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皇历)收藏渐热

在2011年9月21日结束的嘉德四季第23期拍卖会上,“大清光绪二十二年时宪书”拍出67.2万元的高价,吸引了众藏家对历书收藏的关注。

据了解,历书在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老百姓习惯叫作“皇历”,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时令节气并提供相关数据的书。历书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

嘉德四季第23期拍卖会现场

近10年来,历书增值迅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书,10年前在古旧书摊上十多块钱就能淘到,现在品相好的已开价几百元。新中国开国历书网上售价则高达数千元。此外,找不到历史年号的“错版”历书如《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大清宣统四年时宪书》等,10年前都不过几十元,如今都已突破千元大关。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内府精写本

1函1册,纸本,15.6×26.8cm

清代沿袭明制,每年都印有历书。顺治元年新法成为清政府的官方历法,正式改名为《时宪历》。后避乾隆讳,改《时宪历》为《时宪书》。《时宪书》是清统治者及全国各地官民了解天文气象、吉时节令的重要依据,清制每年仲春之朔(农历二月初一),钦天监将所编第二年的时宪书式样进呈皇帝,得旨后正式编制。编制时分御览本和颁行本两种。孟冬之朔(农历十月初一),钦天监将手书的御览本及刷印的颁行本进呈皇帝、后妃,同时将刷印本颁发各衙门。因需求量大,直隶、盛京、黑龙江、吉林及蒙回各旗由钦天监颁发,其余各省自行印刷,颁发各府州县。由此《时宪书》的御览本为正本,颁行本为其副本,而各省自行印刷颁发者为又副本。

此件为清光绪二十二年钦天监印造《时宪书》手书御览本,书写极精,原装原函。书内逢“辛未”二字必为朱笔,纪光绪帝生年。

编辑推荐

玉器收藏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清代玉器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大一统政权。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清代玉器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顺治到雍正时期,为早期,这一阶段战乱频频,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其特点是玉器品种和数量较少,也没有新的发展和特色;二是从乾隆至嘉庆时期,为中期,这一阶段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加上乾隆皇帝对玉器的情有独钟,促进了玉器行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鼎盛期,其特点是玉器在品种数量和制作工艺上都较以往有超越性的突破;三是从道光至宣统时期,为晚期,这一阶段战端又起,内忧外患,玉料来源受阻,玉器行业萎靡不振,可以说是衰落期,其特点是宫廷制玉有所衰退,但民间市场仍较为活跃。

清代玉器用料主要是温润细腻的新疆和田玉和晶莹剔透的缅甸翡翠。清康熙年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乾隆年间西域的分裂割据和叛乱得到平定,又打通了新疆和田玉内运的道路,这两点都有效地解决了清代玉器制作的玉料来源问题。

清代制玉作坊由宫廷直接控制的有十处,北京有养心殿造办处和内务府匠作处,南方以苏州专诸巷最为出名,扬州玉作以善于雕琢大件玉器闻名。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圆雕、浮雕、镂雕、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糅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加工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很多,可谓集古今之大成,大致可分以下五类:

一、仿古器 仿古对象广泛,凡古代的玉器、青铜器和陶瓷器等皆为模仿的对象,有形制、纹饰仿古,有的作旧,有的在同一器物上同时并用龙山、西周、宋代三个朝代的纹饰,并刻上乾隆御题。

二、生活实用品 有碗、杯、盏、盘、壶、尊、钵、盒等,新增器型有鼻烟壶,兼有放鼻烟与玩赏功能,早期为仿鱼、茄子、古瓶形,后期几乎都是扁体、短颈、小口形。

三、文房用具或陈设 有实用的文具和非实用的玩赏品,器型主要有笔管和笔斗、笔筒、笔架、砚、镇纸、臂搁等。陈设用的主要有花觚、花插、香亭、香炉、香熏、悬磬、悬钟、山子、佛、人像等。

四、礼仪用品 有少量礼器,如璧、圭、玉册等。

五、佩饰 玉带钩与玉带扣做工比明代精巧,花样繁缛;玉扳指,玉手串和玉手镯非常流行;各种人物、动物、植物题材的佩饰数量很大;带有“子冈”款的玉牌最多,这类玉牌多长方体,正背两面多刻人物、山水、植物、诗文等。

清代玉器的纹饰融会贯通了历朝历代的特点,新创的花鸟、虫草等纹饰丰富多彩,在玉器上出现了御制诗以及各种诗文。

中国瓷器收藏鉴赏500问-收藏馆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瓷器是体系最复杂的一种艺术型态,从汉晋越窑到明清景德镇窑,其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瓷窑遗址遍布大江南北,产品种类繁多,流到世界各地。今天人们常怀着惊叹和赞美的心情审视这些源自泥土的器物,在古瓷为世人展现悠远的社会画卷中,体会古代创作者的情感意趣,感受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性,了解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

基本信息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次:1

页数:187

字数:300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501968237

包装:平装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瓷器

1 什么是瓷器?

2 什么是原始瓷?

3 瓷器和陶器有什么区别?

4 什么是瓷石?

5 什么是高岭土?

6 什么是釉果?

7 什么是釉灰?

8 什么是釉?

9 什么是石灰釉?

10 什么是石灰碱釉?

11 为什么瓷釉会有不同的颜色?

12 什么是彩绘瓷?

13 什么是一元配方?什么是二元配方?二者有什么区别?

14 什么是化妆土?化妆土在瓷器装饰中有何作用?

15 中国瓷器在发展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6 历史上都诞生过哪些名窑?

17 瓷器各部位的名称是什么?

18 瓷器的口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口部都有哪些变化?

19 瓷器的颈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 颈部都有哪些变化?

20 瓷器的耳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颈部都有哪些变化?

21 瓷器的肩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肩部都有哪些变化?

22 瓷器的腹是指器物的哪个部位?腹部都有哪些变化?

23 瓷器的足都有哪些样式?

24 瓷器的造型都有哪些?

25 瓷器的款识有何特色?

26 瓷器的纹样有何特色?

27 什么是官窑?

28 什么是民窑?

29 瓷器鉴定都有哪些术语?

30 什么是督陶官?

31 什么是克拉克瓷?

32 什么是纹章瓷?

33 什么是巴达维亚瓷?

第二章 瓷器文化

34 唐代《茶经》对当时的瓷窑是如何评价的?

35 “类银”、“类雪”是唐代对白瓷成就的肯定吗?

36 宋真宗为何赐名景德镇?

37 宋徽宗与钧窑鼓钉洗有何传说?

38 宋代斗茶之风的兴起对当时的瓷器有何要求?

39 元至正青花是如何被发现的?

40 什么是枢府瓷?

41 为何说朱元璋偏爱红瓷?

42 为何说永乐偏爱白瓷?

43 为何说永宣不分?

44 明代祭祀用瓷颜色有何要求?

45 郑和对中国瓷器的传播起了什么作用?

46 明代为何很少有完整的蟋蟀罐存世?

47 明嘉靖为何多见道教纹饰?

48 明正德为何多见伊斯兰文纹?

49 明成化斗彩杯有何传说?

50 皇帝大婚用瓷都有哪些?

51 清代后官等级的差异在瓷器上如何体现?

52 瓷圣何朝宗瓷器有何特点?

53 景德镇白围裙的习俗缘何而起?

54 周丹泉仿定鼎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55 风火仙师是谁?

56 什么是太平窑?

57 郎廷极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58 年希尧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59 唐英对清代制瓷有何贡献?

60 中国瓷器海外传播都有哪些路线?

61 中国瓷器对亚洲瓷器的制作有何影响?

62 中国瓷器对欧洲瓷器的制作有何影响?

63 古代销往欧洲的瓷器绘画有何特色?

64 为法国人称作雪拉同的是中国什么瓷器?

65 故宫收藏有多少历代瓷器?

66 瓷器借鉴了青铜器中的哪些造型?

67 藏有中国瓷器的海外博物馆主要有哪些?

68 南海1号的出水对今人认识宋元瓷器有何帮助?

第三章 时代特征

69 如何鉴识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

70 原始瓷器是如何发展的?

71 原始瓷何时终结?

72 东汉时期的瓷器有何特点?

73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有何特点?

74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青瓷有何特点?

75 南朝瓷器与北朝青瓷有什么差异?

……

第四章 历代名窑

第五章 颜色釉和彩绘瓷

第六章 古瓷器形

第七章 古瓷纹样

第八章 古瓷款识

第九章 瓷器工艺

第十章 瓷器鉴定与保存

古书收藏指南


鉴定古籍版本和鉴别古器物、古书画一样,是很困难的事情。要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眼力,很细的心,很强的记忆力,才能应付自如。

古籍版本的鉴别,从大的方面讲,不外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即从内容上掌握资料依据,从形式考究时代风格。我们这里主要谈形式上的鉴别,即如何从书籍的字体、纸张、版式、刀法、墨色、刻印源流、题跋、批校、印章等方面来研究图书版本。

一般来说,在鉴定一部比较完整的古籍--即全文、序跋、牌记……等等都具备的情况下,审阅、考察和判断的依据充足,确定版本比较容易,也比较确切;但对残卷、零页或者从文字中查不到有关刻书时代任何依据的图书,只能从纸张、字体、刀法、墨色、版式以及各家著录等方面去判断。因此,在古籍版本的鉴定方法上,应以考察墨色、版式、字体、刀法、纸张、讳字、行款、字数、刻工姓名、封面、牌记、序跋、批校题记、书名冠词、藏章印记、书目著录,加上工作实践中的记录和脑子里所记图书各自特征和规律为主,而刀法、字体、纸张、墨色、版式、行款是时代性很强的特征,是鉴定古籍版本不容忽视的依据。

由于各种古籍版本的不同,在运用上述诸方法鉴别时各有侧重,下面分别叙述。

一、雕印本的鉴定

1.牌记、封面和序跋 历代刻本多在序目后边、或卷尾书末刻牌记(书牌子)。牌记内容有详有略,形式不一,有的予以艺术加工。明清两代有的书还刻有封面。无论牌记或封面,大都刻有雕牌年月、刻家姓名、室名、书坊字号。据此判定牌刻时代,一般是可靠的。不过例外的情况也不少。出现例外,一般是后人翻刻时将原牌记或封面照样刻入造成的。也有后人在用某书原版重印时换刻了封面,而正文并未改动,封面雕镑年月与原版刊刻时间不同,貌似另外的刻本。这种情况在清刻本小说中较多。古籍在正文前后,常刻有著者、刻书者,或与作者有关的师友、长辈、后学撰写的序、跋。一般序文刻在正文前面,跋文刻在正文后面。序跋内容多是叙述书中内容、编著意图或刊刻经过。文末署撰写序跋人姓名、朝代、年月,序跋的撰写时间,一般和刻印时间相差无几。因此,参照序跋所署年月、结合字体、纸张,判定其刻版年代是比较可靠的。但也有后人翻刻时将原序照样刻入,所以,切忌单纯地凭序断年。

2.题跋、识语和名家藏章印记 历代学者或藏书家,对自己得到或收藏的书籍,往往要加以考证;对版刻源流和个人研究所得,常在卷首或卷尾,或前后扉页上书写题跋、识语,叙述其内容正误、版刻时代、流传情况、收藏源流及个人得书经过等等。

乐器收藏指南


上古的乐器,根据制作的物质分类,叫做“八音”。《周礼·春官》载明八音是指“金、石、土、革、匏、竹、丝、木”,这种以质料对乐器的分类,一直沿袭到清代。

八音所指,根据汉代郑玄对《周礼·春官·大师》有关文字的注解,是“金,钟镈也;石,碧也;土,坝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也;匏,笙也;竹,管萧也”。其中革、丝、木、韵、竹各类乐器,不能长期保存,所以绝无超过几百年尚能完好无损的,因此难以成为文物古玩。古玩中的乐器,主要的还是青铜器。下面分别介绍青铜乐器和其他一些乐器。

乐器收藏:乐器鉴赏

1、琴、瑟、筝、琵琶

属八音中丝之类,都是弹弦乐器。琴亦称“七弦琴”,俗称“古琴”。形制为木质狭长琴体,上施丝弦。据说伏羲作琴,本五弦,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后多用七弦。但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琴,有十弦、五弦,是早已失传的乐器。琴在中国古代是十分名贵的乐器,收藏者尽心保护,所以干百年古琴,尚有流传至今的。古琴历年久远,漆光退尽,多有断纹,以龟纹、梅花纹、蛇腹纹及羊毛纹最为有名。

其他丝属乐器还有瑟、筝、琵琶等。瑟,形似琴,春秋时已流行,常与古琴合奏,所以古代常“琴瑟”并用,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瑟,原为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筝的形制也近似琴,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所以又称“秦筝”,古时用鹿骨爪拨奏,跟现在用手抚弹的演奏方法不同。琵琶本作“枇杷”。东汉末年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宋后逐渐由横抱改为竖抱,由拨子弹奏改为用手指弹奏。

2、铙

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仍沿用。形状象铃,但稍大,身体短宽,口部呈凹弧形,两侧角尖锐,底部有一中空状短柄,与体腔相通,柄中可置木,把使用时执把,铙口向上,用槌敲击,所以又称为执钟。但出土的铙常以三个或五个为一组,经实测,不能演奏完整乐曲,虽然大小不同、音高有异,但只能跟其他乐器配合作节奏性打击乐器。说明铙不仅可以用于军旅,也可以用于祭祀和宴乐。

3、钟

古代以钟鼎齐名,富贵之家称“钟鸣鼎食”,可见钟在祭把宴飨中的重要地位。传说古钟始于西周,但其形制应当来源于殷代的征。征体小,故用手持槌击,柄在下而口在上。后来钲体形越来越小,已无法手持,只能悬挂在架上敲击,从而柄朝上口朝下,成为钟属了。

钟在使用时,按大小依次成组悬挂,称为编钟。从出土实物看,钟的组合数目,从二枚一组到十六枚一组不等。完整的一组钟称为一肆。一般的钟,都可以发出两个音。一个音在鼓的中心发生,一个音在鼓侧发生。两个音相互间为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等等。有的大钟单独悬挂,则称为特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编钟总数达65个,包括钮钟l9件,镈钟l件,甬钟45件。最大的一件甬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而最小的一件钮钟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全套编钟总重量达2567公斤,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钟的组合。编钟上都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每件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中层甭钟共有三个半八度,音域宽广,音色清亮悦耳,是主要演奏部分。下层甬钟体大壁厚,声音浑宏绵长,可用来演奏和声,烘托气氛,上层钮钟可配合中层甬钟演奏旋律。这套编钟虽然已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四百多年,但出土后音乐性能仍然完好,中外古今乐曲都能演奏。

4、钲

形体似铙,但比较高大和厚重,考古学者俗称为大铙。根据罗振玉的说法,铙和钲的区别在于:铙小而短阔,柄短而中空,须安木柄才可以把持;钲则大而狭长,柄为实心而较长,可以手持。有的钲柄部有突起的一圈,称为旋。征又叫镯,进军时鸣鼓,也可鸣钲,鸣钲而鼓止,跟鸣铙退军作用相反。根据《左传》杜预注和《国语》韦昭注,钲又叫丁宁。从出土情况看,钲主要流行于春秋时代的徐、楚等南方谙国。有的征重达一、二百公斤,应当是插在底座上才能敲打。

5、铎

撞击乐器。形体似铙而小,铎体短阔,口部呈凹弧形,腔内有舌,顶部有长方内空的銎,用以装木柄。演奏时持柄摇动,舌撞击铎腔体而发声。铎古代分为金铎、木锋两种。金铎金口金舌,是一种军用乐器,军中两司马振金铎,指挥击鼓。木铎金口木舌,是宣示政令所用的,秦汉以后的铎,已经不作乐器,改柄为钮,以便悬挂,置建筑檐下,吹风摇动作响,称为“檐铎”或“占风檐”。

6、铃

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形体似钟而小,平口或凹口,上有弓形钮。《诗·载见》:“龙脐阳阳,和铃央央”,毛传:“和在拭前,铃在脐上”,这种铃的用途是悬于脐上的饰物。所谓“和”,指车铃,又称鸾,其形状为一镂空的圆球,周边有环,内含一小石。铃体下部连铸方翌座,以便插在车衡和马;轭上,马动则鸾铃鸣动,考古发现的铃还有执铃,长柄深腔,腔狭而圆,金舌套铸在腔外及柄上,数目不等。

7、钩鑃

又名句鑃,平持的打击乐器。形体似挠而长,口凹弧较浅,柄长,便于敲击。从传世器具的铭文内容看,钩钅翟应该是宴享的乐器,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多出土于长江下游吴越地区。

兵器收藏指南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制度后,战争频仍,绵延了数千年。特别是在春秋时代,据《春秋》一书记载,在250余年中,各种战争发生了数百起,都是列国诸侯之间兼并和掠夺的战争。所谓“春秋无义战”,正是一语道破当时大多数战争的基本性质。其后,五霸迭起,七雄争胜,战争规模扩大,激烈程度日烈,大有“争城以战,则杀人盈城;争地以战,则杀人盈野”之势。秦汉以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也不断地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统治者对武器的制造是十分重视的。商周时即曾大量铸造青铜兵器,它是当时的国家机器——军队必不可少功先进装备。中国古代兵器,大致也在此时基本形成,其种类和形制后来虽有发展,但变化不大。对于铸造在作战中能战胜敌人的武器,战争的双方是不遗余力的。因此,虽然经过战争的大量消耗,仍有大量遗存下来,在古战场遗址,也能经常发现各种武器的残存。所以,在古玩中,兵器是一大宗。

战争依附于经济,生产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作战方式,因而作战的武器自开始以来就是从生产与交通工具转化而成的。我国古代历来有所谓“十八般兵器”之说,它早巳成为古代兵器的代称。从文献来看,“十八般武器”是由“十八般武艺”演化而来的。“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在宋代已经产生,明代已经作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十八般武器的名目各家说法不尽一致,但大同小异,不必拘泥一说。我们今天按照兵器的用途,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攻击型兵器,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长兵、短兵、远兵;另一类为防御型兵器。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攻击型兵器

(一)长兵,即带松(杆)的兵器

1.矛 刺兵的一种,长柲、直刺。最初使用的矛,矛头或用兽角、兽骨,或用竹木,或用尖形石块制作。商周时代,矛用青铜制作。矛体分身和骸两部分构成。身具前锋和二刃,中为隆起的脊,骹为直筒状,用以安柲。商早期矛身细长、两刃狭,商晚朗、西周及春秋初期多大身阔刃。春秋时晚期以后又多为狭叶刃,并且有血槽。战国矛制作尤为精美,矛体和铜柄多刻有铭文或精美纹饰,有的还镶嵌金银。汉以后改用铁矛。

2.戈 长柄攻击性兵器,用以钩杀啄刺,杀伤力很强。商周时代最常用的武器,古称“勾兵”。戈由戈头、柲、柲冒和柲鐏构成。柲是戈的长柄,木制或竹制。随县曾侯乙出土的长兵,如戈、朗、矛、受等,出土时不少仍保留有柲。柲用木为心,外包竹片,再缠绕藤皮或丝线、革带,然后髹漆而成,集木、竹、藤三者之长于一体,既轻便又坚韧而耐用,所以能历经两干余年而保存至今,反映了当时兵器制作的高度工艺。柲冒在商和西周多为木质,也有青铜铸的。镕是在东周时发展起来的,为柄的末端有平底的铜套。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青铜铸的戈头。商以后,石戈、玉戈多作为礼器或明器,并非实战所用武器。至元代以后,铜戈也不再铸造了。

摆放古玩的座架盒--收藏外的收藏


鱼鳔带架戟磬

在极讲古雅气派而文化积淀又深厚的古代中国,古玩的架、座、盒作为玉器、书画、青铜器、奇石等物的附属、陪衬与装饰,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颇费心机,相当考究,哪怕是单独来看,也有很强的观赏和保留价值。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古玩架、座、盒之属作为小木作的一个门类,大都出自巧作或雕花作之中的能工巧匠之手,有的甚至是皇家匠师的精心之作,其本身就是格高韵胜的艺术品,用做古玩陪衬,两者交相辉映,更显高贵。即便是所衬之物已经遗失,只留下单只的座、架、盒,也是万万不可小瞧的。

清末年间苏州怡园主人顾鹤逸有一藏石,此石不但有岩峦洞壑之形、枯木之质,听之有声,而且颠倒、正侧,可以摆出多种不同姿态。主人特意延请木作高手为藏石制作了九个不同形态的座子,以便随时变更其陈列方式。这些座子,个个精巧别致,且刀工准确利落,与藏石的九个面紧紧相扣,可谓匠心独运。

收集古玩座、架、盒也要着眼于精品。何为精品?笔者以为,需从做工、质地、构思、造型、立意诸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古玩座、盒、架有石质、木质、铜质及锦、布等,木质为最多。从取材上衡量,一般以材质佳良者为贵,如黄花梨、铁力木、紫檀、红木中,则以紫檀、黄花梨者为贵。论其制作方法,有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综合雕等,也有采用雕漆、镶嵌银丝等工艺的。无论采取什么工艺都要以雅为宜,使之质朴文气,不能过于花哨,以致失去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更不能哗众取宠,让人望而生厌。

架、座、盒既然是古玩的衬托,就得与器物搭调。凡工艺、设计、大小、色泽、高矮等都要充分考虑到所配器物的本色与造型,突出古玩本身,将器物自身的意境与妙趣最大限度地显现、衬托出来,并且尽可能使两者和谐统一,而不可过于繁缛,以致喧宾夺主。不管是托座、台架,还是椟匣,切忌陋、俗、繁,这就如同人的衣服,既要合体,还要适宜。

古玩市场上销售的古玩托、古玩盒之类,新旧混杂,优劣不分,玩家也不可盲目购进。常见到一些所谓古瓷、古砚,托座与瓷器并不相配,砚盒与砚台也是两拿着,有的不能合拢,有的像是硬塞进去的,拿也拿不下来,掰也掰不开。这绝不是原配的真品。还有作假的紫檀、红木的托、盒之类,表面造出一种古旧之色,也是司空见惯的,玩家更要警惕。当然,有些架、托、盒,木质好,做工讲究,卖主本无假冒古旧之意和骗钱企图,如果配以个人藏品,则也并无损害。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古玩风气在我国起源较早,它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行话。古玩行话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现在介绍一下常用的古玩行话。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得叫“旧仿”,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

——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

——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

——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而“捡漏”则是指卖者不识而买者有眼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错,殊不知有些货是伪造古董的人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要价是“天价”。

——批货物连好带孬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叫“交学费”,懂行人买了新仿的货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的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仿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叫“打一”。

有些古玩收藏术语对于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很陌生,所谓行有行规,古玩收藏市场也不例外,它也有它独特的收藏文化。在此列出一些较常听到看到的行话术语给大家参考,也许对初涉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有些益处吧。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年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版画的收藏类型


国内的版画市场类型比较丰富,版画作品的收藏家和投资者可以有如下这些类型进行选择:

第一类是当代版画名家的创作,时下的收藏家、投资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代国画家、油画家的作品上,其实现在选择当代版画名家的创作不失为明智之举,目前,这类作品价格最高不过几万元。

第二类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版画,这类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高。很多重要的作品都被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市场中出现的比较少,因此价格相对要高一些,一般在万元左右。

第三类是清代、民国间的民俗石版年画、石版连环画,价格也是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

第四类是“文革”期间创作的“红色主题”版画。此类作品一直被学术界忽视,近几年逐渐开始重新认识,拍卖公司也加大征集力度,大有“走红”之势。

第五类是解放以后美院体系教师的创作版画。这类作品集中反映了建国后人们全新思想面貌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历史价值很高,目前的价格也比较低。

第六类是清代、民国年间的民俗木版年画,这些作品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地区的作品,主要以民间收藏为主力,市场价格普遍不高,一般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

第七类是古代木版画。远至唐代的佛像画,近至清代线装书中的插图版画、清宫廷制作的铜版画等,这类作品的价格与创作的年代、作品的质量、保存状况息息相关,价格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之间。

古玩收藏“捡漏”指南


看到新闻说,有个英国人捡到了一个“瓶盖”,其实是1500年前的黄金吊坠,上有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的头像。

这是白捡,不叫“捡漏”。捡漏是古玩行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花很少的钱买到了很贵的东西。更精确的表述是:所花的钱,和它的实际价值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而他的反义词,则是“打眼”和“吃药”。

收藏:张伯驹和天下第一藏品

捡漏当然要靠运气,但是如果没有眼力,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恐怕很难遇到好事。

有一种捡漏,是因为卖家见识短,好东西在手上而不自知。比如黄金吊坠,有可能就当瓶盖买了。那就是漏了。小漏还可以自我调节,大漏则可能伤心,可能要了命。而且古玩这个江湖很有意思,你吃了药,漏了东西,没有人会同情你,反倒是鄙视瞧不起。所以往往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尤其是江湖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打眼吃药或者漏了东西,会毁一世英名。

曾被误以为是瓶盖的黄金吊坠

而捡到漏,则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不仅赚到了,利于身心健康,而且会给自己的元气和名气加分。和升了官娶了美艳老婆一样的光宗耀祖。

我有个哥们,地摊上几百元淘到个紫砂小玩意,仿生的,塑的是瓜果。只是觉得好看,所以买了。后来送朋友,朋友也没要,嫌它不值钱。谁知是大名鼎鼎陈鸣远的作品,落款是真的,不是托款。上拍几十万落槌,买家还觉得是捡了漏。

前一阵传得沸沸扬扬的大漏,是一枚乾隆南红印章,那时候西泠1.8万元成交的,后来保利拍了380万。

乾隆南红印章

其实每个玩古的人,都有捡漏的经历,虽然打眼吃药的惨痛记忆要比“吃仙丹”多得多。关键是多大的漏,更关键的是,到底是不是漏。是不是漏,往往自己说了不算,那些国宝帮,天天都在“捡漏”,自我陶醉,其实不是漏,而是毒药。市场检验是很重要的,你认为便宜买到了东西,得很贵卖出去才算。我淘到过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清代官帽耳铜炉,两千元买的,让许多人眼馋。自己喜欢,所以一直没卖。后来有人转辗托人来求购,出价三万,我还是不舍。又后来,他出了五万,实在抵挡不住诱惑,竟然出了!至今后悔不已啊!

清代小铜炉

还有一种捡漏,就是看到别人暂时还看不到的价值。比如浙江嘉兴许明农制作的黑陶印,那时候百把块一个,可以买到精品。我一路买,从一百一个,到三百、五百。前年我竟出了五千元买下一个许先生的黑陶璧。买的人多了,它的价值渐渐彰显,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许明农黑陶印,笔者收藏。

捡漏确实令人愉快。这里面不仅有经济上的成功,还是人生中知识、能力、运气等综合价值的体现。但是漏不可能经常有,特别是现在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好东西不会轻易漏掉的。反之,倒是把破烂东西当作国宝的情况非常普遍。小镇居民家里的一只旧盘旧碗,虽说真是清代的东西,甚至明代,但是其实并不值钱,一两百三四百有人要还得挑剔品相。但是物主不这么想,把它看作稀世之宝,总希望有朝一日被专家鉴定为重器,价值连城。这都是电视寻宝鉴宝这些节目给闹的,把胃口吊起来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天上,比馅饼还要多。

这种民间日用瓷器其实不值钱。

所以过度宣扬捡漏的传奇故事,常常也是误人。文章误我,我误爹娘。梦想捡漏,常常反被漏捡了去。赔了夫人又折兵,人财两空,悲剧啊!

古玩这一行,真的很难。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如此,还需识人、识时务,闭门造车、刚愎自用、想当然,老是做梦捡漏,那是不行的。捡漏,那是建立在扎实的学习、经验之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千帆过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才是捡漏的境界啊!

古砚收藏指南


一、古砚的种类

现在它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别,下面控制砚原料不同分成大类,各大类下再按产地分成小类:

1、澄泥砚 宋代以后为四大名砚之一,借助于古代制作砖瓦陶器的工艺,把泥土经过澄滤,除掉粗渣沉淀后,加一些坚固剂,再制坯燃烧制成。其质地坚硬耐磨,呵气即湿,容易发墨,不损笔毫,不耗墨。有人工砚与天然砚之别。虢州澄泥砚,唐人推为第一。宋代有相州、泽州澄泥砚,明代颇负盛名的是绛县澄泥砚。

2、瓦头砚 又名秦砖汉瓦砚,这是用秦砖汉瓦制成的砚台。

3、漆砚 在现形外表,裹上麻布及丝织品,在麻布、丝织品上涂上一层漆灰,经晾干打磨后,再涂上一层朱漆。这种砚台轻便、坚固、耐用。

4、石砚 用石制作的砚,是历史最悠久、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砚台,历代名品叠出,按产地可将其分为:

端砚:出产于广东高要县的端溪石,始制于唐朝,历朝均作为贡砚、赐砚。石质细润,花纹独特,呵气即可研墨,研墨无声,发墨不损毫,加上精美的雕刻,奇特的造型。使得古端砚多成为稀世奇珍。为四大名砚之首。

歙砚:产于歙州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的龙尾山,所以又称龙尾砚。始制于唐朝,南唐在那里设砚务官,督促开采砚石,歙石石色青莹,石理缜密,坚润如玉,发墨如油,为四大名砚之 青州砚:产于沂蒙山区的临朐县老崖固,多为红丝石,所以又称红丝石砚。始制于唐朝,石声清悦,石色美丽,石中多纹彩,有云纹、水纹、木质纹等特点,红丝石砚质嫩理润,贮水不耗,易于发墨,不损笔毫。端歙没有兴起之前,为名砚之首,属四大名砚之一。至宋时因为石源枯竭而衰落。

洮石砚:产于甘肃省洮河东岸喇嘛崖鹦哥山嘴,又称洮砚。洮石有绿挑和红挑两种,绿洮色泽青蓝,肌理细润,纹似卷云,宛苦水波,风格独特。红挑石质纯净甘润,极为罕见。洮砚石质坚润,色彩绿蓝雅丽,呵气可研,发墨细快,保湿利笔,流传至今的已很罕见,为四大名砚之一。

青州紫金石砚:石色纯紫,色润细腻,发墨如端歙,有人将其列为宋代名砚之首。

青州金星石砚:产于临沂,又称羲之砚。石墨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质地滴水不涸,叩之有声,涩不留笔,是制砚上品。

博山淄石砚:产于山东博山。石砚色泽缤纷,绚丽多彩,肌理润滑,易于发墨,被视为上品,素有“损石”美称。

灵壁砚:产于安徽灵壁县。砚石出自古泅水中,因为受到千万年来的水击浪冲,形成了自然的峰峦纹理,透空玲珑,形状各异。石质硬度大,石理缜密,色泽清润,发墨快,不损笔毫,与端歙齐名,宋代曾作为贡品进贡。

另外,还有菊花石砚、易州石砚、角石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黎溪石砚、沉州石砚等。

古代的砚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瓷砚、金属砚、玉砚等。

二、古砚的构造

砚的整体俗称砚台,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部分:

砚堂:又叫砚心、墨堂、墨道。指砚的中心研墨处,即砚的核心部位。石质好坏,使用价值高低都由它决定。有些名贵石品,

如端砚独有的“鱼脑冻”、“蕉叶白”等,在设计和刻制时都保留在这一部位。

砚池:也叫砚湖、砚沼、砚海、墨海、墨池、砚泓,指砚的贮存已经研出的墨汁的低洼处,一般都在砚堂前端或周围。

砚唇:也叫砚缘,指砚堂周围略高的边缘带,形成砚的轮廓,好象砚堂的堤坝。

砚面:指砚的表面、上面或正面。

砚背:又叫砚底、砚下、砚阴、砚后,指砚的背面,即与砚面相反的那一面,经常在上面镌刻铭记诗词。

砚额:也叫砚头,指砚的上部较其他三边砚唇更宽,一般砚的主要工艺雕刻、纹饰都在这一部位。另外,端砚的石砚、雕琢设计也力求安排在这一部位,以提高砚的观赏价值。

砚岗:指砚堂中间稍高的部分,向四周渐渐低下去,使研墨时所得墨汁随时可向四周低洼处流下而贮存起来。

砚侧:又称砚旁,指砚的周围侧面,也常在上面镌刻铭记。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