“当时上宅有四五个碗厂,西宅也有一个。这些年,原来碗厂的老职工纷纷过辈(指去世)了,健在的几位也已八九十岁。如果这些人走光了,这段历史就消失了。”口述:每桥放45个碗坯,手脚快的工人每天可做8桥92岁的胡永良、85岁的胡田银、84岁的胡成银,是上宅村里留存不多的碗厂老职工,也是东阳最后的制碗工。思维与口齿都尚清晰的他们,说起那段往事,还是一脸自豪。“那些年,我们村从小孩到大人,都靠碗厂过日子。年轻人到山上挖瓷土、挑瓷土,有技术的中年人做碗坯、进窑、烧窑,女人们画碗花,还有人专门负责销售,整个村庄都因碗厂一条龙生产而忙活”。胡成银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孩子连玩泥巴都是模仿大人做碗做盘做酒杯。瓷碗生产主要靠手工人力,利用水碓捣泥,唯一的机械化工序就是用圆盘机制坯。“早时运碗泥时连手推车也没有,全靠肩挑,捣泥靠脚踏碓。”胡田银说,上宅碗厂从拌坯泥、制坯、上釉、画花、进窑、烧窑、出窑、校验、包装,再批发给碗贩出售,基本上是流水作业。17岁那年,胡永良开始拜师学做碗坯,次年就进入上宅碗厂,成了做坯工。“当时制坯靠圆盘机,算是机械化了。”胡永良边说边比划,“取一大团碗泥放在圆盘上,圆盘转动后,用两手捧着慢慢撸,一个碗坯就出来了。技术熟练的,一撸一个准。做好的碗坯放在木板上,一块板搁满45个碗坯,称为‘一桥’,因为板的形状像迎龙灯所用的灯板一样。手脚快的人一天可以做8桥。”在那个年月,做一桥碗坯才2毛钱,但当碗工一个月收入,也远高于农民种田一年收入,所以想进入碗厂务工的村民,仍络绎不绝。每做好一桥碗坯,制坯工就用单手托着送到车间里上釉。“做好的碗通过水陆两路,运到新昌、诸暨、宁波等地销售,并通过宁波卖到国外。”站在2006年立碑保护的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宅碗厂遗址前,胡成银激动地说,解放初期是上宅碗厂最兴旺的时候,产品供不应求。“过去这里都是碗厂的地盘,现在却都造起新房了。”他指着碗厂遗址边上的一排房子,“那时碗厂范围一直到村南的山脚下渠道边,整座山都是。”史料:41人的东阳县瓷业职业工会,全是上宅碗厂职工上宅碗厂名气之盛,盖过了其后成立的东阳县三大国营企业之一东阳瓷厂。年已九旬的东阳文史研究爱好者楼绛云先生,曾于30多年前考察过东阳瓷业,大致记载了上宅碗厂的“发迹史”。在这篇《东阳瓷业拾零》里,他并未说明上宅碗厂的确切创办时间,但从其记载里可以推测,最早的碗厂当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初:“碗厂的兴衰与国家的治乱是息息相关的,有人概括碗厂大约三起三落,初办时一起,北伐战争一落;北伐胜利后一起,到抗日战争前一段较长时期的繁荣;抗日战争时大落,胜利后又一起。”1945年12月19日,东阳县瓷业职业工会成立,入会的瓷业工人41人,全是上宅碗厂工人,其中27个是上宅人!上宅有名号流传的碗厂共4个,分别是大生、余源、兴贸、长毛。胡永福家尚存一个“兴贸”厂生产的笔筒,所绘画面为竹,写有“竹为君子”字样,落款“十都兴贸厂”。大生厂是上宅最负盛名的碗厂,由曾经担任东阳中学校长的赵骥创办。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支撑碗厂实为不易。抗战时期,上宅是“游吃队”出没频繁的地段,尽管碗厂萧条,濒临倒闭,那些“队长”和“司令”们仍要吃索用,稍不顺遂就拔枪相向。为了使碗厂避免洗劫之灾,也为了随厂多年苦撑日子的工人身家性命,赵骥只能忍气吞声、百计委蛇,几乎倾家荡产。后来,赵骥把碗厂交付儿子赵惠洛,曾担任巍山小学校长的赵惠洛是文弱书生,在战乱中支撑碗厂局面,实在穷于应付,最后只能交托给亲戚接办。结论:大生向外输送技术工,成为近代东阳瓷业孵化器上宅何以能衍生出一批碗厂,并辐射到邻近西宅等村?从在世的碗厂工人口中可知,一是与这一带丰富的瓷土资源有关,据说上宅瓷土质量尤佳,除本地碗厂所用外,还供应给后来的东阳瓷厂,至今仍储量丰富。二是与大生厂的孵化尤其与大生厂创始人赵骥的友善不无关系。赵骥创办碗厂,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由他出资,送一批稍有文化的工人到江西景德镇学技术。东阳县瓷业职业工会常务理事楼成昌及其兄楼成岳,就因此成为上宅所有碗厂里技术最高的两名工人,负责进窑、烧窑、看火候——当时没有仪表,温度计也不用,全靠看进窑的碗有无倾斜现象,看火候的紧慢与火光的颜色,以此决定烧窑进度。二是赵骥对邻近村庄碗厂都很友爱,以上宅为例,解放前后余源、兴茂、长毛诸厂创办时,技术工均来自大生厂,像长毛厂厂长的儿子,技术还是楼成岳教的,后来他们独立门户,各自办厂,大生厂慷慨地允许楼成岳等人为他们看窑路。这一优良传统还被赵惠洛继承。1949年7月,西宅村的胡金元、胡昭福、胡福昌等人在西宅后山办起了民生碗厂。工人多时达50余人,其中技术工30余人,部分也是大生厂的旧人,并请楼成岳兼管进窑。1952年,东阳瓷厂成立,从上宅碗厂抽调了部分技术工。同年,民生碗厂宣告停业,也为东阳瓷厂输送了一批技工。楼成岳的儿子楼镇海还担任过东阳瓷厂厂长、书记。“1958年公社化后,上宅碗厂就开始停工了,后来大办钢铁,彻底熄火。”胡永良说,其实在熄火前几年,上宅碗厂就因产品缺少创新,守成不易,情势岌岌可危,虽然曾经仿青花瓷进行多元化生产,但未有重大突破。随着江西瓷碗进入东阳市场,上宅碗厂的窑火永远熄灭了……

古玩四大魅力


古玩两字源于清代,在这之前称为“骨董”。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

随着人民物资水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涉足古玩集藏的人与日俱增。日前,笔者应邀参加了盛况空前的“第三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文物商店、文物公司及17个文物监管市场参加了展示,800多个古玩艺术品展位组成了不同档次、不同风格流派的展销格局,其中“文革”收藏品、明清家具、古旧地毯、紫砂系列、古旧钟表等23个专题展区格外引人注目。据笔者观察,前来参观博览会的不仅有来自祖国东南西北的古玩爱好者,而且有不少海外的游客,许多观者在博览会上一泡就是一天,因而人气很旺。那么,古玩的魅力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魅力之一:中国的古玩博大精深。以瓷器为例,它的制作无论是选料、绘瓷、烧瓷都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如元代青花瓷,它成功创烧于景德镇窑,并奠定了景德镇为“瓷都”的地位,然而陶瓷界却有这样的说法,即“青花首推宣德之说”,原因是宣德青花以其胎工精细、釉汁匀净、造型工整、器型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实际上,我国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相当精湛。南京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元代景德镇产的青花人物花卉梅瓶,它出土于明代宁昭靖王沐英墓中,后流失于民间,经研究发现,青花人物花卉梅瓶是元代景德镇产品,在制作中已使用了进口苏泥勃青料,发色苍翠,明艳浑厚,料色透人釉骨,加上高超的烧瓷技术,使得青花颜色鲜艳而又匀称,此作无疑堪称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魅力之二:体现身价。在平时生活中当人们得知你收藏古玩,便会觉得你这个人非常有品位;当人们得知你收藏了珍贵的古玩文物,那么,便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身价,记得中国民间就古玩的价格有许多说法,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黄金有价,均窑无价”。因此,在市场上,很多大企业家、富翁往往不惜巨资收购古今中外的古玩文物。如英国的汉斯·斯尤、伯利尔,美国的古油大王纳尔逊、洛克菲勒,香港的徐展堂、张宗宪、陈建文,台湾的蔡万霖等,他们中有的人还建立了私人的博物馆。今天,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频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出现,着实让人们感受到古玩的魅力和魔力。

魅力之三:保值增值。古玩除了供人玩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保值增值。民国时期,有人曾花一块大洋买了成化斗彩杯,后来被卢吴公司以4000大洋卖到美国,按现在这个说法也就是3、4万元,可是,这个斗彩杯如今的身价已是几百万元了。从拍卖市场上看,笔者曾看过一则报道,伦敦艺术新闻报每年就陶瓷市场行情指标作出评鉴,这一指标是根据“集体评价”的方法建构的,也就是每一个指标是由1975年伦敦佳士得与苏富比实际卖出的壶、瓶、杯、盘、香炉、碗等20件文物所组成,该组的每一件文物每年由拍卖会专家重新评估二次,再次重新评估的价格以当年每月平均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和1975年一千美元的基准作比较。从指标中可看出,中国陶瓷行情从1975年逐年攀升至1990年直追九千美元,成长约9倍。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陶瓷在海内外典藏家追逐下扶摇直上,迭创新高,尤其在海外拍卖市场上,明清官窑瓷器,动辄数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日前,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代嘉靖五彩五彩鱼藻纹盖罐(1992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曾以2230万港元成交)以高达4404.47万港元拍出,可谓八年翻一番,同时刷新了官窑瓷器的最高纪录。所以古玩保值增值也是人们热衷于收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谁能凭自己的眼力,低价吃进,高价出击,那将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可谓其乐无穷。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古玩风气在我国起源较早,它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行话。古玩行话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现在介绍一下常用的古玩行话。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得叫“旧仿”,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

——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

——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

——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而“捡漏”则是指卖者不识而买者有眼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错,殊不知有些货是伪造古董的人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要价是“天价”。

——批货物连好带孬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叫“交学费”,懂行人买了新仿的货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的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仿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叫“打一”。

有些古玩收藏术语对于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很陌生,所谓行有行规,古玩收藏市场也不例外,它也有它独特的收藏文化。在此列出一些较常听到看到的行话术语给大家参考,也许对初涉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有些益处吧。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年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古玩收藏“捡漏”指南


看到新闻说,有个英国人捡到了一个“瓶盖”,其实是1500年前的黄金吊坠,上有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的头像。

这是白捡,不叫“捡漏”。捡漏是古玩行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花很少的钱买到了很贵的东西。更精确的表述是:所花的钱,和它的实际价值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而他的反义词,则是“打眼”和“吃药”。

收藏:张伯驹和天下第一藏品

捡漏当然要靠运气,但是如果没有眼力,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恐怕很难遇到好事。

有一种捡漏,是因为卖家见识短,好东西在手上而不自知。比如黄金吊坠,有可能就当瓶盖买了。那就是漏了。小漏还可以自我调节,大漏则可能伤心,可能要了命。而且古玩这个江湖很有意思,你吃了药,漏了东西,没有人会同情你,反倒是鄙视瞧不起。所以往往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尤其是江湖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打眼吃药或者漏了东西,会毁一世英名。

曾被误以为是瓶盖的黄金吊坠

而捡到漏,则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不仅赚到了,利于身心健康,而且会给自己的元气和名气加分。和升了官娶了美艳老婆一样的光宗耀祖。

我有个哥们,地摊上几百元淘到个紫砂小玩意,仿生的,塑的是瓜果。只是觉得好看,所以买了。后来送朋友,朋友也没要,嫌它不值钱。谁知是大名鼎鼎陈鸣远的作品,落款是真的,不是托款。上拍几十万落槌,买家还觉得是捡了漏。

前一阵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漏,是一枚乾隆南红印章,那时候西泠1.8万元成交的,后来保利拍了380万。

乾隆南红印章

其实每个玩古的人,都有捡漏的经历,虽然打眼吃药的惨痛记忆要比“吃仙丹”多得多。关键是多大的漏,更关键的是,到底是不是漏。是不是漏,往往自己说了不算,那些国宝帮,天天都在“捡漏”,自我陶醉,其实不是漏,而是毒药。市场检验是很重要的,你认为便宜买到了东西,得很贵卖出去才算。我淘到过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清代官帽耳铜炉,两千元买的,让许多人眼馋。自己喜欢,所以一直没卖。后来有人转辗托人来求购,出价三万,我还是不舍。又后来,他出了五万,实在抵挡不住诱惑,竟然出了!至今后悔不已啊!

清代小铜炉

还有一种捡漏,就是看到别人暂时还看不到的价值。比如浙江嘉兴许明农制作的黑陶印,那时候百把块一个,可以买到精品。我一路买,从一百一个,到三百、五百。前年我竟出了五千元买下一个许先生的黑陶璧。买的人多了,它的价值渐渐彰显,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许明农黑陶印,笔者收藏。

捡漏确实令人愉快。这里面不仅有经济上的成功,还是人生中知识、能力、运气等综合价值的体现。但是漏不可能经常有,特别是现在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好东西不会轻易漏掉的。反之,倒是把破烂东西当作国宝的情况非常普遍。小镇居民家里的一只旧盘旧碗,虽说真是清代的东西,甚至明代,但是其实并不值钱,一两百三四百有人要还得挑剔品相。但是物主不这么想,把它看作稀世之宝,总希望有朝一日被专家鉴定为重器,价值连城。这都是电视寻宝鉴宝这些节目给闹的,把胃口吊起来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天上,比馅饼还要多。

这种民间日用瓷器其实不值钱。

所以过度宣扬捡漏的传奇故事,常常也是误人。文章误我,我误爹娘。梦想捡漏,常常反被漏捡了去。赔了夫人又折兵,人财两空,悲剧啊!

古玩这一行,真的很难。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如此,还需识人、识时务,闭门造车、刚愎自用、想当然,老是做梦捡漏,那是不行的。捡漏,那是建立在扎实的学习、经验之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千帆过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才是捡漏的境界啊!

古玩收藏三大难


收藏古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单纯的买或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玩。涉足古玩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但看书学习只是从理论上简单了解一些古董的年代、名称、用途,不经过实际收藏是绝对学不会的。

涉足古玩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一难:找入门老师难

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的卖的多。

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教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

二难:保持良好心态难

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最难控制的是心态。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董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董是能够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查,买到了伪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收藏者是比较难的。

三难:鉴别真假难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悟性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很快理解。特别是对古董的真伪鉴别,如果从实质上认识真伪古董就必须懂得工艺学、材料学以及其它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也许你会说,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没有文化,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

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只能识别而不能解释,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判断。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

收藏古玩:以标准器识年份


古陶瓷的传统鉴定,是古陶瓷收藏者必须苦学的基础课程,也是成为古陶瓷收藏家必须过关的终极功课,唯有过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你才能个人独立上古玩市场辨真伪淘宝,你才能为他人鉴定高仿品真伪并进行美学、历史、工艺、文化之学术研究。

不少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以标准器识年份”这门基础功课也没学好、学扎实,就以一知半解的陶瓷鉴定常识上古玩市场淘宝,或掺杂淘进众多赝品,或血本无归。举例如下:稍有闲钱者,对民窑高仿瓷真伪难辨,购进掺杂在民窑精品瓷中的少量伪品,算小亏,算吃“小药”,算缴学费。再虚心拜师,苦学“以标准器识年份”鉴定功课,专收历代标准器类型、釉水、款识、纹饰、底足之器物,三、五年后,必定会有收获,必定也会把初入门时所缴的“学费”,统统收回。

财大气粗者,常常心境很高,出手松动,好高骛远。民窑标准器看不上,一上手就想觅民窑精品及官窑器。结果常常被古玩商花言巧语,买下一批批粗制滥造的明清官窑彩瓷赝品。

这些财大气粗的收藏者,通常都是几千元、上万元,买下真品价值达50万元、上百万的宋五大名窑、明清官窑彩瓷粗仿品。往往都是等花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自恃是官窑瓷收藏家了,再拉台面摆宴请社会名流、古玩专家前来鉴赏。然而,一顿饭之后,原先购买瓷器的数十万、上百万元钱,都打水漂了,因为专家们鉴定均是赝品。

通过对以上两类稍有闲钱者及财大气粗收藏者的具体收藏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收藏经验:无论是工薪族收藏者还是富翁收藏者,收藏古陶瓷一定要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标准器,可以是几元几十元一块瓷片,几十元几百元一件残损民窑器,几千元上万元一件残损官窑器。这就像造房子要一块一块砖头砌起来的一样,手上如没有一批历代古陶瓷标本,仅靠书本、画册、光盘影像来对照收藏器之真伪,这是当代最流行的收藏弊病,这是初学者痴迷者最大的制命伤。其拯救的祖传秘方是:老老实实花数千上万元搜集一套历代古陶瓷的碎片残件标本;老老实实花上万甚至十万元,搜集一套历代古陶瓷的普通品标本。如数百上千元一件的马家窑彩陶,商周原始瓷,春秋战国半陶半瓷,汉陶罐,两晋越窑青瓷,唐三彩、唐邢窑、长沙窑,宋建窑、龙泉窑、吉州窑、磁州窑,宋景德镇青白瓷,元钧窑、元枢府釉、元玉溪窑,明清景德镇青花五彩、粉彩瓷,明清德化白瓷,民国瓷板画等等普通品。虽然,到了一定的收藏境界,这些历代标准器,就像小学、中学的课本,到时可以处理掉,让下一轮收藏入门者接盘。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是任何古陶瓷收藏者必须学习的课程,或者走弯路之后,必须补习的课程。

通常这门功课三至五年仅是打基础,不勤奋者,十年八年也入不了门。遗憾的是有些收藏者号称玩了几十年古陶瓷,结果还没有真正入门,收藏进来的一大堆古陶瓷,其实均是与历代标准器貌合神离的赝品。其原因就是,还没有完全过“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

凡过不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的半吊子古陶瓷收藏者,也难以独立对古陶瓷进行历史工艺、文化美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常在民间收藏报纸杂志上,看到不少民间收藏爱好者撰写的元青花鉴赏文章,笔者仅凭照片上的器型、底足、纹饰、釉水,就能断定其为赝品。可是作者还洋洋得意、洋洋洒洒挥写学术文稿,似乎自己捡了大漏,发现了民间秘藏的国之瑰宝。被收藏界誉为“张青花”的我国青花瓷器鉴定顶级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浦生在2007年1月17日《收藏快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说:“目前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的真品,只有300多件,只有40件不到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的博物馆和香港的个人藏馆。”这说明,民间收藏者能收藏到元青花真品完整器,几乎少之又少。而在2006年年底,国内民间收藏界举办的“元青花国际研讨会”上,一下子冒出来新近发现的几十件元青花完整藏品。张浦生先生认为:“世界对我国瓷器艺术的认同,元青花本身具备的艺术魅力,这是热潮中好的方面。但有人想一夜暴富而陷入执迷不悟;有人趁机制假贩假坑害收藏者;某些专家出于商业目的昧心地指鹿为马,将假的鉴定成真的。这一切,搞乱了收藏品市场,污染了学术风气,败坏了社会公德。”

以上举民间收藏者写元青花鉴赏文章之例子,是想告诉古陶瓷收藏者:当你的眼力“以标准器识年份”还没有过关,当你的古陶瓷收藏品真伪还存有争议,且主流鉴定专家已认定其为赝品,你是很难写出具有学术价值的收藏论文的。至于一般的与实物对照的收藏鉴赏文章,可能也会误导读者。因为收藏品本身年份鉴定不对,还奢谈什么古陶瓷艺术鉴赏呢?

摆放古玩的座架盒--收藏外的收藏


鱼鳔带架戟磬

在极讲古雅气派而文化积淀又深厚的古代中国,古玩的架、座、盒作为玉器、书画、青铜器、奇石等物的附属、陪衬与装饰,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颇费心机,相当考究,哪怕是单独来看,也有很强的观赏和保留价值。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古玩架、座、盒之属作为小木作的一个门类,大都出自巧作或雕花作之中的能工巧匠之手,有的甚至是皇家匠师的精心之作,其本身就是格高韵胜的艺术品,用做古玩陪衬,两者交相辉映,更显高贵。即便是所衬之物已经遗失,只留下单只的座、架、盒,也是万万不可小瞧的。

清末年间苏州怡园主人顾鹤逸有一藏石,此石不但有岩峦洞壑之形、枯木之质,听之有声,而且颠倒、正侧,可以摆出多种不同姿态。主人特意延请木作高手为藏石制作了九个不同形态的座子,以便随时变更其陈列方式。这些座子,个个精巧别致,且刀工准确利落,与藏石的九个面紧紧相扣,可谓匠心独运。

收集古玩座、架、盒也要着眼于精品。何为精品?笔者以为,需从做工、质地、构思、造型、立意诸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古玩座、盒、架有石质、木质、铜质及锦、布等,木质为最多。从取材上衡量,一般以材质佳良者为贵,如黄花梨、铁力木、紫檀、红木中,则以紫檀、黄花梨者为贵。论其制作方法,有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综合雕等,也有采用雕漆、镶嵌银丝等工艺的。无论采取什么工艺都要以雅为宜,使之质朴文气,不能过于花哨,以致失去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更不能哗众取宠,让人望而生厌。

架、座、盒既然是古玩的衬托,就得与器物搭调。凡工艺、设计、大小、色泽、高矮等都要充分考虑到所配器物的本色与造型,突出古玩本身,将器物自身的意境与妙趣最大限度地显现、衬托出来,并且尽可能使两者和谐统一,而不可过于繁缛,以致喧宾夺主。不管是托座、台架,还是椟匣,切忌陋、俗、繁,这就如同人的衣服,既要合体,还要适宜。

古玩市场上销售的古玩托、古玩盒之类,新旧混杂,优劣不分,玩家也不可盲目购进。常见到一些所谓古瓷、古砚,托座与瓷器并不相配,砚盒与砚台也是两拿着,有的不能合拢,有的像是硬塞进去的,拿也拿不下来,掰也掰不开。这绝不是原配的真品。还有作假的紫檀、红木的托、盒之类,表面造出一种古旧之色,也是司空见惯的,玩家更要警惕。当然,有些架、托、盒,木质好,做工讲究,卖主本无假冒古旧之意和骗钱企图,如果配以个人藏品,则也并无损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