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唐宋绞胎瓷文化

当青釉之青夺得千峰翠色来,当白釉之白君家白碗胜霜雪,它悄无声息地绽放出色彩斑斓的花朵绞胎瓷。

天生丽质的绞胎瓷,用自然美代言,追求一种自然的境界,陶瓷釉色向自然界最常见的木石纹理靠拢,静静地成就一种天然、绚烂之美,是含蓄的,认真的,美丽的,也是色彩斑斓的绞胎文化源于孟子那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同时传达着对君子本色的尊敬和赞美。

美国波土顿美术馆藏唐绞胎盘

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

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不再绘以颜色,强调绞制形成的自然纹理,是绞胎瓷的精髓。

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

大唐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朝代,当刑之白越之青双色陶瓷姐妹各自在盛世绽放美丽、唐三彩摇曳多姿之时,绞胎瓷默默生长,以天生丽质难自弃之姿为唐人打开斑斓之窗。绞胎生于大唐,也曾是大唐斑斓幻想的佐证。绞胎之美如大唐怒放的牡丹花,绚丽的美令人惊艳,但它的美丽没有浮夸,却深入骨髓,精心选的泥料在匠人的手下不断地翻转,斑斓的色彩蕴含着匠人最原始的智慧和想象,是他们在泥与火的交流中灵感的迸发。

故宫博物院藏唐绞胎三足瓷罐

唐绞胎骑马俑

唐绞胎瓷脉枕

唐绞胎瓷小壶

唐绞胎粉盒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

绞胎品牌响彻唐宋

在这样一个富饶开放的国度,绞胎瓷从诞生就好像被赋予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早期的绞胎纹理并不是规整有序,还常有错位现象,但它们的缺陷似乎并没有影响其美的展现,原因除了当时绞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之外,大概与大唐这种大气包容的襟怀有关吧。

唐人好骑射,化妆术风行,与之相应的绞胎粉盒也迅速走红,绞胎还有骑马狩猎俑等都是贵族使用,赏玩之物,传世甚少。唐代的绞胎陶瓷实用器非常多,形制主要以碗、盘、杯、钵、壶、砚、枕、罐等小件为主,其中可见使用磨痕,偶尔也有俑之类出现,这些绞胎制品都是当时人们极喜爱之物,现存极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绞胎瓷盒

唐绞胎瓷枕

唐绞胎瓷瓶

123下一页

小编推荐

古代瓷器: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 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古代瓷器:四川窑特色的唐宋异形碗碟


唐、宋六百年,四川是全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和发达的地区。其间,当四川以外地区发生外敌入侵或内部动乱之时,四川常常是中央朝廷和难民躲避战火的安生之地。这样的历史背景,意味着四川原有的陶瓷文化必然受到南北各地陶瓷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川内外陶瓷工艺技术的交流、融合,从而使唐、宋时期的四川陶瓷更加绚烂多彩,具体表现就是,集全国各地陶瓷风格于一身,无论是器型、釉色、品种、工艺,都有与某一名窑或某一窑系相似的产品。除此之外,四川各瓷窑还有一些川外不太常见的特殊的瓷器造型,既体现了四川陶瓷工艺的地方特色,也展现了四川陶瓷工匠面向市场需求而具备的创造性意识。

多年前,笔者同一些藏友在一民间博物馆交流时,馆主符先生曾拿出一件形如半边葫芦状的大水瓢,让大家鉴评。几乎所有上手过的藏友均认为,这不是圆形水瓢烧变形的产物,而是窑工有意而为之。这样的水瓢实际上,在倾倒水酒等液体时,更方便可靠,液体不容易抛洒、泄漏。

十多年过去了,笔者在收藏实践中发现,唐、宋时期,四川各瓷窑不仅烧制了与普通圆形水瓢有异的半葫芦形大水瓢,而且,也生产了半葫芦形的小水瓢和椭圆形碗、碟等瓷器。

唐代成都青羊宫窑半葫芦形青瓷小水瓢

唐代成都青羊宫窑生产的半葫芦形小水瓢。这个小水瓢是修坯工在圆形碗陶坯的基础上,用右手捧护着碗外壁,用左手的拇指与中指、食指配合相互捏制而成。此器器型规整,合乎比例,旁边看不出一点儿挤压痕迹;水瓢内底的五个垫烧痕,表明是同类器型重叠垫烧而成。如果,这件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变形,那么瓢口的两边一定会发生粘连,而导致失败。

唐代邛窑椭圆形绿釉灯盏

唐代四川各窑口均有生产的锅盔碟灯盏。作为四川人普遍喜爱的食物锅盔,从古到今,都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所以,锅盔碟灯盏也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根据笔者在古玩市场所见,可以肯定,圆形锅盔碟灯盏存世居多,椭圆形锅盔碟灯盏极为少见。古玩市场上,一般藏友遇见此类器物,常常不仔细研究、磋磨,往往误认为是烧夹扁了的次品。其实不然,椭圆形锅盔碟灯盏在实际使用中,更方便把盏中暂时不用的剩油倾倒回油罐,使燃油减少浪费。其制坯工艺则是在圆形锅盔碟素坯基础上,用双手均匀使劲将其捏成椭圆形的。

宋代成都流离厂彩绘花草纹椭圆形碗

宋代成都琉璃厂窑生产的酱黑釉彩绘花草纹椭圆形碗。这种碗的制坯工艺与椭圆形锅盔碟灯盏相似,由于器型大一些,胎薄一些,将圆形改制为椭圆形应该更容易一些。笔者推想:这种椭圆形碗多用于盛装酒水,当古人开怀畅饮、大口饮用酒或水时,酒水不容易从嘴的两边流下,岂不妙哉?

笔者认为,上述具有四川特色的唐、宋瓷器,是古代陶瓷工匠独具匠心的发明、创造,充分体现了古代陶瓷工匠的智慧和使用美学的理念。

上述器物如果是在烧造过程中,或者是由于所烧器物相互挤压,或者是由于器物本身坯体含水量过高即湿度过高,导致变形,通常烧成后的产品,要么是瓷器上有粘连,有疤痕,要么是器型变得不规则,不合比例,没有协调感和美感。这类烧造过程中的次品一般是不会进入消费市场的,而在窑址所在地是很容易看到的。

古代瓷器:唐代耀州窑素胎黑花瓷赏析


素胎黑花瓷是耀州窑的独创,且仅出现在唐代的耀州窑。制作工艺是先在成型的坯体上一层化妆土做底色,然后入窑素烧。出窑后,用毛笔蘸上黑釉在灰白或乳白色的胎上画出各种纹样。看似随意涂画,仔细品味却不失章法,杂而不乱。犹如渭北高原的剪纸窗花,极富地域艺韵。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人类学系著名考古学家麦瑞姆教授在参观耀州窑博物馆时曾指出,耀州窑唐代的素胎黑花彩绘器物所用彩料和古波斯的陶瓷器虽不同,但纹样和造型完全一致。著名考古专家禚振西也提出,素胎黑花彩绘瓷在中国古陶瓷中是耀州窑唐代所独创,是为当时住在长安的胡人专门生产的一种瓷器,唐代以后不再生产。由此看来,唐代耀州窑的素胎黑花彩绘瓷和波斯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是1000多年前,耀州窑的前身唐代黄堡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生产的精美器物。

古代瓷器:唐宋时期陶瓷茶器中的儒家美学:中庸与和谐


品茗时静怡的心境,清幽的环境,雅致的茶器,包含着丰富的儒家美学思想。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可见,在古代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儒家所倡导的和谐精神。宋代珍珠地划花高足杯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而且茶器的形态也正是体现出平稳、对称、庄重的意境,因而讲究茶礼便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唐代白釉茶具

唐宋宫廷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清明茶宴。唐以后各朝代皆效仿,以茶荐社稷,祭宗庙,至朝廷会试皆有茶礼。文人雅士渐渐地成为主要品饮茶的群体之一,他们通常在品饮茶的同时还对饮茶器具进行赏析,从口到足,从造型到釉色再到纹饰,边喝茶边品评,甚至吟诗作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赞美之情。茶道精神融入了儒学的中庸思想,呈现和谐、朴素、清淡、廉洁等美德。这些在无形中会影响唐代瓷质茶具的造型特征,使得其造型特点总的倾向是自然大方,中规中矩,实用坚固,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另外,瓷质茶具中的装饰素材也很形象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宋代黑釉水注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自省,可以修身,可以养德,茶道强调的就是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茶,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把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将茶品与人品相联系,说茶德似人德。长期以来,大多数正直文人极力推崇不向恶势力屈服,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高风亮节,热情赞颂清正廉洁等优良品德。

唐代贴花研磨器

古代瓷器:唐宋时期佛教思想在陶瓷茶器上的表现


宋代黑釉荷叶口碗

唐代外黑内白钵

唐代外黑内白三足釜

佛人饮茶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佛教在茶中融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这也就是所说的禅茶一味。在饮茶中品味茶器美好的韵律,在把玩茶器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悟,品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联系起来。禅茶一味的思想在这种饮与品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也是各类茶器的展示、品鉴,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禅必有茶。北宋时,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是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另外寺院还专设茶头,专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

佛教思想在茶器上的表现

佛教对茶推崇备至,对陶瓷质茶器的造型具有深远的影响。陶瓷茶器的饰纹样中出现了佛教吉祥图形,有飞天、忍冬纹、莲花瓣纹等新的题材,尤以莲花纹饰最为突出。莲花是佛教中代表着神圣净洁的名物,是佛教的主要象征。唐宋时期的陶瓷质茶器中有很多茶碗、茶盏、盏托等器物的造型都设计成了莲花式样,或在这些茶器上装饰有莲花的图案,蕴含着佛家清寂、正直、不与尘世争风的禅意。

缁素瓷

原意为僧人与俗人之合称。因过去僧服多为缁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色衣服,故以缁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佛教传入中国后,唐代佛教信徒与制瓷艺人便将此着装习俗引入到茶器设计中。

外黑内白瓷茶器或瓷片,多现于唐长安城内外寺院遗址当中。个别与寺院过从甚密之文人、士族墓中,间或亦有外黑内白瓷茶器发现。此类瓷茶具,外壁黑循乎缁门仪轨,内里白宜于茶汤品观,颇受大德高僧及文人雅士钟爱。史载,大诗人王维,常云游于长安各大寺院和终南山间,于吟诗泼墨之暇,嗜茶如命,其携行出游之茶铛,能够与考古发现互证互鉴者,恰为外黑内白瓷之茶铛,此为该茶器具组合当中,唯一能够便携野外,煎、饮一体,且不失优雅之茶具。

古代瓷器:马家窑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1.85传奇私服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

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在甘肃东部的泾、渭水上游与西汉水、白龙江流域都有不少遗存。兰州附近及黄河沿岸西至青海的贵德盆地以及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流域与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均有分布。已发现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达300多处,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700年。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的彩陶展现了新的辉煌,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占到20%50%。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马家窑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虽仍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贮藏器瓮、罐、瓶逐渐增多,还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各部分的比例更加匀称,更加实用。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古代瓷器:瓷之色——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陶瓷文明是中华文明最丰富的一支,千百年来,陶瓷本身从内在到外在都有着意想不到的变化。以陶瓷装饰来看,两大基本手段釉色与纹饰是陶瓷之美的左膀右臂,前者抽象,后者具象。釉色是陶瓷的外衣。古人的聪明才智让白作为起点,黑作为终点,五色杂陈其中。这一手段让陶瓷一天天地漂亮起来,也让陶瓷更加实用。换一种角度解释陶瓷的成因,并充分展示瓷之色带给人们感观上的神奇变化。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大约在北齐,古人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撑起了半壁江山;五代到北宋白瓷以邢窑、定窑为代表;凭借景德镇洁白如雪的高岭土,元代的枢府釉、明永乐的甜白釉,均领一时之风骚。17、18世纪,福建德化白瓷异军突起,大量出口欧洲各国,中国白之名对西方产生过巨大影响。黑 釉唐代黑釉贴花执壶黑瓷早在东汉就已出现。东晋的德清黑釉率先举起一面大旗,至唐代黑釉烧造已不再有技术障碍。宋之黑釉首推建盏,其原因在于宋代饮茶习俗的改良。在大环境影响下,辽金元的渔猎文化中也见黑釉。康熙一朝,景德镇烧造出著名的黑釉乌金釉。以质量论,乌金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 釉南宋龙泉窑莲瓣碗宽泛地说,商代已出现原始青瓷。唐代越窑青瓷被茶圣陆羽誉为如冰似玉,并最终成就了传奇的秘色瓷。从科学意义上讲,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钧都属青瓷;此外,北方耀州青瓷和南方龙泉青瓷堪宋代民窑青瓷之代表。清代青釉按色差由深及浅,可分为豆青、东青、粉青。单用一种色彩作为表现手段,青瓷在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无疑是魁首。酱 釉北宋定窑酱釉渣斗严格意义的酱釉在宋以前未见实物,仅见褐釉。宋代酱釉迅速崛起,定窑中有名为紫定的品种;耀州窑亦大量生产酱釉,与定州酱釉在颜色上近似,但略显清亮。明代酱釉少见。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烧造酱釉,因使用紫金土,得名为紫金釉。至此,酱釉获得了其历史上最高的地位。黄 釉明成化黄釉暗刻龙纹碗汉代的铅黄釉首开黄釉装饰之先河。隋唐黄釉分两类,低温以三彩为主,高温以寿州窑黄釉为代表。辽代尚可见黄釉,而宋金元时期少见。按传统说法,明代黄釉以弘治"娇黄"首推第一。明清各朝将官窑黄釉的标准烧造延续下来,成为皇家规范。内外普施黄釉的瓷器被尊称为"黄器",又称"殿器"。红 釉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唐代长沙窑的铜红釉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红釉;宋代钧窑之玫瑰紫色在当时可算最红的颜色;而真正意义的纯正红色诞生在元代。明代红釉首推永乐的鲜红和宣德的牛血红。清代红釉除大名鼎鼎的郎窑红外,还包括祭红、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盖雪红、窑变红等等。绿 釉清康熙苹果绿釉梅瓶两汉及唐、辽重视厚葬,绿釉大部分充当了冥器角色。宋金绿釉首推定窑,称为绿定。元明时期对绿釉态度淡漠,直至清代康熙中期,郎廷极创烧著名的郎窑绿。清代绿釉包括瓜皮绿、湖水绿、苹果绿、葱心绿、松石绿等等。此外,孔雀绿釉属于一种特殊的绿釉,又称孔雀蓝,色彩独特。蓝釉清康熙霁蓝釉药钵唐代早期的三彩上首次出现了蓝色,入宋后则只有钧窑的天蓝釉可以贴近。元代景德镇重新以钴为呈色剂,烧造出纯正的蓝色。明代蓝釉以宣德朝的宝石蓝、雪花蓝最为著名。康熙时期的霁蓝、天蓝、月白,其釉色依次减淡。康熙朝复烧雪花蓝,雍正朝创新青金蓝,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官 釉清雍正仿官釉花口尊唐代邢窑之盈字白瓷与越窑之秘色青瓷,是官釉瓷器的开端。北宋汝窑与官窑出现的灰蓝色调,标志着宋代官方陶瓷美学形成,这一标准延续至南宋之官釉及宋末元初之哥釉。明清时期,景德镇以青花、彩瓷占据了官制瓷器的领地,宋以来形成的官釉理念就此基本终止,仅烧造少量仿制品,供宫廷怀旧。色 斑清乾隆桃花洞观音瓶唐以前,陶瓷不见标准意义的色斑作品,仅见点彩。入唐后色斑作品大增,统称为花瓷。宋金磁州窑在黑釉之上以大片色斑装饰,称为铁锈斑;钧窑的民窑系统亦出现大量色斑作品。元代龙泉窑发明以褐斑装饰青瓷,日本称为飞青。清代康熙时期的虎皮三彩、乾隆时期的桃花洞,均为创新品种。仿 生北宋绞釉钵唐代绞胎、绞釉陶瓷的诞生,使人工之器向着相反的自然美学追求迈出了一步。宋代之兔毫、油滴、玳瑁、鹧鸪斑,以其高度审美层次,为仿生瓷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清代乾隆时期是仿生瓷的高峰,出现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古铜,仿剔红,仿金银等等。乾隆朝的仿生瓷已由仿釉至仿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