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中的色彩王者—瑰丽奇幻的曜变天目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大国,出产的各种精品瓷器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被誉为诸名瓷之首的曜变天目釉,其颜色瑰丽迷幻,工艺复杂精巧,是古代高超制瓷工艺的绝佳代表,堪称古瓷中的色彩王者。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有人说 “南宋时期的曜变天目,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妖异瑰奇得不像是人间之物”。

何为曜变?以研究黑釉陶瓷器享誉盛名的谭瑞林先生著述:“曜变就是黑瓷器物在光照下,从器表的薄膜上所焕发出来的黄蓝绿紫等色融糅在一起的彩光。黑瓷产生曜变的局限性更大,除产生曜变的条件外,玻璃质感强的黑亮釉,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这种釉在烧制过程中,在特殊条件的作用下,更能形成一种极薄的铁结晶膜。没有这层薄膜,迎光就不会出现如虹一样的异彩。”

曜变天目釉的特点是,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仿佛是一只变色龙。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茶道的一种珍贵用具。宋人喝茶的方式和今天不同,是冲着喝的。中国在明代之后,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废止抹茶,茶具也就失去了依托,只有日本商人愿意重金收购,于是顶级的茶碗都被卖到了日本,成了日本历代传承的珍贵收藏。

由于曜变天目釉的色彩之丰富,工艺之复杂,其制造技艺自南宋以来失传了将近700年之久,而这项精湛技艺直到前两年才被一位苦心专研的老人林礼腾“复活”出来。曜变天目釉堪称中国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梦幻变化的色彩和复杂的制作工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极其罕见。

编辑推荐

斗茶神器 绚丽多彩的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人斗茶用的。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曜变天目茶碗的烧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碗壁上面的耀斑是在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闪烁出迷人的七彩光晕。当初,烧瓷高手们为了使得原本略显沉闷单调的黑瓷也能具有丰富华丽的纹饰,就采用了“曜变”技术。

曜变天目茶碗

所谓“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于器表薄膜上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的彩光。但要使得成品瓷器的表面上出现宛若天际彩虹一般的缤纷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可惜南宋灭亡后,这种制瓷工艺就失传了。所以现在人一直觉得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是一个历史工艺之谜,但中国的确在800多年前就已烧出了如此精彩的陶瓷器物。

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瓷的烧制方法之所以没能流传下来,究其原因还是和南宋时人们大都崇尚素洁、清雅、淡然的审美习惯有关。很明显,曜变天目茶碗的外观非常华丽,而且这种曜变瓷的工艺难度极高,烧制的数量本来就少,后来又渐渐不烧了,存世量可想而知。虽然现在福建一些制瓷专家也一直在努力研究,以期能恢复前辈的这种烧制工艺,但目前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和南宋时期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图案简洁 充满奇幻色彩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此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半坡人人面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动物形纹饰

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以鱼纹最为典型。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公认的彩陶艺术精品。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釉里红瓷|色彩鲜艳 明丽动人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釉里红瓷观赏

釉里红瓷是指用铜红料在胎上着彩,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现有的出土资料和传世实物表明釉里红瓷器首创于元代景德镇。由于釉里红以铜红料为呈色剂,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难度很大,正常显色不仅与彩料中的铜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关,并且对烧造的气氛和窑温的要求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烧成条件的任何细小变化都会导致色调不正,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在元代很少见,大多是灰红色。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仍然较少,发色多是比较淡的红色或偏灰的红色,但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釉里红发色极佳,浓厚鲜艳似宝石,也有淡红色的,这与当时的透明白釉提炼已达到极高水平有关。宣德以后釉里红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这时的釉里红发色较为纯正艳美。

釉里红瓷盘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充分展示了明朝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

色彩在釉上彩油画中的应用


色彩是感觉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色彩对于我们每一个绘画的人来说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实践的过程。所以要了解和研究色彩的根本规律,颜色与颜色搭配出来的间色和复色,再通过高温烧制出来的成品瓷,颜色所发生的变化,只有了解它,掌握它,才能画出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油画效果。

大家知道,世界是一个有色彩的世界,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根据科学原理,自然界之所以呈现出无限丰富的色彩,是因为光作用于不同物体,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吸收光和反射光的成分不一样,反射光的光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们感受到不同的色彩,这种原理是否确定,姑且不论,但是这种色彩确实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一种色彩的实体,我们把它叫作物体固有色,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颜色,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可使固有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上午:阳光照射下的白墙是暖白色的,傍晚阳光照射下的白墙则是橙红色,月光下的白墙呈青白色,烛光偏黄,日光灯偏蓝紫等,由于不同的光源,其不同的颜色对于我们组织色调,表现特定光源下光线气氛很有价值。物体放置在一定的环境中,它的色彩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环境条件下的色彩如一匹马在绿色的树林里和在黄土高原上的环境不一样,白马的颜色也会受到影响。一个芭蕾舞演员在蓝色天幕前和在黄色背景前,人体上的色彩也是各不相同的,远不仅是由于环境色彩的互补关系和色彩协调的要求使对象的固有色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都会有以上三种色素因素,只不过有时某一方面的影响占据优势而另一方面则不明显,如夏天雨后,山川如洗,这时没有阳光的照射,没有蓝天的影响,也没有尘埃的遮挡,山川树木分外清晰,固有色特别明显,占据优势,待到夕阳再照,天上布满霞光,光源色和环境色压倒优势的时候,都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时的固有色甚至完全看不出来了。

按照光色原理从三棱镜里分析出来的日光共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太阳光谱上的这种光色相混合,可以还原于白色。颜料的混合与光色混合不同,上述颜料的混合为灰黑色。下面就色彩奇异的变化作进一步探讨:三原色:红、黄、蓝称作三原色,因为除白色外,其它各种颜色均可用三原色调出来,而三原色却不能用其它的颜料调出来。①间色:三源色中任何两个颜色相混合得到的颜色称作间色。又称第二次色。间色有三个:红+黄为橙色,黄+蓝为绿色,蓝+红为紫色。②复色,两间色相混所得颜色的混合。由于复色均含 有三原色成份,因此颜色倾向灰而沉着,颜色混合次数越多越灰,色彩的纯度越低。两原色混合得到的橙、绿、紫没有现成的颜料鲜艳,另外,如宝石红、玫瑰红等一些较鲜的颜色也很难调出来,最终还是用现成的颜料为好。两种颜色混合的比例不同,可以得出各种不同层次的色彩,从而得出类似色混合是指红与橙黄等,因为类似色或邻近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混合结果不会使颜色浑浊。

综上所述,色彩在油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色彩,就没有油画”就是一句据理名言,为此我们将这些色彩原理借鉴到瓷板油画当中。在瓷板上作画,有它的特殊性,不比在布上,木板上作画,它首先要解决的是油性,油料的属性,用时要对镜面的釉上彩上作画的难度,表现在于不吸油,易打滑,颜料堆砌过厚易烧龟裂,时间久了易脱落,这样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照就能逐步掌握。在临摹或创作过程中,要鉴别所画的色彩是否正确,并不是指画面上的这块颜色和对称上的那块颜色是否一模一样。而是指所表现的这部分色彩效果,和对前面这部分色彩效果,是否恰到好处。如果正好,就可以停下来,再画别处,并不要求每一单个的颜色都要和对象一模一样,如果去临摹对象的每一块颜色,就会变得非常被动,抓不住生动活泼的色彩变化,最终失去了对色彩的整体效果的把握,因此,画树不一定都用绿颜色,画人的皮肤也不能只有西赤、赭石、艳黑、小豆茶之类颜料,只要用心注意色调和色彩关系,笔下的色彩自然会变化无穷。

比较色彩关系是否正确,还不能只在原地看,要经常退得稍远些看,因为在近处看来似乎准确得和对象一模一样,远看时也就灰暗了。因此,一般要画得比对象稍微强烈一点。要把注意力集中画面中心主体的部份,不要忙于去画四角边沿的东西,也可以根据自己最有把握和色彩最敏感的部分开始画,再逐渐画开去,但不要用整段时间,孤立地去画背景上或物体上某些次要的部分,也不要把一个部分画得过于完整,祥尽,画过了头,这样会给下一步带来无法修改和调整的困难。

总之,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挖掘,油画技法还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学习传统油画的同时要结合自己实践中的体验,融汇贯通,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釉上彩色彩与图案上的突破


景德镇在白瓷胎上着釉上低温彩饰绘画,一直是以传统的粉彩、墨彩、新彩、青花斗彩为主要形式。而在已经布置好了的部分或全部高温窑变釉彩瓷胎的空白、浅色部位再用釉上彩料绘画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彩艺术。综合彩就是利用多种艺术元素聚合在一起,例如用高温窑变釉彩、颜色釉、粉彩、新彩结合在一起的新技法形式,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特质、新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极大的视觉冲击力。用釉上彩料在窑变釉彩的瓷胎上绘画彩饰,就是充分利用高温窑变釉彩朦胧虚拟的意象掩映,隐显藏露,似真似幻的对立因素有机地结合。这种手法的形成比较类似于中国艺术创作中追求最高境界“虚境与实境”的统一,实处落笔造型,虚处赋彩掩映。抽象的高温窑变釉彩具有一种超象虚灵的圆成,而具象的绘画能腾绰万象的实现,相谐相辅相成表现为“山虽一阜,其间环绕无穷;树虽一林,此中掩映不尽”的无穷景深;映现出“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的幻境,造成“目力虽穷情脉不断”的极境,此情此景,是精到细致的手绘与自然天成的窑变釉彩击节联袂上演的一出绝妙好戏。

釉上彩花瓶

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瓷的用色大部分浓重艳丽,大红大绿,五彩斑斓。这种以红、绿、黄大面积的色彩为主,点缀其他间色的设色方法极易烘托出活泼热闹的气氛,形成强烈的色彩张力,既和谐又多变化。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瓷发展到清代中晚期的时候,受市民以及宫廷文化的影响,结合当时发展起来的高超彩瓷绘制技术,像当时的彩瓷一样,装饰趋向繁缛,花纹茂密,设色浓艳,满彩成为最主要的装饰手法。景德镇传统陶瓷的色彩观念深受中国传统五色观以及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百姓的生活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因此景德镇传统陶瓷运用釉上彩绘技术进行装饰的时候,其用色和图案是与传统造型以及附着其上的集体意识密切结合的。

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绘瓷上装饰的图案,常见的有龙、凤、寿字,太极、八卦、八宝、蝙蝠、寿桃、石榴、佛手、回纹、云纹、海水纹、折枝花、缠枝纹等等。这些图案都是一定的现实事物因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具有特定涵义和心理感受的观念性造型符号,是民众共同使用的语汇,是具有高度的集体性和传承性的象征性符号。中国当代观念性釉上作品虽然利用了景德镇传统的彩绘技术,也部分采用了传统的图案符号,但艺术家在运用色彩时,重在渲染作品特定的气氛和烘托特定的情境;运用传统图案时,往往把传统图案结合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使其内心在心理、文化意义与实际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产生对立和冲突,从而引起人们以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思考这件作品的意义。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传统符号时,既利用它又消解它,故意暴露造型与图案的冲突和矛盾,想要揭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当代艺术家对传统色彩、图案符号的创造性运用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符号的心理定势,把这些曾经被定义为匠气的符号运用得风生水起,充满着丰富而复杂的社会语义和心理涵义。当代釉上彩作品对景德镇传统釉上彩绘色彩和图案的突破性运用正是使得它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重要手段。而另一方面,这些观念性釉上彩作品看起来却又中国味道十足,其民族性特征正是通过装饰的运用,通过对传统色彩和图案的运用表现出来的。

天目瓷 皇家御用品茶神品


天目瓷也称“天目釉”,是以铁质黑釉烧制的陶瓷,主要指古代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器,约在日本镰仓时代,日本僧人来我国留学,从浙江天目山带去建窑瓷盏,并称这种瓷盏为“天目”,后来人们把黑瓷统称天目瓷。

天目瓷

天目瓷器釉色名,结晶釉的一种。胎质粗糙坚硬,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黑或褐色釉釉层中透射了状若兔毫的自然结晶釉纹。因其釉中闪现出各种变幻莫测的色彩,又称有黄兔毫、红兔毫、蓝兔毫、黑兔毫等。是在底釉上透出黄、红、黑等色流纹流丝,自然流淌,恰似兔毛悬浮在釉面上而得名。因产率特别底,所以显得特别名贵而受人欣赏。建安的黑釉茶盏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年,起初以烧造无斑纹通体乌黑的茶盏为主,称为“乌金釉盏”,当时只在建安产茶地区流行,北宋初年,朝廷把建安地区划为贡茶产区,建立了北苑茶园,黑釉茶盏也被专门进贡给朝廷。

随着宋代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北苑茶园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贡茶产地,产品层出不穷,以追求冲泡后的茶汤色白为佳,常以“似雪”、“胜雪”赞之。这种独特的茶文化极大地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烧制,茶盏的新品种也不断被烧制出来,除了乌金釉盏,后来烧制的兔毫盏成为当时最流行产量最大的建盏品种,这点可以从建盏窑址出土的大部分是兔毫盏得到证实。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便是建盏以青黑色为贵,最好是带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泽,就是所谓的兔毫盏。

天目瓷茶盏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俗称“斗笠碗”。

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造型较丰满。

精美天目瓷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也有加强口沿强度,防止烧制变形的工艺上的考量,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饱满,手感厚重,为最具代表性的建盏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李封天目瓷窑遗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村中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窑址面积约5600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2.5米,地面上分布着大量的窑具和瓷器残片。从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器物类型有碗、枕、灯、罐、盆、盏、瓶、小玩具和缸等

天目瓷瓷器纹路

从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拣选到的器物标本看,具有产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釉质新颖而富于变化,生活气息浓厚等特点。北宋末至金代为鼎盛时期。它的制作手法分别受南方吉州窑系、河南禹州窑及北方磁州窑系的强有力的影响,从而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是继焦作修武当阳峪窑之后,又一处宋金时期北方民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天目瓷窑遗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李封天目瓷器,是河南天目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王者之香”寻瓷记


一种文化需要传承,一种传播需要载体。作为茶产业发源地的成都,随着千年古茶与珍稀兰花的结合,仅限量1000套的“王者之香”就成为了成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名片。茶之道行于器,好的瓷器是对茶的解读,也是好茶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了给千年难遇的顶级兰花茶“王者之香”寻找到一个能够读懂它的顶级瓷器,专家们带着这一使命专程奔赴景德镇,历时半年有余,经过数十次的推翻与重造,终于通过中国顶级瓷器茶具收藏品牌——九段烧的首次量身定做,诞生出一套王者之香“雅藏”系列专用茶具。

这将是一场茶都与瓷都文化的完美对话。“王者之香”雅藏系列专用茶具细腻的质地、独特的设计与巧夺天工的制作,再次将景德镇瓷器产业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重要的是,承载着“王者之香”中所蕴含的成都数千年茶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一回

当兰遇上茶“王者之香”诞生

国香、国饮、国瓷,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国人的智慧与性情,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雅俗共赏之物。

为了让国香、国饮与国瓷能完美地结合一体,成都民企——四川省花秋茶业有限公司决定担此重任。于是,以顶级兰花与千年古茶完美结合的“王者之香”诞生了。4月15日,顶级兰花茶“王者之香”的封坛仪式在邛崃花楸山举行。六位大师分别将“王者之香”郑重地装入坛中。

“王者之香”是资深兰花专家和资深茶学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创新而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珍稀花茶品种,选用优质、名贵、清纯、高雅的兰草鲜花和高山野生生态高档绿茶,采用传统窨花技术和现代茶叶加工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而成,其突破了还原兰花的生态放香技术,使之与绿茶相互融合,是品极茗和赏国花的最佳姻缘和至佳境界。

这是目前茶界第一批顶级兰花茶,由于其两大原料中使用的珍贵兰花品种只见于幽深山谷之中,非常稀有;而茶更是只能取自于邛崃花楸山上的野生高山茶树王,因此,仅有1000套限量供应。据悉,在5月下旬开坛前期只有100套投放市场。届时,“王者之香”将一套难求。

国香与国饮的缘份,在中国文化中均可找到出处。儒家以兰与茶为君子之道,可以清心雅志;佛家以兰与茶为禅之道,可以明心见性;道家以兰与茶为自然之道,可以修身养性。因此,“王者之香”不仅仅是一款有着极好口味的高端商品,它更承载了千百年兰与茶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

茶之味发于水,茶之道行于器。5月下旬,这六封顶级兰花茶就将破坛而出,作为中国名贵稀有的茶中珍品,需要怎样的瓷器才能承载王者之香鲜嫩幽香的品质、传播其深厚独特的人文精神?

于是,半年之前,专家们就踏上了为“王者之香”的寻找国瓷之旅,而中国瓷器第一镇——景德镇自然成为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第二回

为“王者之香”“九段”首次破例

经过不断的寻访,专家们在景德镇遇到了九段烧窑主段镇民先生。这位瓷器界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手工绘瓷的原则,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蕴含到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图案中;同时通过工艺创新,创造出目前业界无人可以比拟的甜白釉精品瓷具。

这不正是“王者之香”所要求的高品质吗!专家们非常欣喜。然而,坊间都清楚,段镇民先生从不为任何人订制瓷器,“王者之香”能有这个例外吗?

令人们没想到的是,恰恰是“王者之香”,让段镇民先生破了例。

听闻“王者之香”寻找相配的瓷器一事,同样爱茶的段镇民先生到成都考察,对成都的茶文化和王者之香进行了全面了解。段镇民先生发现——

从历史文化上讲:成都是茶叶发源地,景德镇是中国瓷器第一城,一个为茶都、一个为瓷都;

从产业上讲:“王者之香”无疑是成都茶产业的顶级代表之作,而九段烧同样也是景德镇茶具的顶级收藏品牌;

从理念上看:“王者之香”富有创新精神,同样,创新精神也是九段烧为人们所赞扬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两家企业共同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有了“花秋”与“九段”的深度合作,也有了“王者之香”整体完美的呈现;

从本身价值上来看:“王者之香”是千年古茶与珍稀兰花经特殊加工工艺窖制而成,其珍贵不言而寓;而景德镇“九段烧”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翼,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成为中国瓷器工艺美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王者之香”与“九段烧”结合,无疑将带来一场茶都与瓷都的对话,这也是中国精致生活的回归,将把中国茶文化与中国陶瓷文化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是亲眼所见,无法想象设计的难度如此之大。以往的茶具使用的是亮瓷,不太符合“王者之香”沉稳的气质,所以最初大家尝试使用磨砂,然而,烧出的磨砂茶具手感却不够光滑,马上就被否掉,经过反复研究和工艺上的改进,最终烧出了手感温润如玉的哑光甜白釉。在器型的设计上,几易其稿,普通的器型到加入铂金;在瓷质的选择上,从影青杯再到独创青衣杯……次次以失败告终,次次又推倒重来……

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景德镇九段烧的窑中,反复设计、反复烧制、又反复毁掉……设计过程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每一个设计样品的制作都需要七十二道工序,每一次毁掉的都是段镇民和窑内画师、工人们的心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除“王者之香”的设计样品外,九段烧的窑无法烧造任何一件瓷器,等候“九段”瓷器的人们在窑外排起了长队,无奈更是不少人在镇上宾馆住下,等着九段烧重新开始烧瓷。为此,段镇民先生和九段烧放弃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与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正是因为“王者之香”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参与者,最终,完美无缺的器型、瓷质和图案在今年“五一”之前确定下来。5月2日晚,随着九段烧窑炉的轰然开启,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套数十年难遇的精品!

第三回

当兰茶遇上瓷雅藏精品终面世

且说上回,炉门一开,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秉住了呼吸——这哪里是瓷啊,明明是一块又一块通透、洁白、温润而又经过了精心雕磨、描着生动图画的玉!

当段镇民先生小心翼翼地将出炉的这套7件“王者之香”专用瓷具端出时,一幅绝美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绘有生动“孔子赏兰图”的茶罐

“孔子赏兰图”,体现了“兰为王者之香”的核心思想。同时也为了承载和传播王者之香蕴藏着的中国千年儒家文化思想。

与“王者之香”兰花茶品牌相配

源于孔圣人对兰花的评价。孔子酷爱兰花,有兰为王者香之语。此言含义一是兰香为香中之王,二是兰只为王者而香。

绘有“暗八仙图”的盖和“八仙图”的碗盖使用“暗八仙图”,碗使用“八仙图”,体现了“王者之香”饮者的精神境界。

以甜白釉制成的僧帽壶(公道杯)

甜白釉瓷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这种高质量白瓷,可以很好地衬托出“王者之香”的色、香、味;其工艺难度也很好地体出了“王者之香”的珍稀与来之不易。

为“王者之香”独创的青衣杯(品茗杯)

使用了为“王者之香”独创的“青衣杯”,再现“王者之香”的大“雅”品质。

“青衣”在传统的典籍中代指儒生,在戏曲中为端庄美丽的女子,亦如兰花与茶所拟喻的高洁雅致的君子与蕙质兰心的女子。兰花茶的品茗杯巧妙地将景德镇传统的青釉与白釉结合,外青内白,取“青衣”之义,令人在品兰花茶的幽香甘醇之间,雅意顿生。

结语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喧。“王者之香”代表的茶道精神有六个字:国,芳,清,雅,慧,仁。其核心乃雅字。雅,君子之道也。即正道,大道。极其珍贵的茶一定需要特别定制的器皿,便于茶本身的品鉴和保存,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定制的瓷器将王者之香及王者之香所传递的茶道精神予以实现。由“九段烧”首次破例定制的这套“王者之香”专用茶瓷(器),因此被称为“王者之香雅藏系列”。

专家感概:这是一套根据王者之香兰花茶茶性特点以及文化内涵专门研发的一套全新器型,由此,国茶、国香、与国瓷文化终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套蕴含着千年中国茶与瓷文化的珍品,将带着王者之香气,传遍全世界。

传统陶瓷中艺术珍品 釉下彩绘釉里红瓷


·釉里红瓷

釉里红瓷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釉里红瓷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釉里红瓷

明洪武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当时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纹片。除了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它均为糙底。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等图案相比,就显得简单了。器型除了瓶、壶外,还有盘、碗、罐等。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可谓历史高峰。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五蝠为多见。

·釉里红瓷

釉里红瓷是指用铜红料在胎上着彩,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现有的出土资料和传世实物表明釉里红瓷器首创于元代景德镇。由于釉里红以铜红料为呈色剂,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难度很大,正常显色不仅与彩料中的铜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关,并且对烧造的气氛和窑温的要求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烧成条件的任何细小变化都会导致色调不正,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在元代很少见,大多是灰红色。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仍然较少,发色多是比较淡的红色或偏灰的红色,但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釉里红发色极佳,浓厚鲜艳似宝石,也有淡红色的,这与当时的透明白釉提炼已达到极高水平有关。宣德以后釉里红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这时的釉里红发色较为纯正艳美。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陶瓷中“铜”的呈色及“红釉”


如果用碳多的火焰即还原焰煅烧含有氧化铜(CuO)的釉,这时原来结合于铜的氧之一部分或全部,就与火焰中的碳结合在一起,因而釉中的铜自然变成了氧分比例少的氧化亚铜,或不含氧的纯铜。所谓“氧化亚铜”,是由88.8%的铜与11.2%的氧所构成,呈十分美丽的红色。但若研作细粉,就呈橙色,只有将其溶于釉中时方出红色。例如埃及第18王朝(纪元前1540~1350)时代的深红色玻璃,就是用这种氧化亚铜着色的。在我国乃至日本的红釉中,几乎看不见氧化亚铜的迹象,而是含有纯铜呈一种悬浮状态。所谓“悬浮状态”,是一种非常细致的粒子,铜的微粒直径大约为千分之九毫米左右,近似胶体,颜色与普通金属状态时不同。例如普通的金原是金黄色,但在呈胶体状态时因其粒子之大小而呈赤或紫色。铜的胶体在极细小时呈黄色,稍大就呈红色,更大些时又呈青色。

为了使釉现出红色,所用的铜量需要极少。最好的釉色一般是在含铜0.3~0.5%时出现的。如果超过这个分量,釉色就混浊如火漆一般。假使放入10%左右的铜,就有变成黑色。浓厚的铜在一部分青瓷中,有变作纯黑而成为所谓“褐斑青瓷”的。但这种青瓷与正常的褐斑青瓷的黑点有所不同,是在黑色与青瓷色的交界处有已被还原的少量的铜形成红圈,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如果使用多量的铜,也可以烧出“天目釉”般的黑色釉。

用铜烧成的红釉有钧窑系统的红紫釉、明代的霁红以及清代的郎窑红等。用铜在釉下绘制图样而以还原焰烧在的,叫做“釉里红”。

关于釉中所加的铜的状态,著名的陶瓷科学研究者J.W.米勒(Mellor)氏曾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现以他所发表的材料为主,简要说明如下:

(1)牛血红郎窑中的代表作品——“牛血红”在西洋叫做Sang de boeuf,这种釉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鲜艳夺目,真好象人造的红宝石一般瑰丽。由于釉的垂流痕迹恰似滴血,因而又有“鸡血红”或“猪肝红”等别称。若将这种釉的瓷片磨薄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普通都分作五层:第一层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下面紧接着的就是很狭的黄色层(有时也不见)。第三层是比较厚的红色层,这就是在釉中呈现红色的主体。第四层是更狭的青色层,最后是无色或稍带灰色的第五层,再下面便是坯体了。

谈到究竟为什么会生成这样许多层,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下面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用强烈的还原焰去烧含有氧化铜的釉时,氧化铜就被还原而变作整个失去氧气的纯铜。假使釉中混有氧化铁或氧化锡而被还原时,铁就成为氧化亚铁,锡就成为氧化亚锡。并且釉中如果混有这些物质,对于铜的还原很有帮助,能够使其完全还原。这种完全还原的铜在乍溶于釉中时毫无颜色,即如上面所说的第五层一般。但是火焰并不能由始至终地持续其还原性,当釉已完全熔融而铜的还原也已经完全进行时,即或开始使窑冷却,也会有新鲜空气进入窑内。这时窑中薪炭的燃烧情况已超过相当的数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需要氧气,因此新进来的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是全部取之燃烧之用。其中一部分和热熔的釉接触,而侵袭在釉面的已经还原的铜,使其再度氧化成为氧化铜,这就是釉的第一层即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的表面层。至于为什么有氧化铜而几乎没有绿色,这是因为铜量太少不能呈色的绿故。

这时候火焰的氧气已将消失,但有一些残余的氧气还要向下深入,若遇到铜、铁或锡便要加以侵袭。由于将铁或锡氧化而成为氧化物,已失去将还原过的铜再变作氧化铜的力量,只能将铜碎得十分细小,因而铜变成黄色的胶体给釉增加了黄色,这就是第二层。此外,氧气仍趁其余势将下面的铜加以粉碎,恰好成为看来像是红色的粒子,并且还以其一点残余力量继续将下面的铜略加粉碎,恰成为现出青色的那般大小,这就是第四层。到此为止,新进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已告终。例如氧化亚铁由于接受了新袭来的氧气,自身氧化而成三氧化二铁,作成铜的胶体的红层,并且起着保护的作用。锡也与此并无两样。以上是对红色釉的制法所作的化学上的解释。

这种解释法和今日所想像的不同之点,在于这种工艺所用的火焰或窑中的空气,其中氧气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照一般人原来所想的,红色釉只是靠还原焰生成的,但是据米勒氏的研究,窑中的空气即火焰最初虽是强烈的还原焰,而到后来却稍微变成氧化焰,这样方能最后完成。关于这种解释有着各式各样的细节,如果过于详细反而容易混乱。因此在这里只能略述梗概。附带提说两三件有趣的事实。

假使将已经还原的铜釉骤加冷却,就会失去发生上述许多现象的时间,因而铜被分散不再变作红色的胶体,釉也几乎没有颜色,或稍带浅黄色。但若将这种骤然冷却的釉再放进窑内徐徐加热,这时再度熔融的釉中的铜被粉碎,使釉变成红色。如果将釉的表面磨去,只留下紧贴着坯体的无色层(即第五层)而加热使其溶融,残留下来的釉仍会变成红色。若是釉具有充分的厚度,仍然可以很明显地变成和以前同样的五层。因为火焰中的氧气照样同以前一般,是对釉中已还原的铜起着作用的。

郎窑的盆或花瓶的口边,普通都没有红色而呈白色,并且在花瓶的头部等挂釉较薄的地主,往往多有颜色很浅而略带白色的(即文物界所谓“脱口”)这是因为釉已经流得很薄,其中铜的一部分由于高热而变作气体从釉中外逸。后来在最后完成时进入的空气里的氧气,将釉中仅存的铜全部氧化,所以第一层十分发达,只是因为铜分少而颜色较浅,几乎很难用眼睛感觉到。

(2)桃花片与豇豆红

这是与郎窑牛血红的深红色相反,而呈一种幽倩的浅红色,恰似朝霞里的桃花一般幽雅的色釉,普通叫它作“桃花片”,或“海棠红”、“豇豆红”等等。在西洋名之为“peach- bloom”,可以说是为数极多的红釉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就连在陶瓷工艺技术上号称空前的康熙名工,也认为制作桃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施挂这种色釉的器物为数不多,形状也比较小,只限于笔洗、小瓶等一类的作品。如果仔细观察桃花片,就会发现它并不只限于一种颜色,而是在紫色朦胧的浅桃色中有深桃色的斑点密集着,或者一部分呈深桃色,逐渐晕散为浅桃色的部分。并且因品物之不同而在桃色以外一部分微带绿色或黄色。这种釉调历来都把它当作郎窑的一种,而且是极其微妙的窑变之物。但若仔细加以研究,其作法是与郎窑红截然不同的。在显微镜下面看来,在某些部分虽也像牛血红釉那样具有五种色层,然而并不似郎窑那般层次分明。仔细观察其浅绿色部分,以表面的第一层与最后的第四层比较发达,而第三层比较缺乏或仅仅残留着一些痕迹。在深桃色的斑点密集所在,其第三层非常发达,散布着红色的斑点。若观察其深绿色的斑点部分,固然可以看了是由氧化铜着色而成,但其中也有的是含着金属铜的。

缺乏桃色而呈浅绿或浅黄绿的部分,是因为铜接近釉的表面,或者非常淡薄地散在釉内,于是最后完成时进来的少许空气中氧气将铜大部分加以氧化,所以无色或稍带绿色的第一层便直接与第四层(即由比较大的胶体粒子组成的青色)相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釉中含有铁分,就变成三氧化二铁而使釉色稍带一些黄色。另外在某些部分由于铜的分布状况很适当,铜很少在釉的表面而大多散在中间,因此即使完成上所用的氧气是在这时候进来,也失掉了氧化的力量,只能将已被还原的铜粉碎,变成能够呈红色的那样大小。至于深绿色部分,是由于分散的铜胶体多数密集在表面并且凝固,当完成时被进来的氧气所氧化,变作氧化铜而熔于釉内,所以将釉染成了绿色。假使这里的氧气不充分,就会使一部分已经凝固的铜得不到氧化,而以金属铜的因有状态残留在富有绿色的氧化铜釉内。换句话说,桃花片虽然也是和郎窑红基于同样原理而产生的,但在这里的铜分并非一致地散布在釉内,而是在各层各部分或浓或淡地错综分布着。像这样使铜分复杂地分布,是需要非常繁琐的工序的。

铜一般在烧到800℃以上的温度时,就有着容易挥发的性质。我国的陶瓷工人非常善于利用这种特征,先将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底下挂的是专门挑选的比较难熔的釉,并且使其含有铜分。表面上所挂的是比较易熔的釉,在其中混入少许像锡或铁一类的帮助铜起还原作用的物质(2%以下)。然后加热至1200℃左右,这时下面的铜便行挥发而浸透至上层,并且被还原。其次又受到氧化的侵袭,因氧气的强弱、铜的浓淡以及锡、铁的多少而被氧化,或被粉碎成各种不同的大小,分散在釉中而现出那样复杂微妙的绿色或桃色。这便是应用了所谓铜分挥发的难以想象的现象。先进行复杂的铜分分布,并用还原焰煅烧,跟着就放进一些富于氧气的空气。这种空气只有放进一点点,而且要巧妙地调节氧气量,才能够使非常容易变化的铜色保持美丽的红色。同时还不能使釉过熔而流下,因此加热的适当也是要控制得十分有把握才行。就钧窑和郎窑来说,釉的熔流反而增加了妙趣,然而桃花片却绝对不能流釉。像这样一层尚且难以完成的工艺,必须重叠至两三层方能成功为桃花片,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而历来都将桃花片推作铜红釉中的第一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类似如此复杂的工艺,毫不借重于有理论的科学力量,仅凭长期实践的结果而能有这般了不起的成就,实在不得不令人对我国古代陶瓷工人由衷感到敬佩。

在桃花片的烧成上固然需要少量的氧化焰,但是如果氧气超过所需的限度,铜分的大部分就被氧化,而使桃花片的浅桃色部分以及深桃色部分大半变成绿色。其结果变成了桃色与绿色相混,现在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或者成为在浅绿色的地上杂有深绿斑点的美丽色釉,即上面所提到过的“苹果绿”。清人洪北江有咏苹果绿的诗句说:“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像这样富有诗意的釉调真是难能可贵。假使不用还原焰而始终用氧化焰来煅烧,铜的胶体便不会生成,从而也不会有胶体的分散和凝固,当然更不会使一部分釉聚有铜分造成的深色斑点。因此只能变作通体一样的浅绿釉,而难得成功美丽的苹果绿,这也就是苹果绿之所以不容易制作的原因。

(3)钧红钧窑的种类很多,釉色是以具有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主。在上面杂有红色乃至紫色,或深、或浅、或呈斑状、或呈放射状,其变化真可说是复杂微妙得难以形容。我国古诗中曾有称赞它为“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而在西洋学者中间也有所谓“即使是对于陶瓷器毫无兴趣的美术爱好者,看见它也会忽然变成了陶瓷爱好者”一类的称道。构友钧窑基调的青色,主要是由还原的铁和多少混在釉中的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组合而生,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详加说明。其红色也和“牛血釉”一节里所说的同样,是由于还原的铜呈胶体状态进入釉中所致。紫色是由红色与青色两者所组成的。红是铜呈胶体状态的红。青是在乳浊现象的青中加铜的胶体,而稍带一些还原铁的青色。此外,在紫色釉的表面还有带暗绿色斑点的,这是因为冷却时进入的空气将铜氧化,所以生成和郎窑红的第一层相仿佛的釉调。而且还有类似由这种胶体的铜色与还原的铁色,以及蛋白石一样神秘的青色等复杂组成的溶合两种釉的产物,使复杂微妙、新鲜夺目的釉色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必然的结果。

钧窑里面时常有和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这些叫做“蚯蚓走泥纹”给钧窑平添了一种美感。其生成方法与黑釉油滴的生成方法大体相似,是在坯体挂釉干燥的过程中釉发生裂隙,然后就这样去烧成。裂隙虽然被釉流塞,但因为裂隙中早已流进了比较其他部分粘力弱的成分,所以唯独此处釉的成分多少发生些变化。若是乘其尚未与其他部分的釉充分混合的时候使窑冷却,就会单独使此处变成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

钧窑中还有一种是在具有蛋白石光泽的美丽的淡青色地上现出鲜艳的紫红斑。这种紫红斑的生成,一般多有故意加入铜分而使然的,不过也有偶然出现的。因为这种红色只要极少量的铜就够了,所以说即使在釉内没有故意加铜,例如在窑的天井或窑壁乃至邻近的器物上附有铜分,而其中极少量飞散在这种瓷器上时,也会生成紫红斑。

像这样故意使铜蒸发并使胶体的铜着于器物表面而现出红色的方法,无论是在我国或日本的古代都很少发现其遗迹,然而在古代波斯的釉内却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方法。现代作品中用时也会看到用盛着氯化铜液的器物,放在挂白釉的器物旁边用还原焰煅烧,使铜蒸发而着以红色的。但是作成的东西和历来的红色釉相比,显得非常浅薄而缺乏深厚的趣味。如果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红色并没有像在牛血釉中所见到的五层,表面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用铜着成的红色,再下面就是不含铜的无色釉,而且是直接罩在坯体上的。(4)火焰红在清代的铜红釉中,有一种夹杂着闪青闪红色的紫色的瑰丽釉色,那种在纯红的颜色上如青紫色烟一样挂着的,看起来好象是燃烧得极旺盛的火焰,在我国普遍都把它叫作“火焰青”、“火焰红”或“火里红”,也有的一概名之为“窑变”的,在西洋大家都称之为 “Flambe”。这是由于郎窑的窑变而产生的。其红色和上面所讲的同样,是铜的胶体颜色,闪青的紫色是由铜的胶体青色与乳浊现象的青色以及红色组成的。但这种乳浊现象却和钧红之由于磷酸造成的不同,而是因为釉中生有小的针状结晶所致。假如在釉中有小的结晶发生,就好象在空中的尘埃与水蒸气的作用一致,将釉所遇到的光分散而发生乳浊现象,反射出一种特别的青白色来。这种小的结晶在釉中加入锡等物质时最易出现,但在釉中含铝较少而硅酸多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清代的窑变大约就属于后者的。所谓“窑变”,有人说是因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的不同作用,是由还原的铜红与氧化的氧化铜的青色两者组成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无稽之谈。如果将窑变的碎瓷片用显微镜去观察,便可以一目了解。其青色部分呈也有只靠氧化铜生成的,然而特别多的却不是氧化铜,而是极明显地有着许多小的针状结晶,这些都起着呈现青色的主要作用。

现在综合前面所讲的要点如下:

(一)铜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现出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

(二)绿色和青色是在用氧化焰在烧含有铜分的釉时现出的颜色,这些都是由釉中所熔的氧化铜变来的。

(三)青色比较绿色的呈色困难。如釉中碱金属过多,虽然可以成为青色,但碱金属多的釉其缺点是抵抗湿气的力量较弱。

(四)红色是由于未化合的铜变作红色胶体散布釉中而成。

(五)现出红色只要少量的铜就够了。当铜的掺和量在0.5%以下时所出的颜色最好。

(六)烧成火焰是用还原焰,最后只需要一点点氧化焰。

(七)最后引进来的还原焰,是在作成红色胶体上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使红褪色而倾向绿色。

(八)釉内若加入锡或铁的氧化物,将有助于铜的还原和红色胶体的生成。

(九)牛血红釉中的某些部分,其红色的铜胶体层几乎是在同样地扩展着。

(十)桃花片的柔和颜色,是因为铜胶体错综复杂地散布在釉中而造成的。

(十一)为制成桃花片,要用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下面的釉应使其含有铜分,然后加热挥发而将铜复杂地分布在釉的每一层内。

(十二)在烧成桃花片的时候,如果氧化焰超过其完成上所需的限度,桃花片将会转变成苹果绿。

(十三)钧窑的红色是由铜胶体生成的,紫色是这种红与青的混合产物;青色是以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的青色为主,另外再加以铜的青色胶体而成。

(十四)郎窑窑变的颜色,与钧窑紫色的呈色方法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这种场合下所生的乳浊现象,并非因为磷酸引起的,而是由于釉中铅分不足,以致在釉内发生小的结晶所造成的。

(十五)如果在窑的天井、窑壁或邻近的器物中含有铜分,往往会因其铜分的挥发而使原来不含铜分的釉表面生出红色斑。

以上主要是根据J W 米勒的研究结果所作的解释。此外小森忍在这方面也作过多次实验,他曾就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一类的所谓“红色釉系”的上下层釉加以分析,并且指出下层釉较比上层釉熔融度要高,其成分大体为:

上层釉中需要加入一些有效的还原剂如锡盐,铁盐或灰类等,其成分大体为:

这种釉色的变化,当还原作用适合时呈红色,过度就会使色调发暗。在用中性焰或氧化焰烧成时呈紫、青、绿色。如未能完全熔融,便呈灰鼠色乃至暗紫色。若熔融过度便褪色成为橙黄色和白色。至于有所谓“绿苔”即发生绿色或黑绿色的斑纹时,并不是因为结晶作用,而是由于釉泡的现象。红釉中的鲜红色无疑是最上乘的,一般名之为“美人霁”,“桃花片”、“宝石红”、“娃娃脸”等。色调稍暗的称为“豇豆红”、“乳鼠皮”等。其余红紫、绿、青等色也各有所谓“葡萄蓝”、“苹果绿”等美丽的名称。小森分析明代红色釉的成分不外下面数种:SiO2 73.90 Al2O3 6.00 Fe2O3 2.10 CaO 7.30 K2O 3.00 Na2O 3.10 CuO 4.60 关于郎窑红的制作方法,有的文献曾认为是应用了“西红宝石的粉末”,事实上可能是指的南欧所出的红色玻璃。虽然这种釉的成分十分复杂,一时还不能断然肯定,但是从来在一般高火度釉的成分内,大多可以看到有硼酸质或铅质的痕迹。而西城和西藏地方一向盛产硼砂,当时作成一种玻璃而应用,或自南欧输入了红色玻璃而应用到釉料中去,这些可能性都不能说不存在。因此根据这种技术观点来推论,有人主张即或将郎窑的名称看作是介绍西洋美术有功的郎世宁,似乎也不无道理(实际上“郎窑”是因康熙时期的督窑官郎廷极而得名的)。

此外尚有所谓“积红”,过去多把它看作是郎窑的一种,然而近来在景德镇地方,从制作方法上常与郎窑加以区分。

普通在烧制铜盐的红色釉时,本来是应该用还原焰烧成的,但因坯体成分不同而往往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使色调受到妨碍。这是由于坯体所含的粘土成分,挥发其机械水及化合水而使铜盐氧化的缘故。换言之,当坯体硬化至某种程度时,釉便失去还原作用。所以在一度硬化的坯体上,如果施以此种釉,就会因其还原作用完全而使釉的变色减少。乾隆以后的红色釉,多采取这个方法在一度烧至瓷化的坯体上施釉,于是才有所谓积红的出现。

这种积红系的红色调,其产生固然比较稳定,但是缺乏霁红和郎窑红那样的胎与釉溶合而出的深厚滋润之感,同时没有苹果绿或绿苔的出现,而且釉光不足(对于郎窑的宝光而言,似乎可以称这种釉为浮光)。釉色近乎牛血红的色调,缺少光泽的较多,而釉的垂流也少。至于这种釉的成分很类似炉均的红紫釉。广东石湾窑中还有一种所谓“广东郎窑”。这种仿郎窑的作品具有过度的红色釉,溶融度也较其他的低,在红色釉中属于最普通的一种。特点是坯体为灰黄色的所谓“炻器”胎,所以很容易与其他红色釉作品区别。总之,我国的铜红釉起源于宋代,至元、明、清各朝都有新的方法出现。据目前所见,不仅有出土的大量实物,而且有文献可考。例如早在著名的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窑神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元),碑文内就曾有所谓“当阳铜药真奇器”、“铜色如朱白如玉”的明确记载。可以说依靠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逐步提高、多次改进,终能将最难制作的铜的鲜红釉调,用简单的方法获得成功。难怪后来中外陶瓷界要大为惊异,并且不断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了。

例如,1848年是L。A。萨尔维达(Salvetat)在对我国明代的霁红釉作过一番化学分析后指出:氧化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而在调合成分时,较比所要的铜还需要多量的铜盐。后来如法国Th。狄斯克(Deck)、德国贝安祖利(Buenzuli)都曾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

1879年在法国的塞握尔(Sevres)制瓷厂有Ch,雅夫(Yauth)G 。杜太利(Dutailly)二人继承萨尔维达的研究,并且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说:“铜红釉是因氧化锡的存在和强度的还原焰而出现的。氧化铜被还原成金属铜,溶解在釉内依靠缓冷而呈色”。对于这种说法,德国的塞格尔(Seger)博士反驳说:“釉的红色并非只靠强度的还原焰烧成,而是以使还原焰与氧化焰相互发生为主要条件。对于呈色来讲,其影响最大的却是在于烧成时气氛的适当组成”。他并且指出:“氧化铜在0.1~0.15%时呈暗红色,0.5~1.0%时呈鲜红色”;又说:“因为将暂时还原的金属铜变成了氧化亚铜,所以添加2%以下的氧化锡或氧化铁,这样可使红色的呈现比较容易。”又说:“若将釉组成钡釉,可以便于获得纯红色”。另外,在日本许多陶瓷学者的研究里,也明显地证实了钡釉的效果。

1889年,罗兹(Lauth)发表见解,认为红色釉之呈色是由于金属铜的存在。塞格尔曾证明红色釉的呈色是因为Cu2O所致。现将这种釉料录之如表13。表13 原 料浓红红色釉淡红红色釉带蓝色红彩红色釉白色瓷釉75.00 75.0 70 高 岭--- 5.0 5 Cu2O 0.1 0.5~1.0 1 SnO2 1.00 2.0 2 Fe2O3 0.50 --- 1 钡釉0.5Na2O 2.5SiO2 0.5BaO 0.5B2O3 23.35 22.0 21 表中三种配合除白色瓷釉外,最好都用还原焰烧成熔块,Cu2O含量少,则透明性强而且色浓;含量多,则透明性弱而色淡。瓷釉之加入,可使熔块生成温度降低。一般Cu2O含量在0.5%时,便生成不透明的红釉,在0.1~0.15%时生成酷似金红色的透明红釉。其烧成方法比较组成尤为重要。如果还原过强则成金属铜,所以需要时时烧以氧化焰。SnO2及Fe2O3还原后极容易氧化,可以促进Cu2O的生成。塞格尔是用薪柴作燃料,采用以下的烧成法,即烧火初期使用氧化焰,自暗赤热至SK010时用强还原焰。自SK010~05每15分钟约烧氧化焰1~2分钟,其次用氧化焰烧之,至SK4以后用氧化焰或还原焰烧化。

1930年,F.乌尔兹(Wurts)根据试验指出红色釉的呈色是由于铜的胶体溶液。其最适当之烧成法为:自赤热初期至烧成温度,始终均宜用强还原焰。但如煤烟过多时,可间断地使用氧化焰数分钟。SnO2的作用为还原为还原触煤,且使红色浓厚,加入少量的Fe2O3可使之成为闪蓝紫色的色调。B2O3也能使之销带紫色。高硅酸釉则生成美丽的淡红色。

还有一种铜红釉,其作法只是将釉的表面还原而现出红色,在釉料熔融后使用油类、瓦斯或锯屑以使其发生还原焰,然后再加入马弗炉(烤窑、隔焰窑)内烧成而现出鲜红色。这个方法曾经塞格你(Seger)和佐尔奈(Zolngy)研究和发表,后来在英国的皇家多尔顿(Royal Dalton)工厂大肆生产。

此外,法国的弗郎切特发表其研究结果,认为“在碱金属铅釉内含有多于铜分的氧化锡时,其呈色作用较好。必须用还原焰以后再用氧化焰去处理,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哈达尔认为:“在釉的组成分中,使其含有碳化硅而用氧化焰烧成,也可以获得铜红釉。”

总而言之,红色釉系的铜红釉不能只靠釉料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烧成阶段。因为在烧成时用还原焰将釉中游离的金属铜变作胶体状态或亚铜盐,使其扩散于釉内而得出红色。尤其这种还原的程度必须恰到好处才行,否则将会功亏一篑,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