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六棱花口洗(宋)

宋代普通群众的生活日用品很多都选用陶瓷制品,瓷窑也遍布大江南北,瓷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产量较高,制瓷业成为宋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的瓷器制作比较粗糙,流传下来的精品很少。宋王朝为了控制名窑为皇室宫廷服务,专门烧制高级的生活用具和陈设,将汝窑改为官窑,还在开封新建了官窑。民间的瓷窑仍然继续烧制瓷器,这样就形成了民窑与官窑两种不同风格共存的局面。

官窑由于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瓷器,所以,制品都异常精美,釉色多为月白、粉青,其中粉青釉为上品。官窑瓷器出窑冷却后有裂纹,古籍中记载“纹取冰裂鳝血为上”,就是对裂纹的描写。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之时,各种文房用具选用瓷器制作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笔筒、笔架、笔盒、水洗、水丞、砚、镇纸、印泥盒等。洗,是其中的一种,是写字绘画时用来洗笔的器具,当时的官窑和民窑都有烧制。

本品是宋代官窑烧制的六棱花口洗,它釉胎均薄,呈六棱花形,釉为粉青色,是当时最上品的釉色,器内及底布满片纹,釉面平滑,釉质细腻光润,自然开裂的纹片像网一样横竖交织,层层叠叠的冰裂纹是官窑烧制瓷器的特色。这件水洗从其烧制成色上看实属上品。

本品曾是收藏家郭世五旧藏,上题有“送东窑油青葵花水芙蓉碟”。

小编推荐

钧瓷鼓钉洗的由来


钧瓷在宋代是五大名瓷之一,这一点要归功于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历史上评价他不适合做皇帝,适合做艺术家。而钧瓷也就是在他的倡导下发扬广大的,为皇家御用瓷。

钧瓷鼓钉洗的由来-宋代鼓钉洗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儿,字却写得特别差。他每次跳舞和画画儿后,总爱临池弄墨,但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徽宗演乐赏舞,身心很投入,自己亲自去敲鼓。妙龄少女长袖飞舞、玉足轻勾,舞姿美极了。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侍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侍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般写起字来,笔在纸上游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头就睡。内侍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儿去了。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侍,问字的来历。内侍很纳闷儿,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的事儿。徽宗忙命内侍再备纸砚,可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喜爱。他为徽宗解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监窑官领旨,让阳翟官窑最拔尖的窑匠赶制。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笔洗:下面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儿鼓钉,洗里不添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

这钧瓷笔洗送到宫里,徽宗用时,膏笔不用添水,并且每次用都能听到轻轻的鼓声,写出的字自成一体(就是后来的“瘦金体”)。徽宗随即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几个大字。这就是现在鼓钉洗的来历。

宋代钧瓷鼓钉洗

宋徽宗时期,钧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由于当时是皇家御用瓷,故民间收藏的非常少,到了现代,宋钧依旧是钧瓷中艺术的代表。

官窑与官窑瓷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本人且从第三种说法。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